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扎实推进环保教育 川师附小做垃圾分类先行者

2020-11-24 12:30:01
相关推荐

中国网10月23日讯(李小野 通讯员吴茜)“翻开旧相册,照片里爸爸妈妈的童年是这样的:春天在草地上放牛、夏天在清激的小河里捉鱼、秋天在金黄的麦杆堆里蹦跳、冬天依偎在土灶旁吃地瓜,那时的人和自然亲密无间,生活虽然清贫,但其乐融融。”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川师附小 )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感叹,现在生活的环境,连蜻蜓、蛐蛐和萤火虫都看不见了,到处都是苍蝇,冬天也必须戴上专业的防霾口罩才能出门,家里的新风系统全天不休息,遇到雾霾天气,连体育课都必须在室内上,学生成了真正的“温室里的花朵”。

建设绿色环保校园 垃圾分类亮相川师附小

川师附小设立以“大学中的小学﹒小学中的大学”为办学愿景后,2015年制定了“绿色环保校园”的三年计划,垃圾分类回收活动成为计划中的第一步。

2016年,一批外形抢眼、造型别致的分类垃圾桶出现在了川师附小校园中,“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害垃圾”三个分门别类的投递口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将自己身边的垃圾投入到不同的垃圾分类桶中,享受着垃圾分类、贡献环保力量的喜悦。可是这样的新鲜感没有持续多久,孩子们就发现了新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收垃圾的阿姨是把分过类垃圾又混合在一起拿走的呢?”垃圾分类流于形式,殊途同归最终还是一起到了垃圾堆。孩子们的热情也逐渐褪去,老师们也开始思索起来……

经过深思熟虑,2017年9月,川师附小的六位老师在学校副校长高涛的带领下成立了“垃圾分类项目组”,成为了成都市小学“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希望从“垃圾分类项目组”开始,带动全校师生一同践行垃圾分类工作,让更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加入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切实解决学校垃圾分类的教育困扰。

告别昙花一现 回收工作全面启动

“垃圾分类项目组”虽然人少,但工作效率非常高,项目组成立后,联系了专业的垃圾分类公司,为垃圾的出口找好了合适的途径。后顾之忧解决了,可如何将垃圾分类工作变成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呢?垃圾有那么多种类,每一样都需要精细分类吗?项目组为了让分类工作可持续进行,用心计划,从简单的纸张、塑料着手,为全校66个班定制了132个回收垃圾桶:一个回收纸张,一个回收塑料。

小小的垃圾桶可装不下多少垃圾,项目组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考虑到了前面,通过购买了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老师们分工合作,迅速明确了每次几百个垃圾袋发放的方式方法。班级堆放的垃圾袋怎么拿给回收公司呢?设立垃圾回收点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精心的设计,位于两栋教学楼旁专业、醒目的回收点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让回收工作有了仪式感。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时间,垃圾分类日常工作的开展已经有了雏形,即将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的氛围已营造好,一个清晰的垃圾回收流程在项目组老师不断商讨、推翻、质疑中敲定了:第一步,各个班级在垃圾分类公司的APP上注册回收账户;第二步,领取通过扫码绑定班级的垃圾回收袋;第三步,将垃圾分类投递于垃圾桶,装满后整理在专门的垃圾袋中;第四步;将满袋分类垃圾放至回收点;第五步,环保公司收走垃圾并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统计各班的垃圾回收数量。

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在九月的一次升旗仪式后,项目组向全校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反对不文明的现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环保小卫士,川师附小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为了让回收工作尽快展开,项目组老师的班级率先行动,孩子们领会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学习垃圾分类的流程和方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讲,从大的话题--为什么我们要垃圾分类?到小的解决办法--如何回收牛奶盒?大量的演讲提高了全校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对如何分类回收有了系统清晰的了解,孩子们垃圾分类回收的热情又重新高涨起来了。

建立校园微课程 实现垃圾的再利用

项目组不仅依托孩子们的宣讲,微课程也利用校园电视台等宣传平台上线,每周一期的环保节目深入扎实地面向全校近三千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在超过20次的节目中,有纸品的回收;塑料的回收;世界各国环保行动;注重细节,规范回收垃圾;世界水日专题等教育目录。形象的视频、生动的介绍、丰富的画面,在教育孩子们懂得环保知识,学会分类回收垃圾的同时,也引领孩子们争做环保卫士,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收集可回收垃圾的同时,同学们将目光聚焦到自己每天吃水果剩下的果核果皮上。垃圾分类工作不是对垃圾处理的终极目标,减少垃圾产生量和实现垃圾的再利用才是减少垃圾的根本途径。2018年初,学校购置了有机堆肥装置,并在校园内开辟了一块土地,在贫瘠的土地中尝试有机种植。

项目组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养分,从而把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肥料。原本贫瘠的土地上种上辣椒、番茄、南瓜、扁豆等蔬菜,在师生几个月辛勤的劳动和有机堆肥的作用下,菜地收获了。通过实践,证明有机堆肥和有机种植活动可以在校园内实施开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次并不是昙花一现,在学校的不断推行和老师们的坚持下,垃圾分类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了起来,孩子们大包小包提垃圾的背影,每周二如期而至的垃圾回收车……让大家看到了在川师附小所盛开的希望之花。

校内活动精彩纷呈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这一年中,项目组在每年例行的寒暑假活动表上也做了文章,不仅在校内让孩子们坚持垃圾分类,寒暑假依然要保持好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把工作向外延扩展,让垃圾分类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川师附小连续三学期的开学典礼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进行开学第一课,通过话剧表演、师生对话、校长讲话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和转化。三年级八班的孩子为全校师生带来了变废为宝的舞台剧《沉睡魔咒》;同学们对家中废物进行“唤醒”,手工制作成有创意的新产品,向同学们揭示: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垃圾回收与再利用,才是从根本上保护环境,只有节约资源,才能减轻地球污染。环保意识在全校师生心目中撒下种子,传播正确的环保价值观,鼓励学生爱护环境,努力创新,为可持续发展、变废为宝尽一份力。

“变废为宝”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废品再利用的影响力。川师附小通过校园电视台,组织各班级强化活动宣传,让全校师生和家庭参加“首届巧手巧思环保创意大赛”,扩大垃圾分类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同学们垃圾再利用的积极性。活动得到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对家里不要的废物进行回收改造。孩子们和家一起动脑创意,动手制作,将废旧物品进行更好的再利用,有拉罐制作成的灯笼、将瓶子制作成的编钟、纸壳制作成的笔筒……在这次比赛中,学校一共收到同学们的创意作品近百件,大家无穷的创意更掀起了班级垃圾再利用的热潮。

经过班级初次筛选,各班推出优秀作品,在学校的元旦游园活动中开展环保创意大赛作品展,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展览中,体会到爱护环境带来的荣誉感。通过全校的公开评选投票,评选出了最佳人气奖、最具创意奖、最实用价值奖、最有收藏价值奖等奖项,大范围的参与面,大批次的获奖作品,不仅对环保和变废为宝的知识进行了充分的宣传,“环保”、“变废为宝”也成为同学们口中的高频词。

项目组的老师们说,“巧手巧思环保创意大赛”结束后,很多孩子开始喜欢参与“变废为宝”活动,从不同形式做到垃圾的再利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活动中获得了乐趣,对爱护环境的理解从抽象词汇上升到身体力行的实践,实现了从书本到实践、传统到创新的迈进;同学们深刻地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形成了校园中爱护环境、敢于创新、动手实践的良好氛围。

创意大赛的开展有时间限制,校外参观组织学生辐射面不够,学生参与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才能更加有效激励呢?项目组的老师们不断给垃圾分类提出更高的要求。

老师们设想,如果能以团队形式再次捆绑,更多的班级将会涌现出来,川师附小“环保明星班级”评选活动便应运而生了,每周根据垃圾分类的投放量,由回收公司公布评出投递最多的前十名班级,获奖班级的名称将写在回收点旁的垃圾分类排行榜上,并颁发“环保明星班级”奖章。

截止目前,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发放了超过300次“环保明星班级”的奖章,全校大多数班级都获得过至少一次明星班级的荣誉称号。参与者不仅是学生,更是每一个班级背后的家长,每周二,川师附小的校园格外热闹,因为每个班都有数量不等的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共同为班级荣誉而战,为保护环境节约地球资源而战。截止到2018年10月,川师附小二年级六班共投递2241kg的垃圾,二年级五班和二年级七班,分别投递了近两千公斤的垃圾。这样的行为模式真正影响了师生背后三千多个家庭,让活动产生更大了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家庭、单位和个人能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自觉自愿的加入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

取其精华校外拓展 宣传环保开阔眼界

川师附小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后,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金苹果公学、锦江区团委等学校、单位相继来到学校参观,除了参观堆肥装置、有机实验地、垃圾分类排行榜之外,项目组还详细给老师和学生代表展示了每个班具体的回收流程,以及学校开始实践的初衷及历程。现在除了项目组老师,川师附小所有老师谈到垃圾分类工作都是满脸自豪,老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涵义,希望通过川师附小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成功探索和实践,让成都市的孩子们都开始树立环保的意识。

在市、区各级各类活动中,越来越频繁的看到了川师附小垃圾分类项目的身影,如市级“会分类、慧生活”的红领巾故事,围绕“垃圾分类”主题,川师附小组织少先队员寻找、讲述参与垃圾分类的故事,几名参赛的代表被评选为优秀红领巾故事大王,不仅将垃圾分类活动进行了更为广泛的宣传,还激励了同学们做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宣传者;教师代表在全市大队辅导技能大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面向全市大队部宣传川师附小垃圾分类工作,积极发出倡议,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川师附小垃圾分类的教育初衷是让孩子影响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社区影响社会。9月15日是世界清洁日,学校五年级六班家庭环保志愿者走进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孩子和家长们三五成群,拿着铁夹,牵着黑色塑料袋,认真搜索着草坪上一个废弃烟头或一张小纸屑。两个小时后,三十多个家庭共捡拾塑料瓶150个,易拉罐和牛奶盒67个,烟头1055个,塑料等可回收品重量37.5斤,不可回收垃圾3斤。孩子们还在现场表演了小提琴,用艺术传递环保理念,引起路人纷纷驻足观看,宣传了此次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向外推进的同时,川师附小也在不断的向外学习。环保大赛的获奖选手来到成都一家污水处理公司参观,通过参观孩子们了解了污水是如何进入氧化池,进入消毒池,净化干净的过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当前水资源匮乏、污染、浪费等问题。环保意识从校园中爱护环境上升到了认识世界环境问题的高度,从不乱扔垃圾到爱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新认识。学校大队委前往青白江参观了成都一家再生能源公司,了解到成都市日均产垃圾量高达17000吨,而所参观的工厂一天只能处理1800吨,全成都市目前运行的只有四座这样的工厂。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垃圾回收的几种方式,并亲眼见证了大型抓斗如何工作将垃圾焚烧并发电的过程,对垃圾回收分类工作有了更新更明确的认识。

走出国门开阔眼界 中法交流对比研究

法国是欧洲最早推出垃圾分类制度的国家。在2018川师附小的“你好,法国”活动中,作为垃圾分类先行者的川师附小几百名学子也陆续在暑假的夏令营时间游学访问了法国SIDOMPE Centrer de tri西多普垃圾回收处理中心。

法国的工作人员通过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同学们展示了法国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让大家对法国垃圾分类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还带领川师附小的同学们一起进入垃圾分类工厂实地观看操作流程:巨大的翻斗车将大量混合垃圾倾倒在地上,机器和工人进行再次分拣处理,垃圾被再次细分,无用的垃圾会被清理,留下有用的垃圾回收。

机器无法做到完全精准分类,为了能让垃圾实现最大化再利用,工人们在机器分类后再一次手动分类,经过精确的分类后,机器将同类垃圾打包成方形的“多彩魔方”,整齐地堆在一起,由大型的抓斗机把固体垃圾抓起装车运走。

垃圾分类回收不仅成为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每年还让60%的废弃垃圾得以循环利用,经再处理后加工成初级材料,或转化成为石油、热力等能源。这一堂生动直观的课让川师附小师生都更加懂得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艰辛又长期的垃圾分类工作不管在法国还是中国,都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

回收工作成效显著 宝贵经验开创新思路

多维度的学习丰富完善了孩子们对环保教育的理论认知,亲眼所见、亲手所做、亲身所为的过程中,既开阔了眼界又强化了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认同。从活动初每周二少数学生带垃圾来校到现在每周二几乎人人提着垃圾来上学的现象转变;从一开始教室里的分类垃圾形同虚设到现在人人会利用;从校园里分类垃圾桶的混乱到现在的井然有序,学生的行动力提升效果明显。不仅是学生和家长,学校很多教师也养成了“拎着垃圾来上班”的固定习惯。步行的教师拎着垃圾上班;骑车的老师驮着垃圾上班;开车的老师,后备箱全是一袋袋的可回收垃圾。

通过学校“多位一体”的环境教育课程实施,师生的行动力得到了明显改善。项目组自主研发录制的系列垃圾分类回收的微视频课程,引导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具体操作办法。

成都市环保教育组织来川师附小与师生分享世界环境现状,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国公民、地球的一份子我们能做些什么?让学生产生了较强的认知冲击;“自然教育”机构进行带领孩子们体验自然教育课程,让孩子们通过戏剧的形式体会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成都市农科院的专家亲临川师附小的种植园为项目组及四年级五班的同学做种植知识辅导,亲自指导如何科学开展种植活动。

目前,项目组正在积极搜集相关信息并精心设计学生活动记录单,希望能让更多学校和机构借鉴。

为了能让新入学的孩子快速投入到校园垃圾分类活动中,根据一年师生参与垃圾分类回收活动的实践总结,项目组不断总结反思活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整理编撰了《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将口述的理论变为实物化的学习读本,从垃圾的前世今生、为什么要回收垃圾、垃圾该如何分类、垃圾的回收利用、狮山学子垃圾回收流程、绿色习惯我养成等方面来详细解释了垃圾的分类、再利用和源头减量,让孩子们对回收工作有更系统的了解,也为工作的延续和提高做好了准备。

根据垃圾分类公司近期统计,川师附小全校66个班级近三千学生共计投递垃圾5461袋,回收可回收垃圾34167.24公斤,相当于少砍伐537.79棵树,节约石油43.86吨,减少碳排放量57.97吨,节约土地129.38立方米,共计现金收益价值37068.71元。

此外,在垃圾分类校园的基础上,川师附小通过学校带动家庭的方式,形成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垃圾分类教育体系,计划打造成一所垃圾“零废弃”学校。学校即将成立的“环境教育联盟校”, 致力于营造绿色生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向有志于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的兄弟学校进行经验分享,带动更多学校参与到环境教育之中。

川师附小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绿色的未来”应该掌握在每个人手中,只要每个人都身体力行为垃圾分类和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个世界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400字作文稿纸a4打印模板 那一次我真开心600字初中作文 我在什么中成长作文600字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什么的魅力作文600字 消防安全作文500字左右 心中有话对你说作文600字 解开缚心的绳索作文600字 一个难忘的眼神作文600字 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600字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文600字 记事文作文600字 西游记观后感800字作文 亲切的怀念作文600字 我想唱首歌作文600字 我的拿手菜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800初中 有什么真好作文600字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400字 关于寒假的作文300字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我得到了表扬作文400字 成长的代价作文600字 爱就在身边作文300字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600字 成长中的烦恼作文400字 打屁股作文5000字 非凡的美丽作文600字 新年愿望作文450字 何以解忧唯有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