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审丑:万物美学》:美与丑的奇妙二重奏

2020-11-25 01:00:01
相关推荐

《审丑:万物美学》,这是一部有趣且精彩的审丑观念史,是一部融合自然、社会和文化各层面审美意识形态变迁的大书。

作者史蒂芬·贝利(Stephen Bayley),是英国著名的文化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自由撰稿人、艺术策展人和节目支持人。他联合多家博物馆创办了英国第一个永久性设计展览“锅炉房项目”,出任伦敦设计博物馆首席主管,是多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事务所的顾问,曾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的至高荣誉。

作者贝利基于自身对外物形貌审美的敏感性,对丑这种既复杂又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痴迷,加之作者从事文化艺术和设计的丰富履历,促成他写下这本书。他曾感叹道:“要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资本主义商业,更不必说浪漫之爱……艺术、建筑和工业设计,丑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丑这种观感,带来的新奇感受

诗人波德莱尔说过:“面对丑之时的愉悦来自一种神秘的情绪和感受,那就是对未知之物的渴望,还有对丑怪可怕之物的喜好。”

丑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几乎分布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里。一方面给人带来反感、恐慌、畏惧和排斥,另一方面却能有效地吸引人们的目光,给人带去好奇、安慰、愉悦快感,甚或令人着迷。

对丑怪之物的喜好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美”这种形态或多或少都产生了某种精神特质上的审美疲劳,转而追求新奇、变异、笨拙、古怪等等一些奇形怪状、出丑卖怪的事物,这类事物或形象大量出现于玩具、漫画、喜剧动漫、相声小品,以及一些文艺作品中。

《洞穴小侏儒》/ 丹麦木雕师托马斯·丹,创作于 1959 年。此类玩偶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美的标准。

在同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域里,社会人群的审美意识表现出一定层面的趋同性,人们对于美或者丑的审美感观有其共通性。而通过种种社会文化的运动中,我们得以察觉,美与丑之间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不断变化着的,当大量人工的“美”充斥于四周时,丑自然应运而生。

人们并不是要摈弃美或者不需要美,而是美并不总是令人满足,也可能乏味无聊。就像我们看风景时,总不会长久地盯着看。正如“我喜欢看风景,但我看的时候喜欢背对着风景”(美国诗人、小说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丑的相对意义在艺术绘画领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要归属于荷兰著名画家昆丁·马西斯创作的油画《丑公爵夫人》(见该书的封面)。

画作上的老妇,是因一种新陈代谢方面的疾病,面部发生了异常畸变,异常增大的上颌、扩大的人中部位、膨胀变形的下巴和前额、好像被挤压萎缩成一团的鼻子,这一切显得滑稽而且丑得吓人。

不过,令人惊异的是,这幅怪异的丑妇画,却非常受欢迎,是伦敦国立美术馆参观人数最多的画作之一,而且在美术馆的纪念品中,印有这幅画的明信片是最畅销的单品之一。

马西斯何以画出这样一幅不可思议的、畸形丑怪的肖像画?其实在当时,对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画家而言,一些因疾病带来的畸变丑陋有着一种魔力,他们对于丑陋有着更宽泛的兴趣和思考。人们在达·芬奇的手稿里,发现许多畸形的人物速写。在达·芬奇看来,美与丑是互为依托共生的,如果笔下的丑没有意义,那么表现出的美也就不可能有意义。他的这一观点,也许能够解释画家为何要去描绘丑陋了。

何况,丑需要美来匡正,体验厌恶可以引发对于完美的追求。

美与丑这对矛盾组合的时代变奏曲

审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但这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美与丑似乎总是处于相对位置上,其实在美学范畴里,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从古典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美学表现中,从建筑风格、美术流派和工艺设计的风格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浪漫主义的代表,奢华繁复到极致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这个时代的审美意趣表现得极其丰富且复杂,从视觉形态上看,融合了各种装饰、线条和立体的雕塑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座教堂的内部,穹顶用壁画装饰得满满当当,并且大量使用黄金、珠宝等贵重材料作装饰,抬眼处,壁画、镀金、陶瓷、大理石、雕刻、烛台等等蜂拥而来,无节制的或极度夸饰的元素,让人在感受到目眩神驰、美轮美奂的同时,也产生一种浮夸和奢靡的印象。

这对现代主义美学流派来说,巴洛克艺术所代表的极为夸张和极端包容的审美形态,简直就是扭曲变态甚至是粗俗恶劣的。他们认为巴洛克艺术是将畸形丑陋转化为艺术,是被合理化的放纵,其核心是一种心理上的或审美形态上的扭曲和畸形。

相对于现代主义所代表的有节制的、简约的线条、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特点,巴洛克艺术显得格格不入,二者俨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

现代主义对形式、结构和求真的理性探索

现代主义的建筑审美理念浓缩在简洁的线条、完美的几何体、在光线中形式的组合,以及寻求真实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之中。建筑师与设计师们乐观地去寻求具有真实这一特性的美,他们的核心信念是这样的:只要建筑师和设计师能全神贯注于建筑与产品本身绝对的、结构性的本质,就可以避免丑。他们力图建立起一种新的审美规则或美学原则,以此消灭丑。

然而,现实却是骨感的。随着建筑与设计领域消费者选择权的出现(他们带着怀疑和敌意而来),他们批评这些建筑单调沉闷、不够令人喜悦振奋、甚至让人精神奔溃,而那些建筑师和设计师是传统的叛徒、是极端的媚丑者等等。

美与丑之间论争好似陷入了一场无解的僵局当中。

赛德迈尔在《光之死》一书中曾说:“一种具有典型性挑衅刺激意味的丑……过去没有哪一个时代,人类曾带着厌恶和反感去打量审度建筑的表现形式。”

世界似乎在蓄意地变丑,而这一切的根源,(《审丑》一书里说)来自于消费者有了选择权。这里似乎隐含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美这种形态是否真正可以做到大众化和民主化,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结语:高一层的审美,恰是审丑

正如《审丑》一书所言,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丑的定义并非取决于事物的表征,而是有赖于它的哲学实质。

你认为某样东西丑时,就必定清楚地意识到另有其他的替代选择。说某物丑,这就意味或暗示着你已经建立起一个参照系,有多个偏好参数。这里美与丑,已经脱离了浅层的表征,而上升到思维层面了。

美与丑这对好似孪生组合体的存在,自打出现以来,便是相互依托共生的,而且也是不断衍变转化着的。对丑思考得越多,看得越久,丑这个概念就变得越发诡谲多变、捉摸不定。它们自身有其视觉特性,概念之间有着牵扯不断的关联,如果说任何事物都可以是美的,作为一个必然的推论,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会是丑的。

倘若万物皆美,那岂不无美可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 作文600字左右 草莓作文 冬季作文 小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素材 创新的作文 我自己 作文 伤感作文 路的作文 秘密 作文 感谢 的作文 善良作文 作文550字 学习的作文 作文两百字 细节作文 散文作文 寻找 作文 偶像作文 乐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