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考试大纲取消了 该如何明确考试的方向?

2020-11-24 13:45:02
相关推荐

文|王小弘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消息一出,就像半空里爆了一个惊雷,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没有考试大纲了,那怎么复习备考?原来有考试大纲的时候,就时不时会出现命题超纲的现象,现在连考试大纲都没有了,那不是题目随便怎么出都行了?这下完了,孩子的学习压力是不是更大了?今天我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第一,没有考试大纲,怎么复习备考?

这个问题的思维基础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

这本是一种非常误人子弟的教学思维,功利教学从来就不利于学生真正应试能力的形成,只能形成机械应试思维,这种思维只针对答题套路进行研究和记忆,并加以大量、反复、机械性的练习,从根本上打击学习兴趣,扼制探究能力、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形成。这样的教学思维,即使到了当下也仍然在大行其道,并且从线下漫延到线上,在线上也已经泛滥成灾。比如语文这门课,什么“掌握这几个套路,就能阅读满分”、“攻克这几个题型,从此阅读不愁”、“26句作文法,让你的作文不再难”、“作文三个模版,从此高分不难”等等之类,都是冲着“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这个角度来引诱的。这并不是原来考试大纲惹的祸,而是施教者的懒于思考、懒于学习、专业水平低下而出现的投机行为,可恶的是,有些人还把这种机械应试的投机行为大肆宣扬,试图以此占据舆论高地,遮蔽其误人子弟、水平低劣的教学真相;有些校外机构更是不遗余力大肆鼓吹,用赤裸裸的功利诱惑来牟取不义之财,损人利己。这些人从来不会想到要对那些正在成长的孩子负责,只一味地谋取功名、利欲熏心,毁人不倦。有很多大学毕业生语文综合素养差到离谱,一篇短文都写不出真情实感,理不顺基本逻辑,提炼不出独到见解,而这些不过是母语运用的基本能力,谁说不是小时候被这样错误的教学方法给戕害了而不自知呢?

考试大纲的取消,无非就是想扭转这种已经误了几代人的教学方法,能不能最终完全扭转不好判断,但是试图扭转的目的非常明确。教学大纲的取消,就是要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而对考试的要求是:切实做到学什么考什么。

所以,没有考试大纲了,如何复习备考,其实只要弄懂到底在学什么就可以了。比如语文这门课,到底在学什么?除了基本的字词认知和必备古诗文的积累之外,主要是一篇篇课文。学课文到底在学什么?不是把这篇课文背下来,不是把跟这篇课文有关的所有阅读题背下来,而是学习如何读懂课文,如何从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逻辑能力、思辨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等。将来的语文考试,就考这些能力,这就是“语文核心素养”。

第二,没有考试大纲,题目随便怎么出都行?

其实有没有考试大纲,对考试的命题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学习的内容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并不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的。教材上涵盖了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其实非常明确,原来的考试大纲,就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了一个框架式的整理。

原来有考试大纲的时候,出现一些命题超纲的现象,并不是大纲带来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有些命题者并不熟悉教材,或者说并没有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有些命题者也不熟悉教学一线,根本不了解学生在学什么,就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命题,还高高在上,自命不凡,以考倒学生为荣。中、高考的命题,相对来说整体状况还不是很糟糕,但如果你是关注研究平时大量的校内考试卷的话,就会感到惨不忍睹,且不要说超纲,更有各种漏洞百出、常识错误的命题,各种不管逻辑、自说自话的命题,都屡见不鲜。现在教育部要求“各地严格按照专业标准和准入条件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配齐所有学科教研员,并建立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的制度”,也是在努力改变这种糟糕现状。

所以,没有考试大纲,也不会出现“题目随便怎么出都行”的现象,而是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核范围不会超越课本要求,但命题方向一定是走向能力考核,“减少机械性、记忆型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并且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从考试本质上来说,死学真的没有出路了。

第三,没有考试大纲,孩子的学习压力是不是更大了?

孩子的学习压力不会更大,只会变小。

被渲染成了社会焦虑标签的孩子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于作业和考试,二是来自于老师和父母的要求。

这里单说其一。其中作业的压力,主要原因是作业的难度大和量大,而量大是最重要的原因。作业量大,这正是机械性教学的主要标志,其中相当一部分作业量,是没有效果、没有意义的重复机械性任务,因为只能实施机械性教学的老师,没有办法提升孩子真正的能力,就只能针对考试对孩子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以期提升孩子的成绩。考纲取消,这些老师失去了训练依据,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这也许会促进老师加强自我学习,提升真正的专业能力,会逐渐认识到:大量重复机械性的作业,除了摧毁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不能提高孩子的能力水平,好的作业,应该是在提升课堂效率基础上的巩固和拓展。如果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必要的作业带来的压力就变小了。

考试的压力则主要来自对待分数的态度,如何正确看待分数,既不能秘而不宣、避而不谈,也不能分数高于一切,这是一个专题,我另作专文来讨论。

从长远意义来说,没有考试大纲,兴许能倒逼老师更注重研究课本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回归到真正的素质教育上来,也能引导学生注重素质与应试相融合的能力学习,真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去应对一场又一场人生考试的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多说两句:曾经素质和应试一度处在对立的状态,其实本不是素质和应试本身的对立,而是被某些人刻意渲染的烟雾弹,以诱导大众背离素质,趋附应试,于是水平平庸者可以混得滋润,利欲熏心者可以借机敛财,沽名钓誉者可以直上青云。然而,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教育的天空正在渐渐清明。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一个社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外婆作文 味道的作文 作文要求 作文记事 作文结构 作文优美句子 如果作文 英语作文小学 的日子作文 作文积累素材 50字的作文 食物作文 运动的作文 作文结尾摘抄 英雄的作文 作文题目有哪些 有我作文 写什么作文 作文结尾怎么写 健康作文 作文写什么 作文照片 电影作文 照片作文 三年级作文怎么写 人生的作文 作文 坚持 作文叙事 信的作文 事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