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孩总报喜不报忧 别以为是孩子的体贴 很可能是父母教育的失职

2020-11-25 22:00:01
相关推荐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前些年很火的一部影片《滚蛋吧!肿瘤君》中,经历了失业、失恋、患病多重打击的女主熊顿在生日那天开心地对千里之外的妈妈说:"跟老郑、小夏、艾米他们一起玩,买了一个挺大的蛋糕"。后来知道熊顿晕倒住院,父母才得知她的病情和经历。

电影的剧情虽然有些极端,但却是大多数年轻人面对父母关心的写照。

在《我家那闺女》的节目中,傅园慧说到:"其实我早已长大,只是不想告诉你;不是不想要父母的关心,只是希望父母理解自己和他们不一样的想法。"傅园慧本身经历了很多苦难,但她不愿意将这些痛苦告诉父母,那是因为她怕父母担心。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报喜不报忧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体贴。但是,报喜不报忧真的对孩子好吗?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南京一中学的黄老师的女儿就是一个"报喜不报忧"的孩子,黄老师为此特别自豪,经常在亲朋好友面前夸赞她的女儿。

但是,当黄老师收到女儿自杀的消息时,特别是看到女儿的遗书时,她才知道女儿一直以来的"报喜不报忧"是一种压力。

确实,"报喜不报忧"的孩子经常被称赞为体贴懂事,但这种体贴懂事却让他们承担了重重的压力。报喜不报忧,究竟是孩子的体贴,还是父母教育的失职?我认为,答案是后者。

孩子为什么总是报喜不报忧?父母在教育上有什么失职?当面对报喜不报忧的孩子时,父母又该怎么办?

孩子报喜不报忧,根源在于父母

当孩子报喜不报忧成为一种习惯时,父母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思考自己在父母这个职位上真的尽职了吗?

父母不接受孩子不好的一面,,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都说当孩子太不容易了。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成为一名优秀人才,因此许多父母对自己孩子要求极高,不能接受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

还记得2015年的全国I卷高考语文作文吗?漫画中的小男孩第一次得了100分,他获得了一个表扬的吻,但是当他第二次考试得到98分的分数时,得到的却是斥责的一个巴掌。这不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的经历吗?当孩子得到98分时,原本以为会得到表扬和鼓励,但最终却被泼了一盆冷水。"怎么才考了98分,还有2分去哪了?"

听到这样严厉的批评时,孩子心中寒意生起,以后孩子不考100分都不敢告诉父母了。久而久之,孩子便逐渐养成了"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选择"报喜不报忧",很大原因在于孩子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报喜的勇气——这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职。父母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使孩子在脑袋中形成一种思维——父母喜欢看到自己好的一面。

因此,孩子害怕向父母述说他们不好的一面,慢慢对父母失去了信任,从而选择"报喜不报忧"。

父母不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在小区中,我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坐在地上大哭,身后的母亲并没有及时将孩子抱起,反而很严厉地批评那个孩子说:"你看你,不就是摔了一跤吗,哭什么哭,至于吗?"当时,我内心的想法就是,这个母亲是亲生的吗?

很多时候,父母在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时,总是忘记眼前的还只是一个年龄尚小、未经世事的孩子。因此,当孩子向父母倾诉他们的苦恼时,父母总是会不耐烦或是很敷衍,他们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问题是,在你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问题。

如果你一味压抑孩子的情绪,孩子也就只能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把不好的情绪表现出来,最终也就只能报喜而不报忧了。

这样看来,孩子"报喜不报忧"的体贴是不是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呢?

父母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与孩子产生分歧我们都说沟通是联系情感的桥梁。孩子为什么只对父母报喜不报忧,而对同学、对朋友或者对其他人能够倾诉他们的苦恼呢?

其实答案在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太少,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导致父母与孩子在节奏和思想上的分歧。一旦父母与孩子产生分歧,孩子便会不愿意与父母分享,在父母面前宣泄负面情绪,说出自己的不开心。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孩子总是报喜不报忧,这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培养出一个"报喜不报忧"的孩子是父母教育的失职。

面对报喜不报忧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学会做一个共情的父母。每一个人都有情绪,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所有的情绪都应该被接纳。作为父母,你的角色不仅是父母,你也是你父母的孩子,也是一名员工,也是一些人的朋友。为什么你可以接纳其他人的负面情绪,唯独不能接纳自己孩子的负面情绪呢?

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父母要学会接纳;当孩子有烦恼的时候,父母要学会倾听并帮助孩子解决烦恼。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慢慢信任你,慢慢接受你,与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不批评、不指责、不评价,学会非暴力沟通。当孩子在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的批评和指责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和指责是一种暴力沟通,这种暴力沟通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让你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教育孩子是理所应当的,但批评和指责是微信的教育方式吗?为何不去尝试非暴力沟通呢?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步骤:观察——反馈观察的结果——表达感受——提出请求。

例如,当你辛辛苦苦将房间收拾好之后,孩子却把房间弄得一团糟,这时如果你批评和指责孩子,孩子就会很愤怒,做出更为疯狂的举动。

但如果你换一种平和的语气表达你的不满,尝试与孩子讲道理,并提出你的请求,事情也许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你对孩子表达你的情绪:"我现在很生气,我感觉你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请问你可不可以帮助我,陪我一起将房间整理干净呢?"

比如,你对孩子表达你的情绪:"我现在很生气,我感觉你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请问你可不可以帮助我,陪我一起将房间整理干净呢?"

这样,孩子感受到了你的诚意,选择帮助你。如果在完成之后,你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孩子不仅会感到很开心,而且也增强了他对你的好感,同时,他也学会了一件事:负责任。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不应该将自己放在较高的位置,反而应该与孩子平起平坐,不批评、不指责,采用非暴力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的世界作为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其实就是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找到适合教育孩子的方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同时,随着父母与孩子沟通次数的增加,孩子会慢慢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从而增加他对你的好感度,慢慢与你分享他的故事。

孩子报喜不报忧,看似是一种体贴懂事,但这背后却是孩子内心的委屈和痛苦,更是父母教育的失职。作为父母,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会倾听孩子,让孩子找到避风港,找到心灵的寄托。

我是小A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长颈鹿作文 那些日子作文 三百字小作文 活着作文 初二作文500字 高中作文感动 小燕子作文 气质作文 诗歌作文怎么写 回忆作文800字 防疫英语作文 初中作文200字 友谊作文开头 自律作文素材 欣赏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200字 感悟作文500字 冬至的作文 初二500字作文 江苏语文作文 中考的作文题目 写人作文结尾 初二作文游记 包容的作文 心疼作文 写给老师的作文 写人作文素材 菜市场作文 春天的作文400 尺子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