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记住这六点 让孩子从此爱上写作!

2020-11-24 18:15:01
相关推荐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提起写作文,一些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或是有话不知如何表达。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厌作文到爱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即多读、多看、多说、多想、多写、多评。

一、多读——积累写作材料。

多读就是要多阅读课外书,积累写作材料。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些都说明多读书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因此教师要指导教育学生多读,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凡是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古今中外各种文体,各方面内容的报刊书籍,都可以让学生多读。

通过多读,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以及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写作方法等。

还可以根据所读的课文进行仿写,比如:学生读了《天安门广场》一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课文按空间顺序的写法来写《我们的校园》,同时学会运用课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还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多看——收集写作素材。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感到无事可写,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多看。多看即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留心观察生活,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就会发现许多写作素材。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场景、选取精彩镜头、积累作文素材。

这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如:我有一回布置学生写自己的母亲,在学生的笔下母亲大都是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针对这个问题,评讲作文时,我先把母亲写得相同的作文读一读,然后问学生是否拥有同一个母亲?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此时,学生才知道因为缺少认真的观察,连自己的家人外貌也不大清楚。

为此我启发学生写人物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样才会写出人物的特点。作文就是生活,只要平常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时才会有话可说,才会写出好作文。

三、多说——锤炼词句,增强作文的可读性。

多说即多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

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来看,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的发展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在作文活动中,动笔之前要先指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这样,既能起到帮助学生组织语言的作用,又能促进学生思考、想象。

在口头作文的时候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来叙述,推广普通话,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可少的一项措施。同时,重视发挥课堂的阵地作用,注意抓好学生普通话的朗读、说话、复述等口语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作文中遣词写句更加准确、恰当。

四、多写——打开学生乐写的匣子。

多写,就是要经常练笔。

陶行知先生曾说:“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强调动手与动脑实际上是同样重要。要想写好作文,就把平时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经常写,熟能生巧,就会越写越好。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能时刻把所见、所思、所感用日记,周记的形式写下来。

另外,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练笔,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显然是不够的。加强课外练笔的指导,学生可以自由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愿望、爱憎、好恶,陈述自己的观点。

由于课外练笔不受命题作文和写作方式的限制,因而比较灵活,学生只要有了需要、有了材料、有了写作动机,就可以提起笔来自由写作。它的范围很广,方式很多,如观察笔记、读书笔记、生活札记、随笔、随感,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练习,这样就能全方位、多侧面地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多想——写好作文的源泉。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童年时代是幻想的年龄,最具有想象力。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想象的潜力, 让他们打开思维的门窗,放飞想象的翅膀,一同走进神奇的幻想世界!让学生能在作文的蓝天上自由翱翔。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

1.看图作文,选择能吸引学生又有广阔想象空间的画面让他们看图作文。

2.续写作文,如给《狼和小羊》续尾巴。

3.补写作文,利用文章的空白和悬念进行补写。如补写《坐井观天》中“小鸟叫青蛙跳出井来看一看,青蛙跳出来看的情景”。又如设计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补写故事的经过。

4.写童话故事。

5.科幻作文,如《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学校》等。

6.假想作文,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老师》等。这些富有情趣的想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潜质,使孩子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发挥。

当然,想象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必须建立在现实生活和科学常识的基础上。

作者对现实题材把握得越多,想象的翅膀就越能够展开。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六、多评——学习“去其糟粕,取之精华”的写作方法。

“文章不厌百回改”说明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奉命作文”,作完“交差”,敷衍了事,而教师把一大堆作文收来,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把学生作文斟词酌句修改成“满篇红”,大多数学生拿回作文只看一下评语和分数,很少去探究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自己的作文,结果是,老师费尽心思竟然是前功尽弃。

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小学生由于生活空间比较窄,认识到的事物也比较少,所以程度上参差不齐。学生习作有的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结构较完整,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习作;有的经过努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明显地进步,写出一个较好的开头,篇章中有优美词句等点滴进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可采用鼓励性的批语。

学生阅读到教师这样的批语,便会感受到自己本次习作中某一方面的成功,从而鼓起学习的勇气,特别是“双差生”教师更要作为关爱的对象,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树立习作的信心。在评价时要做到搜寻每一个闪光点,多鼓励。

在批改中教师尽量以鼓励为主,哪怕有的学生整篇文章词不达意,教师也尽量从中找到闪光点,用红笔圈出,累积加分。

习作前,听教师的指导;习作后,进行小组交流,听取同学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习作进行修改,然后全班交流,听师生评点,同时听别人的优秀作文,想想别人写得好在哪里,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责任编辑 |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二小学 杨彦兵

整理排版 | 继教网西南子公司 刘思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自我介绍作文300 做人要诚实作文600字 充满爱的世界作文 考研英语一小作文万能模板 我最熟悉的人300字作文 影响作文600字 三年级看什么作文书 高中优秀作文范文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自然作文 初一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温暖的作文题目 梦想的什么作文 一件烦恼事作文 妈妈的眼睛作文300字 文明城市作文800字 夏季的雨作文400字 五年级探险作文 描写八达岭长城的作文 神奇的铅笔盒作文 玫瑰花的作文300字 秋天真美作文300字 介绍老师的作文300字 我有一个姐姐作文 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中秋作文250字 难忘的故事400字作文 我的宠物作文 天空真美作文 看得见和看不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