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找回被遗忘的传统民俗——端午香囊

2020-11-26 12:50:01
相关推荐

门插艾,粽飘香,又是一年端阳时

回家吃粽子已经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端午节习俗

但是,除了吃粽子

你是否记得有着极为深厚文化的端午香囊?

今天田野上就带您寻回传统端午节日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仪式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但时过境迁,说到端午的习俗,在大多数的印象里多是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之类。其实端午节延续至今,它传统节日的味道已经被人们慢慢淡去,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很有意思又充满情义的习俗——端午香囊。

自古我国便有佩戴香囊的习惯,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以示敬意。这里所说“衿缨”,就是装有香料编织的香囊。

在古代,香囊一般系于腰带上,或系于床帐和车辇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到:“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诗。说的是古代女子所经之处,有阵阵暗香随风飘来,而这香气的来源就是她们身上所佩戴的香囊。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它传承了上千年。而香囊,作为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也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凝结,它倾注和歌颂着世世代代的美好情感,承载着华夏神魂,系着浓浓情谊。

端午将至,也许你从未佩戴过香囊,也许你在端午佳节时却未曾见过香囊的踪影,也许端午香囊早已是被大众所遗忘的传统习俗。但只要你有一份充满爱的心,你可以为家人,爱人,朋友,自己……亲手缝一枚端午香囊,传承这古老的香囊情谊,生活里的温暖莫过于有值得留恋的事物和东西,而人与物之间最直接的联系,便是将它时时带在身旁。

端午配上一枚香囊

愿身体健康,四季平安

屈原的《离骚》云:“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在诗中用芷草、秋兰等香草,来突出、映衬着一种高雅不俗的情怀。

香囊的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是因多种香味浓烈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它的用途却不是寥寥几语说得清的,从最初的防虫防病,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到随身佩戴,行走坐卧,芳香浮动,再到更深层次的礼仪、身份象征,以及用来避邪、祈福,更有闲情高雅之人以香识人会友。

古人常以香囊相赠,以寄托彼此的情深意重。将香囊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既关怀贴心,又饱含着真诚的祝愿。当然这么美好的物件也可传情达意,赠予心仪之人,以表达爱慕之情。

翻开一层层厚重的香囊文化积淀,你会发现,香囊可以说是被遗忘的古典。而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血脉,虽然那香气,已是属于上千年的古代记忆。你可能不曾触摸过香囊的身影,但我只是看到有一个地方,它还在传递着过去的端午香粽文化,它就是将端午艾叶植入到峡江绣艺中的“牵花绣”——三峡·艾。

三峡·艾手绣诞生于峡江地区,将浓浓艾香装进每一枚端午香粽,一针一线,无不透露着最原始的端午香囊的魅力,也让“艾”意在这枚香囊里无限蔓延,只为表达美好的祝福。

这是一份充满“艾”意的香囊

也是不该被我们每个人遗忘的粽子情怀

它古老,而又芬芳

是重拾传统端午节的仪式感

延续那上千年的期许

在三峡·艾

带你寻回传统香囊文化技艺

从未忘却

来源 | 湖北田野上 整理发布

本期图片 | 网络 编辑 | 田野上涂穆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9-28 04:57咪咪乃不揉无从所知之物[宁夏网友]IP:3391946907
    找回被遗忘的传统民俗——端午香囊
    顶1踩0
  2. 2021-03-25 17:52☆未L◆[甘肃省网友]IP:3389525101
    真的是太有意义了,端午香囊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希望能够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传承。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童年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400字 北京故宫作文 给闺蜜的小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写人500字作文 读书作文400字 成长类的作文 过年作文300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抗美援朝作文 满分作文800 幸福作文400字 关于爱情的作文 难忘的经历 作文 五年级上册的作文 喜欢的食物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 做好自己作文 饺子英语作文 牵牛花作文 春天作文500字 我的书包作文 好的作文素材 路600字作文 追赶作文 二年级作文200字 看日出作文 坚持的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