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北太平庄街道:党建引领做好民生大文章

2020-11-26 12:05:01
相关推荐

深秋的转河越发的色彩斑斓,微微泛黄的垂柳随风摇曳,岸边的爬山虎红的热烈,银色的栅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走进转河边,道路两边的盎然生机让人心旷神怡。新建的口袋公园取代了之前的违建,花草树木错落有致,靓丽风景点亮了河边,不时有老人带着孩子在河边驻足。“乱搭乱建不见了,环境变好了,也不堵车了,看着真舒心。”老人惊叹道。

近年来,北太平庄街道积极探索高效率城市治理的新路径,坚持以“疏整促”为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大党建”统领下的“大城管”工作格局。街道不断完善服务职能,在服务民生上下功夫,地区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违建成群到生态景观长廊

“以前这边挺乱的,30多年前是块三角地,还都是平房,甚至是土路,一到下雨就没法走;后来摆摊卖东西的占道经营、违法建筑、乱停乱放,使得原本环境清幽的小巷子变得乱哄哄的,住在周边真是挺愁人的。”北太平庄街道红联村社区的崔女士提起以往的转河,一肚子苦水,这样的情景在2014年成为历史。

转河紧邻北二环,东起新街口外大街、西至城铁13号线,长约2公里。2014年底,北太平庄街道启动了转河北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造棚户区、拆除违法建设,建设街心公园。历时三年于2017年9月底,建成了转河北岸区域1.5公里长、1.2万平方米的绿色长廊。新建成的绿色长廊,有水有树有绿荫,为周边六、七个社区5万多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好去处,同时也成为北太平庄地区一张值得骄傲的生态名片。

如今,再次走进转河北侧路,带给行人的感觉跟崔女士描述的以往情景大相径庭。原来密密麻麻的架空线已入地;坑坑洼洼的路面被沥青路替代;人车分离,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之间安装了隔离护栏;道路由双向行驶改为单行,避免了车流“对冲”。“改变还不止这些呢,街道为了满足我们晚上遛弯儿的需要,新增了景观灯柱和座椅,累了可以坐下来跟邻居聊聊天,体息一会。一到晚上特别热闹,不再是人见人躲绕着走的转河边了。”崔女士兴奋地说。

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浩说:“街道一直存在人均绿化面积少、景观单一的问题。近年来,街道通过拆除违建、棚户区改造、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为城市做‘减法’;通过新建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多功能生态景观为城市做‘加法’,不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增强居民的‘绿色获得感’。”三年来,街道新增、改造31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新增近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占街道总绿化面积的50%。

从群租成风到5G智慧社区

志强北园小区是我区老旧小区典型代表,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近年来,在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老旧小区治理方式,实现了老旧小区“安全有防范、绿化有维护、卫生有保洁、车辆有管理”的“四有”目标。

“以前地下一层、二层共2000多平方米的地下空间被打出280间隔断,住了大约600人。最小的隔间刚能放下一张床,楼道窄、杂物乱堆乱放、私拉电线,甚至有大半夜不睡觉的,有喝酒闹事儿的,啥情况都有。”住在志强北园小区的伊先生提起当时的群租情况还记忆犹新。

2015年10月,北太平庄街道启动了志强北园小区地下室综合整治工作,于2016年5月整治完成。整治后的地下空间焕然一新,建设成集教育、培训、健身为一体的活动中心。“活动中心现有25间绘画、才艺、音乐和手工等培训教室,还有1个健身中心和1个室内游泳池,居民不出社区就享受到各种艺术活动。此外,地下空间设计严格按照消防等要求,配备了消防栓,安装了烟感报警器。”志强北园社区党委书记刘庆红说。

“整治后的活动中心太好了,各种培训班都有,比外边便宜,离家近还方便。孩子在地下一层上课,家长在楼下锻炼身体,等待时间也不浪费。”伊先生对现在的小区竖起了大拇指。

对于在此居住了31年的靳颖而言,活动中心只是社区的一项福利。2019年,北太平庄街道对社区原有的网络体系、设备及平台进行了5G升级。小区构建起“门禁+视频联动+智能管理”的立体安全防控体系。“住宅楼以前是开放的,张贴小广告的、发传单的随便出入,影响居民生活;现在通过智慧门禁系统,实现刷脸进门,外人进不来,安全性提高了。有时买菜回来,腾不出手找门禁卡,也可刷脸进门,非常方便。”靳颖说。

对老人而言,能吃上可口的热乎饭菜是令人向往的事。志强北园小区积极推进托老所建设,将作为旅馆出租的楼房回收,建设养老驿站,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老年餐桌、家政服务和送餐上门等服务项目。“平时孩子不在家,来这儿吃饭既方便又便宜,荤素搭配有营养,还能少油少盐合理饮食。”在驿站吃饭的黄先生开心地说。

据介绍,北太平庄街道以党建创新带动社区治理模式升级,形成“四圆向心”社区治理模式,着力解决事关居民“四心”问题,做到居住环境更加“舒心”、社区服务更加“贴心”、社区治安更加“安心”,精神生活更加“开心”。此外,为了强化党建引领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参与社会治理工作,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发动和引领业主,依法依规成立了北京市首批、海淀区首个老旧小区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党支部,搭建起问题共商、困难互帮、利益协调、共促共建平台,为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再添丰富内涵。

从百米堵车一小时到一分钟通行

原来的罗庄中路,由于临近高校,附近居民区密集,沿线经营店面及开墙破洞商户密布,形成了一个“小商圈”。“每到夏季,这儿就自发地形成烧烤大排档聚集区,住在附近一到晚上都不敢开窗户,烧烤味能飘很远。烧烤摊摆在路边,吃饭的人占用了罗庄中路,行人只能占机动车道。”家住罗庄东里社区的李学志回忆说。

曾经被定为全市夏季大排档空气污染重点区域的罗庄中路,经过街道的整治提升,拆除8处350平方米违法建设,封堵35处“开墙打洞”,整理580平方米绿化用地,栽植54棵乔木、96株灌木和252平方米草皮和花卉,让原本脏乱的道路变得整齐干净。

“太月园中街有个教辅中心,工作日早晨经常有大巴车经过。以前每到早晚高峰,150米的道路经常堵40分钟,严重时能堵1小时,T字型路口是4个小区必经之路,想出的出不去,想进的进不来。”提起罗庄中路以前的交通状况,卢少红一肚子苦水。

2017年,北太平庄街道联合地区交通队,在罗庄中路率先试点建设交通微循环,施划道路标线,安装机动车分道护栏和禁止停车标志等,合理分担交通流量、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速度。“近几年再没堵过车,不到一分钟就能走到知春路上,路不堵了,居民的心也顺了。”卢少红说。如今的罗庄中路,脏乱景象不见了,摆摊占道的没有了,行人车辆各行其道,整齐有序、绿意盎然的街面环境令人心情舒畅。

据介绍,北太平庄街道在路况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了路侧停车位,按照房产证、户口本、行驶本、驾驶本和身份证“五证优先”的原则,为附近居民分配停车位,缓解周边社居民停车难题。

北太平庄街道自1957年成立以来,地区城市、生活、安全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度和2018年度,连续两年在全区建成区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比中排名第一。2019年1—8月,有6个月稳居建成区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比第一。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书记齐明军表示,街道将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再创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文化和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打造健康、平安、美丽新北太;进一步推进清朗有序、宜业宜居新型城区建设,为海淀新一轮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记者 李洪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 myweek英语作文5句话 关于植物的作文300字左右 国庆小记作文 游白帝城作文 c位现象作文 古筝考级作文 晚霞的作文300字 普通话作文 美丽花园的作文 学期计划作文 会动的植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400 寓言故事作文200 校园里的记忆作文 读西游记有感450字作文 小康社会作文 早春作文400字 欧阳修论作文翻译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课间趣事600字作文 爱国故事作文400字 总分总结构的写景作文 读着作文 写麻雀的作文400字 我的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重拾友谊作文600字 以排比句开头的作文 攻克难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