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高考的N个谣言 一起辟!

2020-11-25 01:30:01
相关推荐

高考真题绝密答案

分数不够,花钱保录取

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急扩散

……

这些高考诈骗套路你都了解吗?

每年高考前后

都是涉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

近日,教育部梳理

近年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

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

谨防上当受骗

(数据来源:新华睿思大数据分析平台)

花钱可买“高考真题”“绝密答案”?

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还有的不法分子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还有的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案例

2019年6月12日,山东济南警方破获一起网络售卖高考押题试卷骗取考生家长钱财的案件。据民警介绍,数万元一套的高考押题试卷,其实是嫌疑人李某花几百元从书店和网上买来的普通考试试卷。李某利用家长想提高孩子高考成绩的急切心理,冒充某知名辅导机构负责人向家长兜售所谓“高考押题试卷”,骗取多位家长钱财共计十余万元。

【辟谣】

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要购买所谓“高考绝密答案”等。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寻找丢失准考证的考生?

以往高考期间,网上经常流传××考生准考证丢失的信息。网友们看到后替考生着急,迅速在群内和朋友圈转发,短时间形成影响范围较大的舆情。

有不法分子往往借此虚构情景骗取网民同情。若有好心人按照电话号码回拨,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就可能掉入吸费陷阱。也有网民虚构捡到“试卷”消息,借高考话题散布虚假信息博取关注。

·案例

2019年高考开考前夕,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流传着一则虚假信息,声称“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刘思宇,考点在实验高中,请朋友们转发,让刘思宇联系这个号码1560633****。一定帮他群发一下,这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从2016年“白娅倩”、2017的“杨雷雷”“孙超”“党喜龙”、2018年“刘明炜”“刘明婷”等同学到2019年的“刘思宇”,年年丢失准考证,内容如出一辙,套路依旧。

【辟谣】

看到类似信息,建议先跟考生所在中学或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举报电话联系确认。在未经核实的情况,建议不做转发,更不要拨打信息中的联系电话。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某地高考阅卷老师冒死揭露阅卷内幕?

近日一篇题为《惊人!!!中国高考判卷内幕,寒心啊!》的文章又在网上热传。该文作者自称是“山西某中学教师”,今年参与了高考阅卷。他(她)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有一些阅卷老师为了赶进度,不管对错随意批改,而且复核者也发现不了问题,甚至出现了“20分题被给0分”的极端情况。文章最后得出结论:“高考关系着考生的前途,但阅卷是考生的关口。考生能否顺利过关,不完全决定于学习成绩和答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考生的命运。”

文章截图

【辟谣】

这篇文章在网上流传至少已经超过10年,内容严重失实。由于内容过于“惊世骇俗”,每年高考之后总会被好事之徒拿出来传播。前段时间,教育部官网在盘点高考谣言时已对该文进行过专门辟谣。

由于这篇谣言文章容易被一些自媒体账号旧谣新发,用来当做“吸粉”的手段,上海辟谣平台再次提醒广大网友,再看到这篇文章,可以通过各地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或者微信、微博等相关网络平台,进行投诉举报。

大数据报志愿,收取天价咨询费?

某教育培训机构在其网站上打出“精准填报志愿”“一分不浪费”等广告,考生可以一次购买2万元、1万元等不同面额的VIP卡,享受一对一的“精准”指导。高考录取结束后,记者对购买VIP卡的考生和家长进行了采访,考生和家长普遍反映公司提供的志愿指导专业性不足,而且部分数据不准确。而教育部门印发的近三年的录取数据、公开解读的填报志愿技巧及密切关注考试院录取动态信息更准确、更实用。

【辟谣】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各地教育考试院已明确表示,没有跟任何社会性机构或企业合作,考试院按照教育部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对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数据均已进行公开,报考志愿前均向考生印发了志愿参考资料供研究填报。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造谣,无非是营销口号,其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推敲,而且志愿填报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考生本次高考发挥会影响成绩变化、别的考生志愿填报情况等。

花钱可更改高考成绩?

2015年高考结束后,秦淮警方发现辖区内出现以改分数为诱饵的诈骗案件。家住秦淮区的张女士与刘先生就被骗走了近万元。后经警方侦破,嫌疑人张某交代,其在网上以“黑客”身份发布信息,号称可以修改高考、大学考试成绩,并向受害人索要数千到数万元不等的“服务费”,年年都有人上当。

【辟谣】

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也行不通。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公布后,考试院会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匹配,网站均设立严密的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

老赖女儿高考710分,高校拒绝录取?

网传文章称,一个女生高考考了710分,却因父亲贷款失信而被学校拒绝。招生办认为她的父亲不讲信用,女儿也很可能受到影响,高校不能录取品行不端的人。

通过搜索发现,这个故事流传已久。各版本情节相同,都是因为父亲是“老赖”,女儿考了710分却未被录取,不同的只是考生名字不一样,今年你看到的是“潇潇”,明年可能变成“李娟”“小霞”“露露”。

【辟谣】

早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在记者会上已澄清,“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只是限制上高收费的贵族学校,不能把正常的义务教育和高学历教育等正常的上学都列为限制”。

高考数学难,是“数学帝”葛军命的题?

2019年高考结束后,不少网友吐槽数学难,不少人怀疑数学考试是不是“数学帝”葛军命的题。之后,一则署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军的辟谣消息刷爆朋友圈。

葛军在辟谣稿中郑重声明:每年高考数学难,就说是我出的题,为难广大考生。我没有参与2019年全国高考数学的命题,我本人也不希望成为高考题的“符号”,每年6月都被拿出来点评关照一番,谢谢大家。

【辟谣】

严格来说,每一年的高考题,都不会超纲。因为高考命题是由一个团队来完成的,既不可能由一个人决定考题的难易程度,也不可能让难度超纲的考题出现。

英语将退出中高考?

临近高考,在朋友圈传播最广的一则新闻是“英语将正式退出高考”,也就是6月的高考将没有英语考试,英语成绩以学生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学生可报考多次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这让许多学生和家长忧心不已。

【辟谣】

全国仍然实行目前的考试方式,科目、分值不变。英语退出高考一说,完全不可采信。

高考分值有变?

据谣传,高考改革新方案要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至100分。一年考两次,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辟谣】

这是歪曲了政策的说法,目前考生的英语高考成绩由两块组成,听力与笔试,考试方式,分值不变。

高考英语将分等级?

作为高考谣传的重灾区,英语改革一直有着众多版本。其中,有谣传,英语学科将采取等级录取,假如一个考生高考总分考了500分,其中英语90分,只达到所谓F段,那么学生将无法报考一本院校。

【辟谣】

我国高考招生不会仅仅依据英语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一名考生。如此强调突出英语的重要性,一看就是一些社会英语辅导机构的宣传伎俩,请考生与家长无需理会。

高一要分班考试?

为更好的分科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学生必须参加所谓“分班考”,成绩好的学生会获得更多学习资源,与优秀老师授课机会。

【辟谣】

高考改革方案是政策性的内容,根本不可能涉及此类学校管理内容。分班考根本与高考无任何关系。

考生答题卡被“调包”“换卷”?

近日,网上出现“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调查,4名考生各科高考场次的试卷和答题卡,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

【辟谣】

针对实名举报和网络反映的问题,专案调查组通过逐项核查,全面收集证据,查明了事实。高考期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严格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广大考生合法权益,共同维护高考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试卷出现“错误”“纰漏”?

高考结束后,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全国高考卷中的XX题目惹争议,参考答案A及B居然都是正确的……“”这让不少考生都担心不已。

【辟谣】

高考试卷从命题人、命题思路、命题过程以及验卷都是有严谨流程层层把关,更有全面的监控和检测,考生大可不必担心,考试答案以官方公布的正确答案为准。

交钱包你上大学?

随着一年一度高考录取的开始,个别中介机构和个人利用部分学生及家长上学心切、不了解相关政策的心理,使出各种手段坑骗考生。有的亮出 “ 内部招生 ” 、 “ 计划外招生 ” 等幌子,有的打出 “ 交钱指路 ” 、 “ 有路子,低分花钱就能上重点、念热门专业 ” 等招牌,更有甚者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骗取钱财,往往拿到钱后就逃之夭夭。

·案例

某些非法中介人员自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宣称可帮忙达到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达到三本分数线的录取到二本院校,还可以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 “ 只要交几万元,就包你上某某大学的热门专业。落榜甚至分数低于 2 00分也没关系,照样可以上大学”,从中骗取大量钱财。

【辟谣】

首先,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高等学校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或家长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如果有人扬言可花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更多的钱就可以上大学的,或借上大学须缴纳 “ 中介费、赞助费、学杂费 ” 等名目要钱的,其中必定有诈。

其次,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按批次、分科类、按各高校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绝不会出现 “ 低分高投 ” 的情况。学校确定录取名单后,对退档的考生要说明退档理由。在整个录取过程中,一切操作都严格规范。分数不够,找学校或找招生考试院都是没用的。学生千万别相信 “ 分不够,钱来凑 ” 这一谎言,以免上当。

花钱就能买“内部指标”?

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这是招生骗子的惯用手段。他们谎称手中掌握有某高校 “ 内部指标 ” 、 “ 机动计划 ” 、“东盟博览会特招指标”等,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定金一到手,就不见其踪影。

【辟谣】

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高等学校避开省级招办违规录取考生,严禁省级招办为争取调整计划随意放宽录取政策或降低分数要求,严禁高等学校利用调整计划降低标准指明录取考生。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那些看似美丽的陷阱所迷惑。

考生和家长要避免上当受骗

通过权威正规的渠道获得信息

多一份用心,多一处求证

不信谣,不传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军训拉歌作文 甪直古镇作文 秋天景物作文200字 描写树叶的作文300字 快乐的一次旅行作文 作文倾听 落叶的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800字作文 得到帮助的作文 我的青春作文600字 风景优美的作文 爱阅读的作文 张泉灵的作文课 北京的风景作文 责任为话题作文800字 关于奶奶的作文600字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350字 记忆的芬芳作文 我这个人450字作文 耀眼的光芒作文 检查眼睛的作文 拍苍蝇作文 暑假结束了的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收获作文300字 作文的英文怎么写 初中写景作文大全 受伤的小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二百字 六年级第八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