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名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管然荣:苦练德智 甘做桥梯

2020-11-26 02:30:01
相关推荐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先尊师。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精神。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信任。

在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的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忠诚担当;他们以独特的思维、鲜活的理念、执着的追求为热爱的教育事业凝聚力量;他们是教育战线的勇士,是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近日,京城名师展播为您推荐: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管然荣老师,让我们一起感受他的三十六年教育育人之路。

管然荣,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小学首批正高级教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基于学生核心学科能力表现的课堂教学改进研究”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项目组语文学科工具开发与研究工作核心成员,北京市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编委,多次参与教育部组织的高中语文新课程调研、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培训专家。

管然荣老师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面对记者的采访,管老师娓娓道来……

1982年秋天,他带着十九岁的满脸稚气,正式开始了教师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六年! 36年来,他先在一线教书24年,其中高三16年;2005年开始兼做教研员,06年又做了专职教研员。俯仰之间,他做教研员已过13年。13年里,留在心底的故事很多,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

指导教师备课磨课

到学校听课备课,指导一线教师备课磨课,正是教研员的重要工作。尤其是2011年10月,他带领北京十二中胡鸿琳老师参加全国“圣陶杯”课堂大赛。

暑假前,市教研部中语室把代表北京参赛的光荣任务交给了我们区。经过认真选拔,决定让胡老师参加。在商定具体参赛课文时,她选择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在赛前的听课备课指导过程中,管老师接连六次前去试听,虽然胡老师每次都精心准备,课也上得很精彩,但要是拿到全国大赛课堂,总感觉还少点什么。

几经反复的交流打磨,直到第七次试听后,管老师突然发问:“济南冬天景物的整体特点究竟是什么?仅仅只是教参说的‘温晴’吗?”胡老师一边看着课文,一边似答非答地念叨着:“小山、小雪、小树、小村庄、小摇篮、小水墨画……文中的济南,好‘小’啊!”

这时,两人恍然大悟,于是便有了下面有趣的对话:“济南和这里的景物真的这么小吗?”“肯定不是。济南是个大城市,也没有那么多‘小’景物”“那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小’呢?‘小’又有什么特点呢?”“您看,小狗小猫小老虎,都那么可爱!”“对!‘小’表现的正是可爱!那作者为什么感觉济南这么可爱呢?”“因为作者内心充满了爱!”“为什么充满这么多爱呢?”“这时的作者,刚刚结束六年的海外飘泊,回到祖国,在济南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而且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天天与心上人鸿雁传情;这时的他,真可谓看山山有情,看水水有意!”原来,是作者爱的情感让景物“变形变小”了,这“小”的背后传递的是浓浓的真情……

“小”的突然发现, 顿时让教学设计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最终,这节课在四川德阳比赛现场赢得一致好评,毫无争议地获得一等奖。

带病参加“西部行”

近年来,随着专业影响力的提升,管老师经常接到一些讲课邀请。

遵奉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立己达人”的校训,为各地语文教师传经送宝几乎成为他生活的新常态。其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 2014年11月的“西部行”支教活动。受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邀请,到西内蒙阿拉善地区为当地教师上课做讲座。这是很有政治影响力的公益活动,管老师欣然答应。可是,临行前三天,他突然得了“面瘫”,右侧面部神经麻木,早上刷牙都兜不住水,说话更是别扭。他焦急万分!支教日程已经安排好,临时换人也来不及了!这可怎么办?赶快去301医院就诊,向医生作了简单的说明,马上要外出支教,外出这几天,病情能不能控制。医生检查病情后说道:“今天是急性期第三天,治疗还算及时,能够控制;两三周以后,会慢慢好起来。但你去的地方很冷,我们就不敢保证了!建议别去!”他匆忙取药回家,晚上与爱人商量:

“医生说了,病情能够控制,不再加重了,未来几天即使保持现状,也能讲课,我就去吧!”“不行!那里寒冷干燥,医疗条件差,万一加重了怎么办?你想过后果没有?”“不是带着药嘛,口服药按时吃,注射药按时注射,没问题!”

他最终说服了她,如期前往阿拉善。在那里的几天,管老师小心谨慎,吃药打针,很庆幸,病情没再加重,但是,这毕竟才是发病后的五六天,讲课过程中,他总觉得使不上劲,右侧面部麻木,不断地下意识地去揉搓嘴唇的右侧,一边讲课,一边揉搓,一边揉搓,一边讲课,还从未如此狼狈也从未如此艰难地讲过课!

活动主持人事先已经说过管老师的病情,几百名听课教师非常认真也非常友善,讲课结束,报以热烈的掌声!

西部之行圆满成功!

可喜的收获

13年教研,管老师深刻领悟到教研员的科学定位:表面上看,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实际上,两者互为良师,互为益友,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教研员就应该始终站立在一线教师中间!因为,他(她)原本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13年,我顺利完成11届教研,其中6届高三,在同行齐心努力下,丰台区的高考语文成绩一直显著高于全市平均分,为区内的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8年来,他主持本区语文工作室,协调中学6个年级的语文工作;2017年以后,又主持个人特级教师工作室,肩负起15位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同时还指导多位教师成为市学科带代头人及市区骨干教师;指导多位教师获得全国课堂大赛以及北京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指导多位教师在重要的语文报刊上发表学科教育教学论文50多篇,在全市乃至全国语文教育界,发出了丰台语文人的响亮的学术声音……

春秋代谢, 13年并不漫长;风雨兼程,管老师的教研人生依然奔向远方。他将更加努力,在语文教学的大道上永不停息地跋涉前往!

无论是做一线教师,还是做教研员,他都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为增强区域内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做出了很大贡献。

36年的学科教育教学体验,使他母语教学生发了许多深刻的感悟,下面精选几条:

感悟之一:语文教学不是诗人的“伊甸园”,不是哲学家的“理想国”,更不是玄学家的“幽冥境”,而是实践家的试验田!它的形象应该像耕耘者那样朴素——令人眼花缭乱的这“主义”那“旗号”,只能化朴素为花哨,化简单为深奥!

感悟之二:虽然语言确有模糊现象,也确实存在着朦胧美的艺术现象,中外也有好多学者都对此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任何语言的基本特点永远是也应该是精确、准确、清晰。语文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准确规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核心目标——叶老有经典的概括“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绝不能为含混模糊的语言观推波助澜——如果那样的话,人类的语言最终将不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而成为 “谜语”、“呓语”、“天书”;教育部《语文课标》所明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有可能掌握吗?

感悟之三:现代语文教育必须回眸源远流长的古典语文传统,以追寻汉语教学之根。语文教学的真正“化境”是把阅读与写作水乳交融的境界。真正的写作教学,应是一种排除一切喧闹浮躁的独特精神操练场。古典诗文蕴含着母语写作的“灵性”根脉。古典语文教育在重视感悟写作内在“灵性”的同时,也注意汉语言文字本身规律的研究,重视文章外在篇章结构特点的研究,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规律。但是,我们民族的思维又常常是充满朦胧诗性的形象思维,往往缺乏思辨逻辑的清晰性、精确性。写作传统中最缺乏的就是欧式文章中洋溢着的“理性”精神。读欧式文章,往往感到一种纯粹哲理意味的睿智,感到一种纯粹认知意义的深度,感到一种缜密强悍的逻辑张力。如果现代语文教学与研究既能传承旧式语文教育的朴素精神和灵性神韵,又能“拿来”西方文明的科学理性精神,必将开辟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境界。

感悟四:语文教学离不开文学教育,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同样确定无疑的是,语文教学要远远大于文学教育。因为,语文教学不是也不应该是专门培养作家的;语文教学不是也不应该是专门培养文学能力的。任何过分夸大的文学教育的语文论,都将是不切实际的玄虚之论;这与过分漠视文学教育的庸俗机械语文论一样,都将损害语文教学健康全面的发展……

感悟五:不管语文学科具有多么特殊的功能,也不管它具有多么丰富的属性,作为母语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中学生正确、规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不是“拼音文字”)去学习、工作、生活的能力;其核心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如何规范、正确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去听、说、读、写,尤其是读与写(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之类的人文思想教育)。所以,语文教材更要鲜明地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核心内涵、核心思想、核心价值、核心素养,进而引领本学科扎实高效的教学风尚……

感悟六:“语文学科”与“文史哲”确实藕断丝连,但也确实不能等量齐观。是的,“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但专业意义上的“语文学科”可没有那么大——否则会犯逻辑学常识错误的,它首先甚至只能“蜗居”在生活的某个小小村落里。辩证法有时是很残酷的,当语文学科什么都“是”什么都“能”的时候,它也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能”了。道理很简单,世上哪有什么“包打天下”的万能学科呢……

36年的从教体验让他由衷地发出深深的感慨:

未届弱冠,忝列杏坛,俯仰之间,卅有六年。斯心无以它山骛,此生惟与杏坛缘。一介语文人,诚为祖国母语教育大厦略尽微末之力,则心满意足……

(刘升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