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基础教育与班会论文初稿

2020-11-24 22:10:01
相关推荐

关注新基础

中学生被看做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他们的身上应该具备独立学习、自己思考、富于创造等精神,具有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了非常严格的管教。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在对待学生的教育行动时会忽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家长标榜为了孩子的明天霸占了他们今天的每分每秒的休息时间;老师宣称为了学生的成绩好从而让他们的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这就是我国学生的生存状态。叶澜教授提出和实施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所包含的生命教育观正是解决现实和理想状态下矛盾观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伴随着高速的发展,一些问题和社会矛盾也随之凸显出来。在新的发展时期里,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新基础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德育教育不失为解决这一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真正影响学生的心灵世界,单纯依靠枯燥的说教是没有效果的。学校德育中的一个最现实问题恰恰是说教化、强制性、行为主义的。德育工作很难发展学生对于道德规范和纪律准则的情感认同,由此出现了学生对于德育内容了解但不愿遵循、被动遵守却不主动践行、小时服从长大却时常违规的现象。我认为我们应该依据个体品德发展规律,重视道德实践,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感体验的培养。德育研究应该重视学生道

德情感体验的主张贯彻到主题班队会的活动之中去。德育工作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科教学、少先队活动、校会、班会、报告会、讨论会等来完成。在众多过程中,主题班队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的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主题班队会是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是班主任通过班集体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高度热情和智慧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由于主题班队会是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集中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它强化教育渗透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主题班队会就是提升德育功能的一种思路。它采用问题情境、角色扮演、故事讲述、格言分享、实践行动等多种形式,实现育人目标。主题班队活动不但具有很好的教育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创造精神,主题班队活动是少先队员或班级同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它是指一种标有某个主题名称的以中队、大队或班级为单位并由该单位所属分支组织分工合作共同筹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教育活动。

新基础思想指导下的班会应着眼于“新”字。新基础教育”中的“新”包括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新。第一,从研究的目的或目标看,新基础教育引领下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是社会转型时期为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转型而进行的。第二,从研究的基本性质看,新基础教育引领下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是一项综合整体开展的,变革理论与变革实践相互依存、相互构成,极具复杂性的创生型活动。第三,从研究的基本路径看,新基础教育的主题班队会是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来实现新型学校的创建。第四,从研究的价值取向看,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的主动、健康发展为本。第五,从研究对学校教育活动变革的要求看,新基础教育指导下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的活动观是以动态生成为核心。第六,从对教师队伍的要求看,新基础教育要求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形成富有创造智慧的新型校长、教师和研究人员,并通过他们培养新人。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的生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此阶段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上“关键时期"。初中生是处于“关键时期”的关键时刻。他们不管从生理还是心理来看,变化都是最大、最快。我们普通的教育经常会忽略这个时期。而“新基础教育”理解的生命内涵具有完整性与发展性。“新基础教育”认为人的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具有完整统一性;人的生命的各个阶段具有完整性与统一性;人的生命个体层面与群体层面具有完整统一性。这三对关系任何一对当中缺少一个就使人的生命不完整,使人处于消极的生命状态。新基础理念下的班队会活动恰恰关注了这种发展与变化,为关键期的学生提供了保障。

新基础概念引领下的班会把握如下几个特征:

一、展现生命活力。

传统的班队会活动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按独白讲授,学生在台下竖耳静坐,不喜欢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会乱。叶澜教授对“乱"字有一段话:“什么叫‘乱’?‘乱’ 就是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老师上,他们的行为不是学习行为。老师要转换学习阶段时组织失灵,学生不参与教学的活动,那就是乱。主要看‘形乱’ 还是‘神乱’,如果学生的活动还是围绕主题内容展开,那就不叫乱。"从这番话可以看出活而有效的主题班队会才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

二、把对生命的态度转变成教育实践活动。

主题班队会活动中的生命实践是指通过班级活动来实践生命观。传统的班级活动是一种缺乏生命实践意识的说教,其班级活动组织缺乏民主、活动内容单调。有些传统的班级活动面向的只是极少数学生,一些班级规定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才可以去参加;有的班级活动只要班委会和团委通过了就可以开展;对好人好事的学习只限于班上口头讨论而没有实际行动。“新基础教育”在探索性阶段就把建设具有生命活力的班级定为研究的目标。经过发展,到发展性阶段时,班级建设研究时机成熟了。“新基础教育’’并没有对班级建设的重要部分——班级活动做固定模式的描述,而是在以生命实践这目标的基础上鼓励各实验班级和学生视不同的现实情况而展开。

三、契合特有的班级文化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对文化有过这样的定义: “文化包括作为社会一名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全部能力与习惯;文化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仪式及其他有关成分,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文化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的形态存在着,它还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人们在群体生活中凭借自身创造的生活方式得以成长与发展。

班级文化是由学生群体与教师在共同的接触与交往中形成的一种联合生活方式。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班级文化,每一种形式的班级文化都是一种文化表达,体现着全班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面貌,凸显着学生的生命力量。因此,在班队会活动中对于班级文化的提升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

班级文化具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是指班级的精神文化即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而广义的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的物质文化(可视化的实物建设)精神文化的总和。

“主题班队会是德育的聚光灯”。当班队会成为学生的一份期盼时,当学生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指引时,当班会能使学生从中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能以健康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时,这样的班队会将是更精彩的,更成功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想拥有什么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电影英语作文 老师的作用作文 关于劳动的作文200 暑假作文题目大全29个 写人物作文300字左右 300优秀作文 二年级的暑假生活作文 描写飞机的作文 仿写作文评语 少年责任作文 改变自己作文 许嵩高考作文破记录 有关朋友的英语作文 放假第一天作文 感恩母校500字作文 我想有个星期八作文 足球比赛作文500字 公益活动作文 初二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假如我是一朵花作文 有趣的蚂蚁作文200字 打屁股作文1000000字 伟大的母爱作文400字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作文 和睦相处作文 紫叶酢浆草作文 先抑后扬写人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大全300字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