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滕王阁序》中的滕王到底是谁 他的故事 比王勃这文章还要精彩

2020-11-26 14:50:02
相关推荐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重九,滕王阁上欢声遍起,一派兴荣。

而无论是在人群中穿梭的青年才俊,还是在桌边塞诗斗酒的老者,都很少去想,这时的浮华彩藻、朱栏玉槛,是否与往日有些不同。实际上,王勃在探亲途中所至的滕王阁,其实早已不是当初的滕王阁。这年的滕王阁,已经经历了洪州都督阎某的重修。

历史上,总共出现过三座“滕王阁”。最出名的一座,便是王勃所去的江西南昌滕王阁。而另两座,一座在山东滕州,一座在四川阆中。

处在三地而同名,这并非巧合。其实,这三座楼阁都与被人忽视的滕王有关。

滕王,即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婴。贞观四年(630),已经做了五年太上皇的李渊和柳宝林生下了这个儿子。那年,李渊已经六十多岁,李世民也过了而立之年,就连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都十一岁了。

李元婴虽然来得晚了些,但他的日子非常优裕,在宫中也受到了比较良好的艺术熏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小弟弟,唐太宗李世民还是给予了很多关照。幼小的李元婴养成了奢靡、骄纵的习气。

贞观十三年(639),李元婴被封为滕王,食禄山东滕州。两年后,李世民又赐他八百户,封李元婴为金州刺史。贞观二十三年(649),李元婴又“加实封满千户”。

同父所生,骨肉相亲。李元婴虽不能威胁到李世民,但也不能让他无所事事。滕州成为李世民给自己小弟弟的第一个人生舞台。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李元婴到了自己的封地,从小富养带来的毛病慢慢暴露出来。

李元婴一到滕州,便挥金如土,筑起高楼华宇,供自己享乐。

当初,唐太宗李世民对弟弟的行为充耳不闻,睁只眼闭只眼。而唐高宗李治上来后,常常会听到伯父举止放荡、行为不端的闲言碎语。

这样下去显然不行。唐高宗特意写信告诫李元婴:“朕以王骨肉至亲,不能致王于法,令与王下上考,以愧王心。人之有过,贵在能改,国有宪章,私恩难再。兴言及此,惭叹盈怀。”信不长,不但把李元婴不当的言行写得明明白白,还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要知礼守法,像个样子。然而李元婴并未就此收手,他依旧在自己的滕王阁里夜夜笙歌。

不得已,高宗李治把李元婴贬到苏州做刺史。没过多长时间,又将他调任为洪州都督。

离开滕州,李元婴对自己过去的生活念念不忘,又在赣江边上修建一座滕王阁。

浪费资材、又建高楼。唐高宗苦口婆心地劝诫,打了水漂。之后,李元婴又“数犯宪章,削邑户及亲事帐内之半,于滁州安置。”

遇到这样一个不争气的长辈,李治心里虽然不舒服,但始终摆脱不了情分的牵绊。不久,李元婴被擢升为寿州刺史,之后又调任隆州刺史。

隆州,即今天的四川阆中。在这里,李元婴亲自规划、大兴土木,行宫“隆苑” 拔地而起。为了避讳,李元婴取“阆苑仙葩”中的“阆苑”作为行宫的新称号。又一座“滕王阁”屹立在阆中,李元婴喜欢修建享乐场所的习惯丝毫没有改变。

文明元年(684),这位风流王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或许他牵念着自己修建的三座滕王阁,但时光冰冷地走着,他不可能把那里的一砖一瓦带到另一个世界。无论是滕州的滕王阁,还是阆中的滕王阁,都会在岁月的烟尘之中渐渐残破。

尽管在阆中滕王阁,杜甫留下了《滕王亭子》和《玉台观》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却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闻名于世。

在王勃的笔下,滕王阁雕梁画栋、珠帘漫卷、水天一色。王勃心意飞扬,滕王阁成为他的精神高地。

他怎么会过多留意滕王李元婴呢?

作为李唐风流王爷的代表,李元婴是一个“扶不上墙的阿斗”。

滕王阁因文而名,王勃让江西滕王阁名声飞扬。相比较而言,滕州和阆中的滕王阁显得黯然失色。

在从前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求必须背诵《滕王阁序》,学生们仰望王勃的文采才情。而没有谁会在意滕王阁的修建者李元婴。

滕王、滕王阁、王勃。当不同的元素关联在一起的时候,大唐滕王的荒诞,诗人王勃的失意,孤立无语的滕王阁等等,都会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前行作文600字 向往的生活作文 关于奉献的作文 雪作文300字 冬天作文500字 初春的作文 春节作文的开头 奋斗作文800 乡村景色作文 说明文作文400字 积极向上的作文 真情流露作文 英语作文30字 杭州西湖 作文 梧桐树 作文 黄鹤楼作文 礼物作文400字 腊梅作文 醒来 作文 碰撞作文 旅行作文600字 写人叙事作文 青春作文500字 描写妈妈的作文 植物作文400字 关于想象的作文 游乐场的作文 人工智能作文 二年级作文题目 第一次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