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趣谈:叶永烈的“细节”所思(原创文章)

2020-11-27 00:50:01
相关推荐

作者|程传衡

叶先生有言:细节是作品的“肉”,我爱捕捉细节。誉为“旧闻记者”的叶先生,是现代文坛上一面光彩光夺目、迎风招展的旗帜。他在一本书里说:细心的影响无法估量,我原本粗心大意,是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我养成了凡事须特別注重细节的习惯。

码字砖的层叠、交错、契合及形态美的融合,都离不开细节的营造。名扬天下,传颂千古的美文、名句、名篇和绝唱,给人以“落霞秋水”的欣赏;“日暮乡关”的感受;“海市蜃楼”的惊艳与“先忧后乐”的领悟,无不是细节之瑰丽,也无不是细节的灵魂。

细心使文字工作受益无穷。有次,叶先生去广州出差,珠江电影厂向他讨要几年前发表的小说资料。他打电话到上海告知妻子,夫人按照他的提示,很快就在XX柜XX号的卷夹中找到,以快递寄往广州。叶先生对 “细心、耐心、精心”这 三“心”高照深有感触。他说,一丝不苟,以工匠精神写文章,就是成功的秘诀。

叶先生在采写陈独秀秘书郑超麟老先生时,老先生告诉他:“陈独秀讲一口安庆话,习惯动作是用手拍脑门,喜穿长袍、马褂,帽子不常戴,难得穿西装。烟瘾重,但不抽香烟,而抽雪茄。文章写得快,但口才并不好,……”。老先生谈毕笑道:“从未有人向我问这些问题”。叶永烈心头暗喜,这些细节太珍贵了,陈独秀是个大家,很多人去写,但不一定注意这些细微。要勾画陈独秀的形象,这生活的细枝末节可正是我点睛之笔。他在釆写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铜像时,“捕捉”到一个细节:众多参观者争着与哈佛铜像合影,并用手摸一下他的左脚,无论是老者还是年轻人,都希冀子孙或自己能够进入哈佛大学这道门槛。原来哈佛大学那无穷魅力,尽在铜像的左脚。于是参观者争着抚摸铜像的细节,成了他写好这篇文章的要素之一。

叶先生的作品,可读、耐读、也可信,其文字的优美与惊艳,常给人以极大的获得感。每每读之,都有一种哲学思考与心灵的慰藉。有时掩卷沉思,不免惊叹,啊,原来是这样呀!

叶先生谈细节使我颇受教益。我以为写文章细节不只是“肉”,还是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我常写一些“豆腐干”短文,百发难得一中。细细思量是没有注重细节,做事光靠努力是不夠的。如农民种瓜,忽略了整理藤蔓细节,就很难有好的收成。后来在退稿中挑出几篇,从标题、导语上仔细推敲。原标题冗长平乏的“评介明代哲学家吴廷翰主要哲学思想”一文,改为“明月不曾沉碧海”投了出去,不到20天,就被安徽大学学报刊出。再如“巷窄天宽——文明院参观散记”“不愿走”与“不敢走”“有常与无常”“内助与惧内”“鸣金道平安”“舟桥效应”等篇,从细节上反复营造,没几天也都被釆用。而另一篇“标题导语犹如衣之领肩”,还被《安徽日报》作为通讯员写稿心得刊发。

“细节成就完美”“机会遍布于细节之中”,可谓至理名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游戏的作文 作业作文 文化的作文 假如 作文 假如 作文 假如 作文 公园的作文 250作文 作文小狗 让的作文 一起作文 《过年》作文 150作文 自然 作文 玩 作文 作文 母亲 作文母亲 作文想象作文 作文感恩 爸爸的作文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