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被遗忘的华人集中营

2020-11-24 11:30:01
相关推荐

“印度政府修订了《外国人法案》,该法案提到,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祖父母,来自与印度交战的国家,那么他也将承担一定后果。”——《The Deoliwallahs》

1962年10月20日,中国和印度间发生了一场边境战争,战事来得快,去得也快,短短一个月就告终。不过,对3000名生活在印度的华裔来说,苦难才刚刚开始。

在西隆(Shillong)、大吉岭(Darjeeling)、丁苏基亚(Tinsukia)和噶伦堡(Kalimpong)的华裔,匆忙中只带了一些必需品,就被赶上开往拉贾斯坦邦德奥利(Deoli)的火车。为期一周的车程,这趟列车载着他们去往当地二战时期留下的一个战俘营。

这些祖辈就已经迁居印度的华裔,操着一口流利印地语和英语,却成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政府宣泄怀疑和仇恨情绪的出口。在印度政府看来,这些华裔来自和印度敌对的国家;但对这些华裔来说,家里几代人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印度早就成为了自己的家。

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些华裔被迫离家,一走就是5年。

《The Deoliwallahs》的作者之一Joy Ma,出生在德奥利的拘留营中,在她4岁半时,一家人才得以离开拘留营,呼吸到自由的空气。Joy在营中时,年纪尚小,对当时的印象很模糊。

回忆起年少时在印度的生活,Joy告诉志象网(The Passage),14岁那年,她第一次在谭格拉(Tangra)的中国城感受到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浓厚氛围,回到家中,她问母亲,为什么一家人从未去过谭格拉欢度新年,母亲叹息着说:“我们是在1963年1月25日被关押起来的,那天恰好是中国新年,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想庆祝新年了。”

本书的合著者Dilip D’Souza是一名印度记者和作家,直到2012年,他才第一次听到有关德奥利拘留营的故事。2017年,Joy和Dilip决定书写这些人的故事,通过亲历者的讲述,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为了探寻隐藏在《The Deoliwallahs》背后的故事,我们连线了远在美国加州的Joy Ma,以及来自印度孟买的Dilip D’Souza,了解到几十年前的印度华裔生活。

图片来源:The Indian Express

给印度总理写信

志象网:请Joy和Dilip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职业和经历。

Joy Ma:我是一名作家和编辑,目前在旧金山湾区的科技公司工作。我喜欢读书、旅行,我有两个儿子,家里还有一条狗。我妈妈也和我们住在一起,直到现在,我们时不时还会提起在拘留营中的日子。

我写过一本有关于尼泊尔旅行的书,因为我哥哥住在尼泊尔,在尼泊尔旅行时,我还去爬了珠穆朗玛峰,但是只爬到了一半。我喜欢旅行,疫情结束以后,我想去走走丝绸之路,还有云南的茶马古道。我的祖父是一个商人,之前,他们会用骡子驮着货物从印度到西藏,我很想去看看。听说,现在仍然可以看到骡子驮着货物上山,就像18世纪时一样。

《The Deoliwallahs》作者Joy Ma

Dilip D’Souza:我在印度读的是工程学院,后来去了美国布朗大学,在那里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学位。在美国做了8年的软件工程师之后,我回到了印度,一开始,也是在软件公司工作,那时候我开始写一些文章。

渐渐地,我发现我更喜欢写文章,就开始全职写作,到现在大概有15年时间。《The Deoliwallahs》是我写的第八本书,我喜欢政治议题,写过旅行文章、体育专栏、数学专栏,刊发在不同的杂志和媒体上。

《The Deoliwallahs》作者Dilip D’Souza

志象网:两位写这本书,是想让大家关注到这段被“忽略”的历史。能讲一下写这本书的具体原因,以及为什么决定合著吗?

Joy Ma:我是1963年出生在德奥利拘留营中为数不多的婴儿之一,那年大约有五个婴儿出生在营中。

在被抓入拘留营前,我父母是承包商,他们在西孟加拉邦北部,临近西里古里(Siliguri)的地方做生意。1963年1月25日,那天恰好是中国农历新年,我的父母被带走,关押在西里古里的监狱里,长达一个月。

这期间,陆续有更多的华裔被送到这所监狱中,他们大多从大吉岭或者噶伦堡等地方过来,凑齐了一批人后,再统一被送到德奥利拘留营。实际上,我的父母并不是第一批被送往德奥利的。

我们一家被关了很长时间,离开德奥利的时候,我已经4岁半了。长大之后,我妈妈,还有现已过世的父亲,会谈论那几年的生活。

包括我们家在内,那些经历伴随着所有被关在拘留营中的人的一生。我父母被送到拘留营中时已经不年轻了,在书里,我主要写的是拘留营中青年人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知道他们都经历过什么。而写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这段故事,印度的年轻人没有听过,老一辈的印度人不记得发生过这件事,书中也找不到这段历史。

而Dilip D’Souza就曾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当我决定要写这本书,我希望找一个合著者,能够带着外部视角来看当时的事件。2015年,我的朋友去德里举办了一部纪录片展映会,会上我第一次见到Dilip。后来Dilip到美国时,我们见了一次面,那个时候讨论起要不要合著一本书。

Dilip D’Souza:2012年,是中印边境战争50周年。有一天,一个朋友突然问我知不知道德奥利拘留营,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件事,听到之后我感到很震惊。年底的时候,我造访了加尔各答(西孟加拉邦首府),还去了德奥利的拘留营。11月,我在《The Caravan》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害怕与遗忘:1962年印度华裔的拘留故事》(Fear and Forgetting: the 1962 internment of Indian-Chinese)。

德奥利拘留营 图片来源:Asian Review of Books

一些曾经生活在印度的加拿大华裔也读到了这篇文章,他们联系到我,其中也包括生活在美国的Joy。2015年,Joy和她的朋友们来到德里,做有关中国人在印度的纪录片《Beyond Barbed Wires: A Distant Dawn》的展映,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便也跟着一同参与了几场展映。

2017年,我听说50几位生活在加拿大的华裔,决定去位于渥太华的印度高级事务处(High Commission of India),递交一封信给印度总理莫迪,希望印度政府能够为几十年前犯下的错误道歉。于是,我也飞去了加拿大,和他们一同去了法院。

然后,我就去了美国加州看望我的亲戚,Joy住的也很近,我们再度见面后,最终敲定要写一本书。

志象网: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当中,和一开始的构想有变化吗?对两位来说,写作过程中有什么阻碍吗?

Joy Ma:因为我生在德奥利拘留营,所以我和这些幸存者们的经历是共通的。直到现在,他们仍把我当成一个小女孩看待。我熟悉这些人,他们说的关于德奥利的一切,都能立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Joy和她的哥哥 图片来源:The Indian Express

之前,我从妈妈那听到很多关于拘留营的事,从这些人的口中再度听到,内容大多相似。我们都曾生活在那个空间,所以我很理解他们表达的环境和文化。

这样,在故事塑造上就有着更好的连续性。我负责把这些人的故事编织起来,Dilip写他的部分,最后我们合作,把整本书串联在一起。

说到写作过程中的阻碍,多是回忆起那段历史时,我会感到痛苦。虽然我对拘留营生活已经没什么印象了,但受访者谈到那些日子时,我对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感同身受,要提笔写出这段历史,把这种情绪展露在读者面前,着实要下一个很艰难的决心。

转折点是在2012年,那年是中印边境战争50周年纪念,一位朋友问我拘留营的事情,我对他说,我不会写这类题材的文章。后来,我才知道,他其实问了身边的很多人,他知道我能接触到那些幸存者。我就为他的特别系列报道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我妈妈在拘留营中的故事,后来也收录在了《The Deoliwallahs》中。

就是在2012年,伴随着焦虑和恐惧,我迈出了一步,写了第一篇文章。

Dilip D’Souza:最终的成书和我们开始的设想是一样的。其实,在遇到Joy之前,我就想要写一本关于这个题材的书。但是,在接触受访者这方面,有一定困难,取得受访者的信任就是一个问题。先要找到这些人,而且他们要足够信任我,才会和我谈论当年的事情,这对我来说都是需要突破的地方。

后来,当我见到Joy时,她说想写一本书,而她又认识几位幸存者,这太好了。虽然我们写的内容有差异,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时,整本书读起来又非常自然、流畅。所以我们就按照原定的设想,Joy和他们更共通一些,负责写他们的故事,而我更乐于去研究事件背后的原因,就负责历史背景部分。

因为我是记者,去挖掘一个事件,是我的工作。我也喜欢做调研、写长篇故事,而且这段历史非常吸引我,所以很难说写作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困难。作为一名记者,困难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写这本书时,我阅读了相关书籍,网络上也能查到很多资料,包括国家档案库的电子版资料,还有国会记录等。我还找到了几位退休军官,其中一位在战争时期成了中国的俘虏,他的故事又给我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称得上困难的,可能是我为《The Caravan》杂志写文章,去德奥利那次,去之前那边的人向我保证可以进拘留营里看一看,但到了之后,他们又不让我进去,不过,这又为我的报道提供了另一个角度。

志象网:当你们为这本书进行采访、做研究的过程中,有什么事情让你们感到非常出乎意料吗?

Dilip D’Souza:像我前面提到的,非常多人,包括我自己,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这让我感到很意外。

在我翻阅资料时,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大吃一惊,Lal Bahadur Shastri是时任印度内政部长,后来他成为了印度总理。我查询一份国会文件时发现,在他担任内政部长期间,他曾去过德奥利拘留营。

当他返回国会时,人们问及德奥利的情况怎么样,他站在国会中央,回答说那些印度华裔在德奥利生活的非常开心,他们哪里也不想去,就希望留在德奥利。但Shastri在拘留营时,却给了印度华裔不同的答案,他向那些人保证,很快他们就会被释放。

这确实改变了我对Shastri的看法,我们生长在印度,读到的历史书中将他描绘成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知道他做过这样的事情,确实破坏了他在我们心中的“完美”形象。当我们深挖历史时,就会发现很多类似的事情。

Joy Ma:因为我的消息渠道大多来自我妈妈,当她告诉我一些事情后,我就会去查她说的准不准确。有一次,我们就谈到了Lal Bahadur Shastri,她说内政部长Shastri来过德奥利拘留营。我说不是,他是总理。我妈妈坚持说他是内政部长,后来我们还为此争执起来。

然后我意识到,在我们被关在拘留营里那几年,妈妈都不知道Shastri后来成为了印度总理,因为那时没有报纸、网络、电话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就去查阅,要确保所有的信息都是准确的。

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从这些幸存者口中听来的,可能有人用印地语形容一件事物,这都需要我去多方查询资料。而且,每个家庭的境遇都不同,有的家庭被释放之后,过得还不错,但有的家庭的境遇很糟糕。听到这些幸存者的遭遇,让我很受触动。

志象网:一本书的篇幅有限,不能将所有的故事都包含进去,在写作这本书时,有舍弃哪些内容吗?

Joy Ma:从我这部分来说,我需要控制这本书中要报道的幸存者故事的数量,因为很多人的故事都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实际上,在拘留营的那段时间,并没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没有学校,没有娱乐消遣,一天当中都不需要做什么计划。

我删除了现在生活在中国香港的一家人的故事,因为可谈论的内容比较少。并不是因为有些事情敏感或是不好才没有被写进书里,只是很多人的故事太相似了。

Dilip D’Souza:因为我负责的是历史和政治背景这部分,而历史又像汪洋大海一般,没有尽头。有很多的视角、观点等其实可以写进书里,但又会让这本书变得非常冗长,读者不会想要读这样的书,所以我就挑选了一些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写进书里。

其实有很多内容都没有写进书中,可能未来我会把这些写成另一本书吧。

跨越250年的迁徙

志象网:Joy,从拘留营中被放出来时你才4岁半,对当时没有什么记忆,在你成长过程中,你的家人讲到那段时期,都会说些什么?

Joy Ma:当我父母提到在拘留营中的那几年,他们总是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他们不会和我说那段时期的生活有多无聊,多绝望。但人们新到一个地方时,都会想要走出去,认识新朋友。但在德奥利不是这样,在那样一种绝望的环境中,人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好交流的。那种感觉就像新冠疫情带来的封锁一样,我妈妈甚至还对两者作了比较。

德奥利拘留营 图片来源:The Indian Express

在成长过程中,我的父母给了我们很多的爱,某种程度上,可能他们觉得对我有愧。我的全名是Joy Joy Ma,中文的意思就是双倍的幸福,他们希望我过的快乐,所以在小时候,他们只会告诉我那些快乐的故事。

我也不想让那段经历影响我的生活,活在阴影之下。我的父母在那段时间失去了一切,经历了很艰难的时光,但我意识到,只有把这一切倾吐出来,才能真正地走出阴影。很多受访者也有相同的感受,他们觉得自己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出口。

志象网:Joy,你家里的长辈最初是怎么来到印度的?早期是什么促使一些中国人到印度定居的?

Joy Ma:18世纪晚期,中国南部一些区域比较贫穷,家里人口也多,很多家庭都把儿子送出去工作,有的人去了美国,有些去了东南亚,还有一批人去了印度,我的祖辈就是在那个时期来到的印度。

说到去印度的故事,就不能不提鸦片战争。当时,英国人觉得国家在一些方面财政亏空,其中,就包括茶叶。之前,中国生产茶叶,而英国人很爱喝茶,花了大量的钱从中国买茶叶。英国想打破中国对茶叶市场的垄断,想要种茶,哪还有比它们的殖民地更好的选择。

于是,它们开始买茶种到印度种植,慢慢地,在大吉岭、阿萨姆、西隆等很多地方都产出了不同种类的茶叶,包括我们当时在印度生活的地方也是。最早,我的伯祖父到印度去做茶叶生意,一开始他是承包商,后来生意有起色之后,他叫上了自己的兄弟一起做,也就是我的祖父,后来就留在印度成家立业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印度做茶叶生意,更多服务性的需求也产生了,像是买中国食物,把钱寄回中国的渠道等。来印度做茶叶生意的中国人大多会经过加尔各答,所以很多中国人在加尔各答做生意,算是为那些中国茶商提供支持。

这些到印度谋生的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客家人,像我妈妈就是客家人,我爸爸是从广东省顺德那里来的。

Dilip D’Souza:我也是从Joy那里才了解,第一代的中国移民是如何来到印度的。我还发现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有记录以来,中国人最早来到印度大概是在1775年至1780年间。其中有一个人,他搭乘的船在孟加拉失事了,后来他到了加尔各答,找到了英国政府的人在当地买了一块地。

有意思的是,在加尔各答有一个小镇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那里标记了埋葬他的地方,还建了一座小寺庙。每到中国农历新年,就有很多华裔去那里庆祝新年。

这都是令我意想不到的,对我来说,在这个小小的城镇里,像是找到了中国移民在印度的根。这段旅程,也让我从细微之处,更懂得了我的国家。

250年前踏上印度的一个中国人,仍被大家铭记着,并且还以他命名了一座小镇,这种历史是很令人着迷的。

志象网:Joy,你在青年时期就到了美国,之后定居在美国,很多人从拘留营中出来后,选择离开印度,他们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 那些仍选择在印度生活的家庭,他们过的怎么样?

Joy Ma:我实际上是在德里读的大学,20多岁的时候来美国读研究生。确实是有很多在拘留营中人最后移居加拿大,大体上来说,移居加拿大后的生活更加开放和轻松一些。很多移居的人就会供养整个家庭。

那时候,如果有机会离开印度,大多都会选择离开印度,因为在拘留营中的日子并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而且被释放之后,在印度的生活也很艰难。这是他们选择离开的最主要原因。

而那些继续生活在印度的家庭,日子也不好过。在印度独立之后,有一条法律规定只有出生在某些年份之后的人,才可以拿到公民身份。

这就产生了一个四年的断层,在1947年至1951年间生的人,他们没有国籍,但是印度政府允许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些人现在已经年迈了,每一年还要去加尔各答,领可以继续生活在印度的凭证。这也包括这些华裔,但到现在,他们已经完全同化了,有自己的生活,有谋生的手段。

Dilip D’Souza:我在阿萨姆和加尔各答遇到了一些人,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两种情绪。一种是害怕,他们怕同样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所以很多人并不想开口讲他们的经历。

还有就是不解,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他们仍然感到困惑,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他们的后辈也有同样的困惑,我见过一位德奥利拘留营中华裔的后代,这些孩子现在20多岁。显然,他们没有体会过拘留营中的岁月,但他们问我,为什么印度要这样对我的中国爸爸? 他们的爸爸娶了一位阿萨姆女孩,但那年也被送到了拘留营里。

很遗憾的是,我也没有答案。人们现在仍感受得到那种背叛感,他们既困惑,又害怕。

等不来的道歉

志象网:Dilip,你查阅了很多的历史资料,算是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当年的故事,在《The Deoliwallahs》出版前后,印度人对那段历史时期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吗?

Dilip D’Souza: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被灌输的思想是,中印边境战争的起因就是中国对我们的背叛。如果你随便问一个印度人,你对那场战争了解多少? 他们大都会说,中国人背叛了我们,他们攻击我们,在我们背后捅刀子,诸如此类。我们学到的就是这样的历史。

所以,当我听说德奥利拘留营时,我觉得要多查阅一些有关那段时期的资料。就像任何战争一样,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这一切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孰是孰非。这也是我想在这本书中传递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想告诉我的印度同胞,人们从这本书中了解的,不应该只是当时有一群华裔被监禁。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争。我们应该敢于承认自己犯的错误,战争中的两方,都有责任。

我认为每个国家,当然也包括印度,都应该一遍又一遍地回顾过去。这是我想要传达的。

志象网:有拘留营中的幸存者想要印度政府为当年的行为道歉,印度政府的反应是怎样的?

Dilip D’Souza:这本书出版之后,目前印度当局还没有什么回应。我一直告诉我的朋友,包括Joy,我对获得印度政府道歉这件事,看法并不乐观。

我认为政府应该对此有所回应,但我觉得他们不会这么做。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且还牵扯到国家声望,所以我觉得政府很难为此道歉。

Joy Ma:我理解。我们都希望能带来更积极的反馈,但如果我们所做的努力,能让这段历史不被大家遗忘,这也足够了。我们希望年轻一代能够了解这段历史。当人们读到这本书时,他们会发出感慨说:“这整件事简直太糟糕了。”这是我们想要的。

志象网:这本书目前在印度国内有什么反响吗?

Dilip D’Souza:因为新冠病毒暴发,这本书目前在社会上的关注度比我们之前设想的要低。等到疫情缓解之后,相信这本书会获得更多的关注。目前,我们收到了很多读者和媒体积极的评论,这是很好的事情。

还有人对Joy说,应该把书中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拍成一部电影,我认为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也许还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Joy Ma:我觉得能在中国以及印度的一定圈层内传播开来,或是超越这些范围当然更好,希望这段历史能够获得和二战期间,美国日裔拘留营一样的社会关注度。对我来说,能给一个从未谋面的人讲述这段历史,本身就是很棒的一件事。

目前,这本书只由印度出版社发行,希望能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让更多人看到。

志象网:这段期间,两位在忙些什么?有准备写其他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吗?

Joy Ma:在写《The Deoliwallahs》之前,我写过有关于我妈妈的人生故事,现在要重新回到这个题材上,进行一些修改。

另外,我还在考虑写有关湾区的系列性短篇故事。美国加州吸引着各色人等,在这里有着多样性、不同的人、不同种类的工作。我想探索这些人的故事。

Dilip D’Souza:我之前有写过我爸爸的故事,和印度华裔的题材无关。他的人生很有意思,我就写了一本有关他的回忆录,但是没有得到很多关注,现在正尝试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展现出来。

因为现在还处在疫情期间,所以这段时间我主要在写数学专栏,每周发表一篇。

作者:刘荻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优秀素材 成长作文初中 2年级作文 英语50字作文 作文优美段落 50字英语作文 雾作文 作文表格 物理作文 小学作文300字 制作文件 作文框架 月光作文 粽子的作文 苦的作文 我的同桌的作文 手工作文 漂流作文 公园英语作文 青春作文结尾 北京英语作文 牡丹作文 小学作文400字 爱作文500字 菜园作文 成长作文题目 小猫咪作文 作文五十字 竹作文 泉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