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孝老敬老是新时期重阳文化的精髓

2020-11-24 14:25:01
相关推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一、重阳节传统文化的发展变演变

重阳节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紧紧围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趋吉避邪这一美好未来的主题,演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主旋律。

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晒秋、赏菊、插茱萸的习俗,近年来又添加了敬老等内容,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重阳节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意境却是相通的。

而“九”和“久”是谐音,有长寿之意。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因此被赋予了祈祝老人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因此,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重阳节不能仅仅停留在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习惯上,还要赋予重阳节更多的文化境意。

特别是佳节之时,正是枫叶流丹、五谷飘香、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亲朋好友一起扶老携幼爬山登高,是人们的一次集体健身、崇尚长寿的传统活动。

二、重阳节敬老文化

重阳节被赋予了多元的主题和文化内涵、注入了深沉的情感寄托,承载着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在现代文化中被发扬光大,那就是“敬老”。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目前,我国的老人总数已超过一亿,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指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的知识、经验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老敬老首先要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既是对传统孝文化的承续,又赋予重阳节关爱老人的新内涵。

尊老敬老还要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到异地甚至异国求学或工作,阖家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空巢老人的孤独已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

对于不少老人而言,最盼望的是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现代人虽已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多抽空陪父母聊聊家常,却是可以做到的。

而孝老敬老正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在重阳节之际,让我们传承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孝文化深入人心,让天下老人安享幸福祥和的晚年。

三、重阳节孝道文化

重阳节要有丰富的孝道文化内涵。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千百年来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借助重阳节来临之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颂扬孝道文化的活动,赋予重阳节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丰富节日文化内涵,滋养人们的心灵。

比如针对老龄化社会趋势明显加快的特点,大力倡导对老年人的经济赡养和精神慰藉,让重阳节成为名副其实的尊老爱老节日。

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重阳节是一个承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美好的节日,其中蕴含的传统、内涵和价值更应为人所真正认知并深深铭记。

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在尊老、敬老中传递孝心、传播孝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老人、帮助老人的文明风尚。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关爱关心老人这一社会价值的好时机。

但是尊老敬老不是朝夕之事,节日之外的孝敬也不能少。自古以来奉行的是:“百善孝为先”,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游记作文300字 欣赏作文结尾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作文 爸爸戒烟作文 勤劳的爸爸作文 雷锋在我心中作文400字 幸福的滋味作文500字 中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高中作文素材名言 大爱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500字 班级建设作文 写溜溜球的作文 贵州黄果树瀑布作文 在海边玩的作文 公交车让位作文 作文漫画老师500字 倒叙的作文500字 告知信英语作文 有关困难的作文 挫折 作文800 炒糖豆作文 考试结束后作文 高考万能作文英语 春节前奏曲作文 二三事作文600字 关于六年级的作文 感悟亲情的作文 篮球比赛作文500字 我变小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