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成为高手?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2020-11-26 09:00:01
相关推荐

一、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掌握了刻意练习

最近,一个朋友向我感慨:“我发现我隔壁家的小孩,简直像是开了挂,才不到6岁就会写代码了!而且还会弹琴跳舞,我6岁的时候还在玩玻璃球呢,你说说,他是不是天才啊?”

听完这段话,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感慨这小孩天赋有多高,而是庆幸这小孩遇到了一个懂得“刻意练习”的父母。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莫扎特也曾被人称为天才,原来就在于莫扎特6-7岁的时候就拥有了完美音高。完美音高就是指不管别人演奏的是什么,他都能立刻说出对方用的具体是什么音调。甚至,别人打个喷嚏,或者碟子掉到地止了,他都能准确的说出声音的音高,简直是堪比行走的音准测试仪。

那么,莫扎特真的是天才吗?这种能力真的是与生俱来的吗?

一些较真的日本心理学家决定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他们招募了24位2-6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了数月的专项训练,目标拥有像莫扎特一样的完美音高。结果,这个被称为“万里挑一”中的天赋,24个孩子个个都有了!

也许你会反驳说:“可是莫扎特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啊!”

那你可就想简单了!莫扎特的父亲也是一位音乐家,莫扎特家中还有哥哥姐姐,其父亲一直在对孩子们进行音乐训练。而莫扎特无疑是幸运的,莫扎特的父亲在训练哥哥姐姐后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在了年仅3岁的莫扎特身上,这才使其拥有了完美音高。

所以,你现在还觉得莫扎特是天才吗?

正如《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指出:人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接近一万小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

也许看到这里,你还会不服气的说:“可是,我也练习过XX一万小时了,为什么我没成为天才或高手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下,大多数人对刻意练习的误会。

二、大多数人,都对刻意练习存在这2个误解

1. 认为刻意练习就是练满一万小时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很多人就因此认为,任何一个人,只要把一件事做满了1万小时,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比如,有的人打游戏打了十几、二十年,他成为游戏高手了吗?有的人种了一辈子的地,他成为水稻大王了吗?还有的人炒了一辈子的菜,他成为世界名厨了吗?

在化学领域有这样一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其实,练习也是如此,抛开质量谈时间都是瞎扯淡。如果只是不断的重复1万小时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高手,那简直是掉块砖头下来都能砸死10个高手了!

2. 认为天才是不需要刻意练习的

很多人觉得,天才就是天生的,别人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他们轻轻松松就能做到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即便是天才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王安石的作品《伤仲永》,说的就是一个原本非常有天赋的神童因没有得到学习与练习的机会,慢慢变成普通人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更是屡见不鲜,比如:很多原本有天赋的孩子,在家长错误的教导下,反而变得不如普通孩子了。

而同样被成为天才的钢琴家朗朗,其父母在朗朗很小的时候就被逼着学钢琴了,以至于罗振宇甚至调侃朗朗说:“几乎所有著名的器乐家,童年时都有一个跟在后面逼迫他们的父母。”

是的,外人所看不到的天才背后,往往是天赋加刻意练习。如果有天赋却没有后续的刻意练习,那么天赋也终将只是“昙花一现”,随后就是“泯然众人矣”了!

三、刻意练习该如何操作,才能快速成为高手

1.刻意练习要选定有效的目标

几乎所有人在练习一个事物时,都会设定目标,原因很简单,它可以让我们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的目标都设置错了,跟着这样的目标走,只会让你事倍功半。常见的目标设定就是以时间为单位,比如,今天要练两个小时吉他,每天要弹半小时钢琴...

想要靠着这种重复性的训练提高水平实在是太难了!这种看起来努力但实际成长甚微的练习方式,即便练得再辛苦,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正如《刻意练习》一书中指出的那样: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真正有效的目标是先将大目标拆分为可操作的小目标,然后一个一个攻克小目标。比如,想要成为自媒体的高手,刻意练习的做法是将自媒体分成好几个部分:文案、运营方法、用户画像,然后一个一个攻克。

2.刻意练习要保持专注

我在学车的时候,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教练同样的教导方式下,有的人学得特别快,而有的人学得特别慢。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每个人的智商都不相同,但后来才想明白,其实是因为每个人专注程度不一样。

学车快的人在学车时是非常认真的,不仅在自己练习时特别专注,而且在别人练车时,也会跟着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而相反的,学得慢的人呢?在教练讲解时玩手机,在别人练习时玩手机,甚至有人在自己练车时都不安逸,时不时跟车上的人一起聊天,这样的练车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作者艾利克森认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来学习,比起在更长的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

所以,如果你想要快速成为某一领域的高手,就不要在练习时玩小聪明了,专注一点吧!结果不会陪你演习的!

3.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

大家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下了很多年的棋,仍然是臭棋篓子;玩了很久的游戏,仍然是菜鸡一个;做了很久的自媒体,阅读量依然低到可怜...

为什么他们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却进步如此之小?

因为他们没有人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练习出了问题,以至于一直在重复同样的错误,却毫不自知。

而刻意练习是包含有效反馈的,有效反馈就是能让你发现当下的练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变,要如何改进。

比如,作为一位自媒体人,当你发现数据不对的时候,应该等下来分析是哪里出了问题,是选题不对还是标题不行,找到症结后进行优化调整,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4.刻意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诺埃尔·蒂奇把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层次划分为3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舒适区:就是待在这里很舒服、很安逸的区域。比如,作为一名吉他新手,弹几个简单的和弦便是它的舒适区。但如果长期待在舒适区,那么进步一定是缓慢的。

学习区:学习区与舒适区接壤,是舒适区之外一点的地方,在这个区别内有熟悉的事物、也有陌生的事物。

恐慌区:恐慌区就好比我们来到了外星球,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此,这个领域常常让人感到恐慌。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想要不断的进步,最好就是一直待在学习区。

但可惜的是,“练习要走出舒适区”是很多人忽视的问题,甚至连要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未能幸免,他下了30多年的国际象棋,棋艺只能算得上中等水平,其原因就在于富兰克林从来没有尝试着逼一逼自己,走出舒适区试试。

总结一下,刻意练习包含四个要素:1.选定有效的目标;2.要保持专注;3.包含反馈;4.要走出舒适区。

最后,祝你我都能成为刻意练习的高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晚上发生的事作文500 和狗玩耍的作文 朋友为话题的作文 答案在风中飘荡 作文 三年级写花的作文 泡豆子作文3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作文 描写春节的作文600字 作文大全动物 人生的第一次作文 我的家乡在安徽作文 以跟风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梅的作文 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作文 什么是作文题记 我要改变作文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400 高考作文名言 江南水乡作文400字 七百字的作文 母爱感动了我作文 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英语作文 我的足球梦作文 会说话的什么作文400字 作文温暖500字左右 奋斗的幸福作文 评价诸葛亮300字作文 照片的作文200字 有题记的中考满分作文 五年级描写景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