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强信心聚民心 讲好河北故事

2020-11-25 20:05:01
相关推荐

长城网记者 张世豪 宋宇星 张琳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全省新闻战线的“战士们”与白衣天使一样向险而行,义无反顾“逆行”冲上前线。

当“奋力夺取‘双胜利’”的号角吹响,他们征尘未洗,又在“记者走基层”中锤炼本领作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今年以来,全省新闻战线紧紧围绕准确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宣传全省中心工作,讲好“河北故事”,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长城新媒体记者刘澜澜在河北省胸科医院采访。

闻令而动,冲锋在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第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新闻战线第一时间投身战场、昼夜奋战,推出了一系列有质量、有分量、有温度的动态报道、权威信息、评论言论、新媒体产品,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到前线去!到现场去!”这是疫情发生后,新闻战线记者们的共同心声。

河北确诊首例病例后,长城新媒体记者马宁、杨亚红、刘澜澜主动请缨深入隔离医院和发热门诊采访,推出一系列鲜活的现场报道。

“要是说到现场面对未知的风险没有感到害怕,那是假的。我们喜欢这句话:我们盛赞勇气,是因为在明知风险时仍然选择做该做的事。战‘疫’当前,新闻记者责无旁贷!”马宁说。

河北日报记者张文君。资料图

河北日报记者张文君多次深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记录下白衣战士直面病毒的危险瞬间,还来到防护用品生产企业,记录下他们为支援武汉临时转产、昼夜生产的感人故事。

“我们要用手中的笔和话筒,将中央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播到千家万户,通过一篇篇新闻报道,凝聚战‘疫’正能量,为河北加油、为中国加油。”张文君说。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张文敏深入武汉采访。 资料图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张文敏是全省第一个深入武汉采访的新闻记者,从2月19日逆行“出征”武汉到3月31日凯旋而归,他在武汉深入病区采访,发表稿件百余篇,度过了42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火车站、街头、商场、社区……我走入紧急状态下的武汉,不知道身边谁是感染者,我能做的就是用笔和镜头作武器,马不停蹄地战斗,把疫区的最新情况报出去。”张文敏说。

在疫情防控前三个月报道中,邯郸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韩宏伟与同事们始终处于战时状态,推出各类报道28931篇,在央视发稿74篇,实现了“量”与“质”的飞跃。

在疫情防控中,“冀云·融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优势,联合全省市县融媒体中心,持续推出《冀云·河北战“疫”》,累计刊播融媒体作品1700余篇,涉及全国抗疫作品的最高单篇点击量超过6600万,涉及河北抗疫作品的最高单篇点击量超过1200万。

期间,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及时策划推出《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奋力夺取“双胜利”》,并组织5期“县长带货 爱心助农”公益直播活动,总浏览量360万人次,相关农产品销售惠及10.2万农户,总销售额突破了780万元。

深入基层,助力全省夺取“双胜利”

4月26日上午,河北省新闻战线“奋力夺取‘双胜利’记者走基层”活动启动,这是现场连线。长城网记者 刘潇 摄

4月26日,河北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全省新闻战线“奋力夺取‘双胜利’·记者走基层”活动,要求省、市主流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层一线培养“大记者”、采写“大作品”,更好地担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助力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双胜利”。

在这次活动,长城新媒体年轻的“95后”记者刘梦妍深入石太客专西城武特大桥现场,她与工人们一起爬上高达66米的桥墩,了解这群高铁“护航人”的日常工作。

“那个地方相当于22层楼高,可活动的空间很小,我深刻体会到工人师傅们的艰辛。在深入最一线的采访报道中,我才能收获更多,成长更快。”这位“90后”记者事后有些“后怕”。她还深入冀辽交界的贫困村、强降雨的现场等采访报道。

皑皑白雪,武殿森趴在雪地里拍照。武殿森 供图

张家口日报视觉中心副主任武殿森从事摄影工作15年来,一台相机陪他走遍张家口的田间地头,大街小巷;中央级新闻媒体经常刊播他的摄影作品。

在走基层活动中,武殿森走进崇礼冬奥会筹办现场,深入坝上贫困村,来到建设工地,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记录时代;而他最新推出的张家口宁远机场改扩建的照片被新华社采用,刊发在人民日报头版位置。

“张家口是冬奥城市,备受关注。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一张张精彩的新闻图片讲好‘张家口故事’、‘冬奥故事’。”武殿森说。

内丘县融媒体中心突出扎根基层的特点和“四全媒体”优势,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凝聚民心,全力做好群众的“信息员”“服务员”。

“身处基层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走基层具有天然优势,大有可为。我们将继续坚持引导服务群众‘零距离’,助力决战决胜‘双胜利’。”内丘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段晓勤说。

在走基层报道中,各新闻媒体深入发掘和宣传先进典型,用重点版面栏目、重要时段节目、重头深度报道做好各项宣传工作,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6月12日晚,河北省农产品线上销售直播系列活动启动。长城网记者 刘潇 摄

“5、4、3、2、1,启动!”6月12日晚,河北省农产品线上销售直播系列活动在长城新媒体集团冀云融媒体中心启动。河北7位县区、13个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齐聚线上助农直播间,为家乡农产品代言,通过“新媒体+直播+电商”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让农副产品“飞”出河北。

与此同时,“助农带货大集市”也在长城新媒体集团开市。活动现场搭建了20多个网红直播间,通过开展全平台直播、多层次带货、融媒体推介等活动,借助抖音、快手、淘宝、京东等多个直播平台全网直播,4000万+粉丝超大流量推广。

当晚,截至活动结束,多平台累计观看直播超5000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达1.15亿元。河北用“超级流量”交出了一份直播助农暖心答卷。

围绕中心,讲好河北故事

《最美的乡村》剧照

这个夏季,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一部来自河北的电视剧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了电视剧的爆款。

电视剧拍摄取景基本在承德完成,真切生动地把燕赵大地美丽的乡村风貌、怡人的自然风光和长城等文化遗产搬上了荧屏。

数据显示,在央视一套播出后,《最美的乡村》平均到达率2.79%,平均收视率1.63%,23个省区市收视份额超5%,关注度始终稳居同时段电视剧排行的第一;在搜狐、腾讯、爱奇艺等网络平台,这部电视剧也成为扶贫题材的“现象级”电视剧。

这部被称为用“绣花”功夫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电视剧,也给讲好“河北故事”带来了很多启发。

“作为一名扶贫脱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看了这部电视剧后深有感触,我们是脱贫攻坚的工作队,也是脱贫攻坚的宣传队,以自身经历来讲‘脱贫故事’更具说服力,也会更生动具体。”河北省胸科医院驻蔚县醋柳沟村第一书记郭璇说。

醋柳沟在深山中,脱贫条件较差。驻村三年多来,郭璇与村里的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到2019年11月醋柳沟村的贫困发生率从之前的48%降至0,郭璇也被评为“全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新书首发仪式现场。长城网记者 张晓明 摄

8月8日,河北省首部抗疫文学作品集《守护生命——十二位“燕赵楷模·时代新人”抗疫故事》新书首发。

弘扬人间大爱、传播时代精神。这部15万字的作品由河北省14位报告文学作家精心创作而成。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作家们深入采访,精准还原,展现了以十二位“燕赵楷模·时代新人”为代表的河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侠义仁心、精湛医术和河北智慧,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在首发现场,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本书主编曹征平表示,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既是对这段特殊历史的忠实纪录,也是燕赵儿女抗疫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将通过对这本书的大力宣传推广,使河北医务工作者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无畏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在决胜脱贫攻坚决的战场,在雄安新区建设现场,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活动中,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采访活动中,正在凝聚起讲好最美“河北故事”的强大合力。

【链接】热播剧《最美的乡村》助力脱贫攻坚

那家沟村与上河峪村的花海。《最美的乡村》剧组 供图

长城网记者 郑梦婷 闫玲 廉明坤

由河北省组织创拍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聚焦河北承德农村精准脱贫,真实生动反映北方农村脱贫攻坚故事。该剧自6月6日晚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以来,实时收视率持续走高,连续多日位于收视排行榜首位,不但受到观众和业内专家好评,也坚定了河北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潘家口水库一隅。《最美的乡村》剧组 供图

“《最美的乡村》是我首次创作的农村扶贫题材,虽然这是个‘命题作文’,但仿佛是我期待已久的命题。”该剧监制、总编剧郭靖宇坦率地表示,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扶贫攻坚”题材剧是国家所号召的,《最美的乡村》就是这样的一个积极响应。

和以往扶贫剧专注于讲述一时一地的扶贫政策、相对单一的脱贫致富手段不同的是,《最美的乡村》则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扶贫模式、扶贫干部类型,也将因病致贫、因赌致贫、因酒致贫等多种贫困状态展示得淋漓尽致。

《最美的乡村》敢于触碰扶贫工作中的真矛盾、真问题,把乡村扶贫中遇到的普遍性困境,尤其是被扶对象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问题和思想问题,表现得精准而到位。为了用艺术的方式对其进行再现和反思,郭靖宇带领主创团队深入扶贫第一线体验生活,从学习领会精准扶贫政策入手,从扶贫干部身上提炼典型人物特质,从人民群众诉求中选取更具艺术表现力的生活元素,最终确立了“三个单元”的故事框架,既独立成章,又层层递进,将脱贫攻坚的时代使命全面深刻、精准细腻地浓缩在30集电视剧中。

满绣企业家与满绣作品。《最美的乡村》剧组 供图

作为第一个单元中的主演,河北籍演员杨志刚坦言,对农村和扶贫工作的认知程度是对演员很大的挑战。“为了演好唐天石,我提前回到了家乡承德。”杨志刚透露,为了做足相关功课,很长一段时间与当地的朋友同吃同住,走访当地的基层干部,特别是关注跟唐天石一样当第一书记的那些人,去观察他们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等。

那家沟村与上河峪村的蜂箱。《最美的乡村》剧组 供图

《最美的乡村》将现实中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产业项目搬上银屏,既体现了扶贫工作为农村留下的巩固脱贫成果产业项目,也再现了村民们由晒太阳、拉家常、玩小牌变成了有一技之长的农业脱贫产业主力军的嬗变过程。

《最美的乡村》虽浓墨重彩于河北北方城乡山水之间,却能囊括脱贫攻坚战中的各种典型,借一斑以窥全豹。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该剧将这些基层党组织在决战脱贫攻坚过程中落实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艺术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就像一本本精雕细琢的精准扶贫教科书,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悠长。

【链接】长城新媒体记者讲述:樊峰萍的战“疫”故事

我是长城新媒体记者杨亚红,今天为您讲述樊峰萍的战“疫”故事。

32天,3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100%,医护人员零感染。这是前一阶段保定市上交的一份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动态清零的答卷。

樊峰萍,58岁,是保定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

2月1号下午,我和同事马宁到了保定市传染病医院,为河北省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的采访做准备。初见樊峰萍是在远程诊疗室,她很忙碌,看病历、了解隔离病房情况、组织会诊、制定救治方案,稍微一空她还得回复各种电话。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记者的任务在身,我真不好意思打搅。趁她喝水的间隙,我坐到了她旁边,我们的第一次对话就这样开始了。我问樊峰萍,河北首批治愈患者即将出院,心情怎么样?她回答我说,心里不再那么慌乱了,因为这场疫情可防、可控、可治。

樊峰萍对我说,经历过“非典”后,她就一直祈祷,再不想为疫情而战,不是害怕,是不想老百姓再遭罪,不想国家再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再次冲在了战“疫”一线。

怎么干?第一例确诊患者的救治过程就让樊峰萍走在了刀尖上。因为是第一例,经验不足,病情最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不明朗。一边是救治标准,一边是临床实际,病人处于轻症和危重症的临界点,用不用激素药?怎么用?用了后出现风险怎么办?

当专家组成员为救治方案争执不休时,樊峰萍拍板,用药!如果好转是团队的努力,一旦有任何风险她一个人承担,并且把这句话写在了当天的会诊记录里。

那48个小时,樊峰萍每一分钟都过得很煎熬,她知道自己的每一次医嘱都决定了患者的生死,她不敢合眼睡觉,她要第一时间拿到检查数据。好在两天后,患者的病情控制住了。

采访中,我问樊峰萍,风险摆在眼前,您不怕吗?她说,从内心来讲,所有的医护人员希望能够救活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可是医学是一种未知的科学,他们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付出,他们从没有怕过危险,也从来没有退缩过。

从1月23号到今天,樊峰萍没有回过一次家,当听到孙女在电话那头叫奶奶时,她真想抱抱小宝贝。亲情和“疫”情,大家和小家,众多医护人员选择向家人们说声“对不起”!

相信,破“疫”之路,很快就能走到尽头!风随人愿,万事皆好,国家安康,那时一定是最好的我们!

【短评】在践行“四力”中凝聚力量

长城网评论员 芦静

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什么比人心更加宝贵;一个民族的复兴,没有什么比精神更能凝聚力量。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生与死的对决正式上演。在街道社区,在医院病房,在生产车间……那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画面,铭记在一个个闻风而动的新闻工作者心中。到前线去!到现场去!他们义无反顾“逆行”,把理想、坚守与追求化作创作动力,全面、全景、全媒体报道燕赵抗疫进展,为抗击疫情的英雄们鼓与呼。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一些群众难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关键时刻,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满足信息需求澄清谣言,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谁都知道会有危险,但在职责和使命面前,把工作聚焦到争取人心、凝聚人心上,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题中之义、重中之重。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背后是浓浓的新闻情,更是沉甸甸的人民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的坚定立场、鲜明态度,感染着自己,也传播给他人,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营造了空前的共识和良好的氛围。

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此中流击水、奋楫勇进之时,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努力提升“河北故事”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用心讴歌新时代,用情展现新作为,用功书写新篇章,全省宣传思想战线将以实际行动和崭新业绩砥砺前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600字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文600字 记事文作文600字 西游记观后感800字作文 亲切的怀念作文600字 我想唱首歌作文600字 我的拿手菜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800初中 有什么真好作文600字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400字 关于寒假的作文300字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我得到了表扬作文400字 成长的代价作文600字 爱就在身边作文300字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600字 成长中的烦恼作文400字 打屁股作文5000字 非凡的美丽作文600字 新年愿望作文450字 何以解忧唯有什么作文 新学期的我作文600字 一件伤心的事作文400字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500字 我与什么有个约定作文 一件快乐的事作文300字 一道风景线作文600字 快开学了作文400字 青春的味道作文600字 遇见你真好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