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篇文章有多难?

2020-11-26 09:00:01
相关推荐

由于信息过载,低质和浅度的内容泛滥,以及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比过去更难以进行深度阅读,去挖掘有用的内容。

作为读者,要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作者,要以适于读者阅读的形式和结构,进行内容生产。

不管你有没有,反正我经常有……。

这种事情发生的越频繁,我就越害怕,害怕自己大脑是否已经退化,连读文章的能力都不具备了。持久的恐惧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读一篇文章究竟有多难?(当然,本就是以轻松娱乐、消磨时间、吸引流量等为目的的内容不在讨论范围内)

在讨论读文章的难度前,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读文章会变得越来越难?目前,我至少看到了4方面原因。

一. 信息过载时代造成选择困难和焦虑

毫无争议,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每天被无数的信息裹挟着前行。据可查到的数据,2011年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马丁·希尔伯特博士领导的研究得出,在过去一年中,有两万亿兆字节的信息会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海报和邮件的方式传播出去,这相当于每人每天将阅读174份报纸所含有的信息量。那还是移动互联网不算发达的2011年,现在这个数据怕是已经翻番。如此大量的信息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是极大的考验,究竟该看哪篇推送,究竟该点开哪个通知。在以前,每天获取信息的渠道可能也就是一份报纸,根本不用考虑选择的问题,而现在,光是做选择的决策就已经消耗了我们大量的精力。于是我们最后选择了不做选择,就如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过载而导致宕机。不做选择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认知焦虑,一方面每天有这么多信息触达到自己,另一方面自己又因无法做出决策而害怕错过有价值的信息,这种焦虑的产生在心理学上被看作是因为缺少余闲而形成的管窥心态。焦虑进一步抢占我们的认知带宽,越焦虑越难做出选择,形成恶性循环。

二. 生产内容的门槛降低导致低质量内容泛滥

武断但很有可能正确地表达我的观点,目前至少80%的信息都是没有营养的垃圾。而剩余的20%也可以进行高度压缩,去除大量的冗余,本文也不例外。对需求第三定律进行理解,附加费用的增加会使得高品质商品更具有性价比,反之亦成立。生产内容的门槛就是附加费用,过去发布文章需要经过编辑、校对、出版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附加成本都会造成对低质内容的淘汰,最后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就基本是有质量保证的内容。如今生产内容的成本降低到几乎为0,只要你愿意,就随时可以生产自己的内容并发布到网上。现代科技为我们降低门槛、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量低质内容被产生,并借助互联网的便捷触达到大众群体。当你看五篇文章,四篇都没有收获时,你一方面会抱怨这些垃圾浪费了你的时间,一方面也可能会质疑自己鉴赏和判断的能力了。

三. 浅度内容对人注意力的消耗

你每天会花多少时间在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上?会花多少时间在爱优腾的综艺剧集上?会花多少时间在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上?

为什么人们更喜欢把时间和注意力投入到这类浅度的内容上呢?首先需要定义清楚浅度内容,浅度并不代表低质,即便抖音、快手这类以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的APP,我们也会在上面获取一些在特定领域有价值的知识。浅度内容,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被动接收:这类信息会主动引入眼帘,占领你的大脑,一般来说,接收方只需要保持睁眼就可以了无需思考:这点很重要,在接收到浅度内容后,你不需要调用你的逻辑思维,不需要对这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虽然我没法去做这类实验,但我相信人在接收浅度内容和需要思考的内容时,大脑皮层内神经细胞的活动方式和能量一定是不同的更吸引人:人的本质是懒惰的,对比需要一定思考后才能产生反馈的深度内容,不需要动脑的浅度内容更容易被人接收并产生愉悦然而,不动脑子不代表没有消耗,大量的浅度内容依旧会占用我们的精力,消耗大脑的能量,并且使大脑产生惰性,不愿再启动思考。就好比车辆长期处于怠速状态,轻则产生积碳,动力不足,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车辆熄火和机件磨损等不可逆的伤害。

四. 碎片化习惯导致深度阅读能力缺失

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我们的生活被切割成若干时间碎片。吃饭、通勤、上厕所等时间,由于有了手机,可以被更好的利用。但碎片化的短时间是不适合进行沉浸式阅读和深度思考的,碎片化的时间占用,随时都有被打断的可能,而人类进行任务转换并进入高效状态就会花费大约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事实上,人类本身是不适合多线程工作和频繁切换工作内容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长期的碎片化习惯,我们被迫把大脑训练成适应频繁切换任务的模型,而这个模型不具备深度阅读的能力。如果你发现阅读超过1000字的文章(比如此文)就会有压力的时候,可能你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在以上4点主要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一个后果:人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ROI严重降低了。为了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不仅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去筛选、去耐心阅读,而且通常最后发现,不论是文章本身质量的原因,还是我们自身阅读能力的原因,收益并没有达到预期。

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结果,虽然这样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或者可以学会在外因现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改变自己阅读的方式。按照筛选-阅读-思考的步骤去提高自己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要优化阅读效率,首先从做好筛选开始。要接受如今信息泛滥的事实,但毋须过度担忧,要坚信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价值的内容,不需要关注。对于什么样的文章适合阅读,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简单总结了几条自己的经验:

信噪比太低的文章不看:要么是文章真的太长,要么是大量内容都是与主旨无关的噪音(或者根本就无主旨可言)标题党不看:标题党有两种,一种是看了标题就够了,标题其实就是文章要表达的全部,既然如此,如非必要,勿阅全文,例如大部分的新闻报道;另一种就是纯粹为吸引眼球的垃圾文章,点进去后只会让自己后悔文章结构混乱,如流水账般的不看:文长不可怕,可怕的是长还没有结构没有逻辑,撰文水平(或者态度)且如此,内容质量又能有多高呢?引用没有出处,举证缺乏数据的慎看:这类文章要学会质疑,要有查证的意识,例如绝对数据很有可能让人造成误判,需要拉长时间线或者对比参照系,去观察其相对表现如果把自己写的文章当作一件产品的话,读者就是自己的用户。站在用户的角度,以当前时代环境为场景的情况下,我认为一篇文章最好同时支持泛读和精读两种模式,这也是对自己用户负责的表现,毕竟很少有人能牛到说:我的文章,一字千金。而高度的结构化,能利于读者提取文中的有用内容。同时要辩证地反思自己的观点,留给读者独立思考的空间。引人深思比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更有价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妹妹被哥哥打屁股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作文 藏在心里的什么作文 做一次家务作文 原来如此作文400字 良好的心态作文800字 关于自律的作文600字 亲情的作文800字初中 寻常的日子也芬芳作文 专四作文满分多少分 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美好的生活作文600字 逆境出人才作文600字 改变作文600字初中 作文最美的风景600字 帮忙写作文的软件 英语作文翻译成中文 青春在路上作文800字 脱裤子打屁股的作文 初一的作文600字 友谊还会继续作文600字 不可怕作文600字初中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 游记作文开头怎么写 我的意中人作文 我渴望长大500字作文 作文我的童年500字 致即将毕业的自己作文 时间过得快的作文开头 守住本分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