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因编导顾虑 《中国机长》这两处让观众产生错觉

2020-11-25 16:50:01
相关推荐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买票观看国庆献礼片《中国机长》,取材自四川航空公司的飞机遇险故事,但是观影后觉得象吃了盘缺油少辣的川菜,嘴巴里淡出鸟来。在大银幕上,没受到啥惊险刺激和心灵震撼,也没什么鲜为人知的内情披露。

只能怪自己观影心态有点用力过猛了,这种片子在电脑上看免费版足够了。

对比一下美国的《萨利机长》,做下比较研究。结论是,《中国机长》很浮艳,仿佛看了个民航总局宣教部门拍的形象宣传PPT;而《萨利机长》很深沉,表现了机长缜密严谨的工作能力和蒙受压力之下的人性反应。

从结构而言,《中国机长》是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单一线索,叙述平淡。以机长为视角,展示他一天的工作而已,可以改名叫《一个机长的一天》。凌晨睡梦中醒来,淋浴更衣,开车上班,到单位吃丰盛自助免费早饭,航前准备会,与机组人员见面,航前安检,航行过程遇险,各种应急措施,凭能力、经验和勇气返航,最终迫降成功,下机接受乘客感谢,天黑了也下班了,回家给孩子过生日。

《萨利机长》则复杂一些,机长所受到的调查和还原真相为线索,采用倒叙、插叙等方式,将视角放在事故后,经一系列调查过程,事故真相水落石出,机长操作无懈可击,全片在“观众心里石头放下”般的轻松中结束。

其实,两个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改编。而且,中国事故比美国事故更惊险,操作难度系数更高。是在近万米的高空,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在高空面临缺氧、严寒、大风、积雨云、电闪雷鸣、盲开盲飞、撞山之虞等等致命因素,对人的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经验判断、技术水平等等都是严峻考验。而美国事故则相对危险系数小一些,起码飞机刚离开机场,在低空飞行,驾驶舱内不用面临身体耐受性的考验。

两个机长拥有着共同的经验,都是空军转业到地方,都是开过战斗机的高技术驾驶员,都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都有大量的飞行记录而对航线十分熟悉;都有着共同的性格,沉着干练,寡言少语,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山一般的力量;他们都有个在家里切水果的漂亮太太,都有个不想让事故打扰到的天真女儿;职业习惯所致,都喜欢在睡醒前做个梦,然后一大早淋浴秀肌肉。

但是就情节而言,《中国机长》实在太刻意了。

一是刻意突出画面好看——民航人无论什么岗位,女性肤白貌美气质佳就不用说了;男士各个高大帅,机长张涵予、调度领导黄志忠、航管局领导朱亚文、副驾驶杜江,坚毅的眼神,凝重的表情,一举一动都叫潇洒帅气;画面的色彩基调都是靓丽而亮丽。但是说真的,《萨利机长》里的角色让人感觉就是生活中的人,而《中国机长》里的人举手投足都在装逼,镜头一关这些人身姿就会松懈下来。

二是刻意展现中国民航建设伟大成就——“高大上”的工作环境体现了盛世中国的国富民强,巨大航站楼、宽敞明亮塔台、新型飞机、现代化的仪表操作台、体面的制服配置,都非常让美国人那狭小局促的调度室望尘莫及。是的,我们从未怀疑过,中国民航一直是中国的高端行业。 在北京,通往机场的轻轨都比其他线路贵几十倍(当年其他线路全程票价2元钱的年代,机场线就是25元);高铁站再大再漂亮也不敢收高铁建设费和电费,但民航的机场建设费和燃油费叫停多年也只是换个名目继续收。

三是刻意铺陈那些轻松随意又年轻靓丽的都市情节——空姐间时时要互动递个眼神,一颦一笑展现各自的明眸善睐;男女间暧昧调情,小伙子必须要急吼吼地找姑娘搭讪;机组人员优雅地用餐,闭着嘴好看地咀嚼;拎着拉杆箱哒哒哒优雅地走路,还要若无其事地拉家常来掩饰自己的刻意;袁泉坐在车里看别的空姐和男人吻别,工作中时不时流露的忧郁眼神,误导观众以为要穿插第三者恋情。总之,为了吸引低龄观众,开篇走的是都市言情的套路。

四是刻意展现民航安全工作细致严谨和客舱服务蒙受的委屈——不厌其烦地表现航前准备,连乘务长检查空姐手指甲、确定空姐岗位代号、背诵应急用语都要表现。找几个心理不正常的奇葩乘客,把这些年空乘服务的委屈悉数展现(其实完全没必要,遇到心术不正的奇葩旅客完全可以治安处罚或拉禁乘黑名单,干嘛以牺牲职业尊严为代价迁就他们!)。

总之,就情节来说,《中国机长》的闲笔太多,貌似节奏很快,但杂七杂八啰里啰嗦地铺陈大量琐碎细节,一是为了让没坐过飞机的观众能看懂?二是让坐过飞机的观众对他们多理解?

是的,目的达到了。

我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空姐不是仙女,也是活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跟我们一样谈情说爱,居然也要吃饭,甚至还吃肉!我们终于惭愧地觉悟,原来空姐不只是端茶倒水,她们职业素质体现在安全救护。我们错了,可这一切有助于表现“中国机长果敢专业地处置险情”吗?

甚至有些情节,闲到用拖戏的办法来凑时长了。

飞机起飞前,五花八门的乘客,又是失去战友的老红军,又是托运乐器的音乐家,又是摇着转经筒的藏民,又是进藏打工的老爷们拐来的傻女人,又是起飞前不关手机的暴发户、又是陀螺一样奔跑不停的熊孩子,和所有运输工具里的标配——哭闹不休的孩子……

当飞机平安着地,高潮已过,观众意兴阑珊,电影也该结束了。

观众站了起来,开始陆陆续续离场。结果闲笔又来了,中国机长的太太在家里搞生日会,一部分观众又坐回位置看还有啥事儿。机长开门进来,家人拥吻,在音乐中,眼泪欢笑和鲜花……

观众又以为该结束了,又纷纷站起来离场。结果又判断失误,因为字幕写“第二年……”。到门口的观众又坐回来,看看还有啥事儿。原来是机组几个人在火锅店聚餐,举杯相庆发表感言慢镜头……。这次我们终于可以明确了,就是他妈的内容不够,拼凑情节耗时间呢!

事实上,故事内容确实简单了点,可以一句话概括。

但真实的过程有影片表现的那么简单吗?显然不是。之前看过四川民航这次险情的报道,机组返航后,也和美国一样,都要接受调查、体检、心理干预、休整等各项工作,不可能当晚就回家的。而且,在天上遇险,情况非常复杂但片中展现出来的危机十分有限,那么严寒,机长不像冻僵的样子。篇幅都用来表现客舱的美女和奇葩乘客周旋了。忘了片名叫《中国机长》这回事儿了。

所以,一个事件,如何讲述,是考验创作者素质的。简单故事复杂讲,环环相扣地引导观众参与思考判断,做不到吗?这些中国编导,就算智商真的不如美国人,那找一个《萨利机长》这样的对标,亦步亦趋地发挥我们擅长模仿的光荣传统,也可以拍出一个丰富有层次有内涵有人性的电影吧。

唯一可以理解的猜测是,这个电影在创作中,受到民航管理当局一连窜不懂艺术规律的领导排山倒海般的强势干预,最后草草地剪辑成一个“展示民航建设成就和民航工作能力”的形象宣传PPT了。

“影评系列”文章:

《我和我的祖国》陈凯歌布局谋篇不如小学生作文

章子怡那段爱情让爱国英雄影片《攀登者》降档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8-26 06:57三浪野[湖南省网友]IP:3391491340
    编导考虑果很重要是要更加注重细节把控。但这也许是中国电影进步必经路吧。
    顶4踩0
  2. 2021-10-31 23:51碧玉[江西省网友]IP:1744115523
    实编导这种顾虑也是无可厚非。毕竟电影作为种艺术形式不仅要传递情感更要负责任避免误导观众产生不必要恐慌和焦虑。
    顶0踩0
  3. 2020-08-10 13:12北海[青海省网友]IP:3406722754
    这就是电影魅力啊!《中国机长》成功营造出了紧张刺激氛围让观众度以为自己置身于真实空难现场。
    顶2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阳光下的成长作文600字 有关欲扬先抑的作文 万能英语作文开头结尾 描写初秋的作文 打屁股实践作文 菊花三年级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信 感人的故事作文400字 包子作文 可爱的校园作文 敢于挑战权威作文 二年级作文40字 作文柳树200字 长征的作文600字 夜游滕王阁作文 德福作文字数 家乡的枇杷作文 三年级采访作文 历年作文题目 关于三月街的作文 重庆的火锅作文 丰收节作文 晒稻谷的作文 银杏叶的作文 满分作文及赏析 一线天作文 九下英语作文 鼓励高考作文 描写村庄的作文 美丽的小区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