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么多年 林徽因被造过的谣(上)

2020-11-27 01:00:01
相关推荐

林徽因

林徽因,一个被过度消费的女子。

在网上搜“林徽因传”,能找到大约数十位作家写的数十本“林徽因传”。

市面上常见的部分“林徽因传”

除了极个别客观之作外,大部分打着“传记”幌子的抒情散文,堆砌着一堆诸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时光无言自歌挽”、“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不离不弃且行且珍惜”、“不慌不忙的坚强”、“一树花开四月天”的空洞词藻,无病呻吟,熬着一锅又一锅华丽的鸡汤。

他们笔下的林徽因,他们全书的主题,几乎都是这样的——

“她让风流才子徐志摩在康桥上只影徘徊,失魂落魄;让建筑学家梁思成浓情蜜意呵护了一生,至死不渝;更让学界泰斗金岳霖默默爱了一生,终身未娶。”

啧啧啧。

他们淡化林徽因一生真正值得为人所敬重的成就,淡化林徽因一生的坎坷苦难,用他们的矫情视角,千篇一律地将林徽因刻画成一个众星捧月、明媚中带点忧伤的“文青”形象。

总之,这样的林徽因,风靡一时,成了许多“明媚又忧伤”、“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追逐的对象。不过,对林徽因的误解却绝不止于此——不知从何时起,被“众多才子深爱”的林徽因,竟成了绿茶婊?竟成了绿茶鼻祖?

今天这篇文章,笔者要写一写这么多年里,林徽因被造过的谣。

林徽因与梁思成相恋过?

并没有!

所谓“伦敦邂逅”、“康桥绝恋”都是这些明媚又忧伤的作家捏造出来的。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前往欧洲。林徽因在伦敦认识了父亲的朋友徐志摩,相熟相知之后,徐志摩确实爱上了林徽因——然而,这只是徐志摩的一厢情愿。

徐志摩

林徽因曾冷静地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林徽因的挚友费慰梅曾提及——

“在多年以后听她(林徽因)谈到徐志摩,我注意到她的记忆总是和文学大师们联系在一起——雪莱、济慈、拜伦、曼斯菲尔德……在我看来,在他的挚爱中他可能承担了教师和指导者的角色,把她导入英国诗歌和戏剧的世界,以及那些把自己也同时迷住的新的美、新的理想、新的感受。”

16岁的林徽因,对一切充满好奇,她听徐志摩讲文学,讲诗歌,讲戏剧,讲艺术,讲美,讲自由——吸引她的,始终是这些。

出身名门的林徽因,从小在传统的伦理教育中长大,而她的童年,也始终与父母感情不和的阴影相伴。无论如何,她高傲的性情、她的生活阅历、她的理性都不会允许她去做破坏他人家庭、有悖于传统和家庭名望的事情。

若非如此坦荡,林徽因、梁思成又如何能与徐志摩在后来的数十年里,保持着挚友的关系呢?

事实上,林徽因此次欧洲之行最大的收获,恐怕才不是什么“康桥绝恋”——林徽因在伦敦的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正是在与这位建筑师的交谈中,林徽因明白了何为建筑学,明白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明白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

也正是在这里,林徽因萌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愿望。要知道,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先生,也正是在后来听了林徽因的介绍之后,才决定走上建筑学的道路,这才有了后来的一对建筑学大师。

“为什么是我?”“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

婚前——梁思成:“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不了解内情的人听了可能能立马脑补一出大戏:三个男人众星捧月般地,同时追求着林徽因,最终梁思成抱得美人归,内心惶惶不解的梁思成发出此问。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这段对话从未有任何历史实证,其实是来源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台词。

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剧照

其次,为什么这段对话不可能发生呢?

1921年秋,林长民的欧洲考察结束,林徽因随父归国。不久之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在父辈的介绍下相识、相爱,陷入热恋。

1922年8月,徐志摩返华。重逢后的徐志摩或许心有不甘,或许仍旧痛苦,却从未听得其对林徽因有何死缠烂打之事,恰恰相反,他们保持了友好的关系,甚至在1924年共同参与了泰戈尔访华之事。

1923年,梁思成发生车祸。林徽因对男友关怀备至,时时前来探望,甚至惹得梁思成的母亲心生不满,责怪林徽因不庄重。

1924年6月,20岁的林徽因和23岁的梁思成,动身前往美国求学,他们打算选择的专业,便是二人后来毕生为之奋斗的建筑学。

依照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的遵循,他二人直到1927年在美国完成学业之后才订婚、结婚。在他们远赴重洋求学期间,思成的母亲因病逝世,徽因的父亲中流弹而亡。在异国他乡,他们彼此安慰,互相支持着,面对着人生的重大打击。

对了,在这期间,徐志摩爱上了好友的妻子陆小曼,并且不顾重重反对与陆小曼结了婚。至于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二人真正与老金成为挚友、成为邻居,那是在他们回国以后。

所以,到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之际,他二人已相恋相爱六余年,至于徐志摩之事早都是陈年旧事了,梁思成有什么必要和立场问这样一句话呢?而且,梁思成先生为人,忠厚务实,这等言情小说式的对话,先生只怕是绝不会讲。

群发电报事件

这一传言有多扯呢?

这桩事出自上海文人陈巨来写的《安持人物索忆》中的陆小曼一章。笔者在这里将这一章中有关林徽因的文字一一摘录如下:

小曼云:据志摩与之结婚后告以云,他在美国哈佛大学时,与适之为最好同学,比他晚二班中有一女同学即林长民之女,与之最知己,奈徐已从小即与张幼仪结婚了。回国后发觉张氏与其父有苟且不端行为,故毅然与之离婚了(后张幼仪即居徐父处.认为义父,申如且出资开上海女子银行,张为经理也),离张后即致电美国林女处,告以此事,徽露求婚之意。

徐志摩于1918年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后来,他发现自己对经济学、金融债券学等毫无兴趣,却喜欢研读西方文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著作。他因崇拜英国哲学家、剑桥大学教授罗素于1920年来到英国,并在这里认识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二人。至此时,林徽因才16岁,何曾去过美国?何曾成了徐志摩“晚二班的女同学”了?

徐志摩辗转来到伦敦,张幼仪携幼子千里迢迢来伦敦相伴,何来“回国发觉张氏与其父苟且不端”之说?1922年2月张幼仪在柏林生下次子,3月,张幼仪与徐志摩经吴经熊、金岳霖作证,正式离婚。这时的林徽因,与父亲自欧洲返回中国不足一年,刚刚开始她与梁思成的恋爱,试问徐志摩致电美国哪个林女处?

张幼仪与徐志摩

不久,林女突来一电,内容云:独处国外生活苦闷,希望你能写一电对吾多多有以安慰,使吾略得温暖暖云云。志摩得电后.大喜欲狂,即写了一长电,情意缠绵,以谓可得美人人青睐了。次日即亲至电报局发电,哪知收电报之人忽笑谓志摩云:“先生,吾今天已同时收到了发给这位黛微丝的电稿四份了,你已是第五个了呀!”志摩不怿云:“你不要胡说,这女士只有本人一个朋友呀。”这收发员遂立即出示其他四人电文示之。志摩一看,天啊,都是留美的四个老同学也(小曼说时只记得一人为张似旭,余三人已忘了),志摩气极了,即持了林之来电去询张似旭,你为何也去电的,当时张还以为志摩得了风闻,故意去冒他的,坚不承认。志摩乃出林电示之,张似旭大忿,亦出原电示之,一字未易也。于是二人同去其他三人处询问,都是初不认承,及出电互相同观,竟是一个稿子也,五人大怒,遂共同签名去一电大骂之,与之绝交了。志摩那时始一意追求小曼,而成夫妇者。

且不论这段文字是如何连林徽因的英文名字都搞不清楚(其英文名实为Phyllis Lin),既然此五人如作者所言看穿林之为人与之绝交,为何后来林徽因夫妇归国后,徐志摩又与他们相交甚密、时常出现在梁家呢?

事实上,林徽因留学期间,确实给徐志摩等朋友们写过信,却非出于挑逗戏谑,而是出于对动荡时局的不安,对亲友的挂念,对祖国的思念,她写道——

……我的朋友,我不要求你做别的什么,只求你给我个信,单说一声你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安……

至于林志摩收到此信后是否精神恍惚、大喜欲狂,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林徽因绝非那等轻浮浅薄之辈。

林徽因后来曾分析自己说:“我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这才是林徽因。

后二年林女回国了,志摩特地带了小曼往访之。小曼告余云:其貌之美而大方,堪称第一云云。余问名叫什么,小曼云:只知为英文名黛微丝林也。后她去北京住西山别墅中,追求者美国同学之多,不可胜计,她又发奇想天开,一日告许多追求者云:“你们都爱吾,吾要考考你们,现在想吃东安市场某大水果铺中的烟台苹果,你们不准坐汽车去买,要各人各走去买,哪个第一个买到送到,就算你们真正能对吾有真心爱吾了。”这许多呆子一声得令,纷纷往山下而去,内中一人即梁思成也,他借了一乘自行车飞奔而去第一个买得,又拼命飞奔回西山,不料一不小心被汽车撞跌在地,把脚骨折损了,忍痛第一个完成使命,但益受伤,入医院医治,愈后,变了一足微拐了,林感其诚,遂与结婚了,结婚不久忧郁而成肺病了。

这段文字读来,实在令人喷饭!

林女回国之时,已与梁思成在加拿大完婚,而后二人共游欧洲考察建筑,而后回国。林徽因便是再美,已经是梁太太了,怎么还有追上门的不可胜计的追求者呢?且以林徽因之性情之格局,哪里瞧得上这戏耍众多追求者之事呢?

再者,梁思成夫妇回国后,先在东北大学任教,后回到北京。工作安定后,他们在靠近东城墙的北总布胡同租了一个四合院,金岳霖是他们的邻居。

至于所谓“香山别墅”,那是在1931年夏,梁思成送林徽因到香山养病,这时候,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已经两岁了,陈巨来所说的呆子梁思成,早都是林徽因女儿的父亲了。

至于文中所述梁思成之车祸,实际上发生在1923年5月7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出国之前,并且才不是为买烟台苹果博美人一笑之故。真实的缘故是,这一日梁思成与弟弟梁思永,自家中出发,骑着摩托车打算去长安街参加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这一日是袁世凯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国耻纪念日),不料却在南长街口,被一辆汽车所撞。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她与适之原为至友,遂时时透露思念志摩之意,适之乃致电志摩,只嘱其有事请至北大一谈。志摩至京后,适之始告以原委,时梁思成亦在北大为教授,深知其妻非志摩安慰不易病愈,遂请志摩离其家中,并诚意告之。老同学了,但求朝夕相见,使她稍得安慰,希望其病早痊耳。一日,梁去北大上课时,林女与志摩痛哭而谈云:在美时早已愿结为夫妇,其后五个电报,只对你一人真心者,其他四人均有意戏谑,用以取笑者,不图弄假成真,以致遭君所弃,现已方属梁氏,悔恨何及,但愿朝夕见面,聊慰聊慰而已矣。

梁思成何时在北大当过教授?林徽因的肺病原因自小体弱,且在东北工作期间气候不适,几时是因徐志摩而生?既嫁梁氏如此悔恨,又何来二人伉俪情深?何来中国建筑学界的一段佳话?

志摩以告适之,适之遂建议来北大作教授,以达伊人愿望。志摩因决定以小曼重托瑞午,辞光华大学而北上了。仍居梁氏楼下者。第二年暑假返上海家中,未及半月,又接得梁思成急电云:林氏肺疾大吐血不止,已入协和医院了,希望即来安慰之。志摩当日即买了火车票,预备晚车北上矣,在回家途中遇一航空公司友人云:中午有一飞机专送邮件者可搭乘一人飞京,志摩遂又退了票,改搭该机了。孰料当时航空驾驶员尚未熟练飞行技术,飞至山东时,忽机身出障碍,性急惶惶中触及山头,驾驶员与志摩同罹此难了。当时瑞午至山东收尸,回申云:此状之惨,不堪言云。故小曼云:志摩之死,死于林、死于情者也。

说来可笑,徐志摩留陆小曼在上海,北上至京,何曾是为了林徽因百般哀求的缘故?

当初,他视陆小曼为“他一生的成绩和归宿”,不顾外界阻挠要与陆小曼在一起,答应婚后不再用取父亲一分钱。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未如他所愿那般甜美——生活中的陆小曼爱排场,喜交际。不断翻新的发型、服饰、鞋帽,影剧院,夜总会,赌场,聚会,鸦片……这一切都使她沉迷,她花钱如流水、令徐志摩苦不堪言;她日复一日地过着天快亮才归来睡至下午三四点才起、梳洗进餐转眼间又出门的生活。

徐志摩反省自己:“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到了枯窘的深处。跟着,诗的产量也尽向瘦小里耗……”徐志摩离开上海,寄居北京,为的其实是逃离那种销筋蚀骨的生活。徐志摩甚至多次劝告、恳求陆小曼来北京,然而陆小曼始终不听。

陆小曼

为了养活陆小曼,徐志摩如陀螺般不停旋转——在北京三所大学兼课,课余写诗作文,甚至在熟人间做房屋买卖的中介。徐志摩吃、住在好友胡适的家里。夏天只有一件白大褂,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做……即便如此,依然入不敷出。

徐志摩长期奔波于京、沪之间,仅在1931年上半年,就往返北京、上海八次。早在徐志摩飞机失事之前,他便已通过朋友的关系多次免费搭乘南京飞北平的邮政班机,一来为省钱,而来为省时间。不过,时间上不能凭自己安排,完全得随着航空公司走。

至于徐志摩是为林徽因生病而匆忙回京纯属胡说八道,事实上,徐志摩出事那日——1931年11月19日晚上,林徽因在协和礼堂做一场名为《中国的宫室建筑艺术》的演讲。

因此便有另一种传言称徐志摩是为赶上林徽因的演讲而匆忙回京。上文便已言及邮政班机的飞机不能凭己安排,并且常常变动,若徐志摩果是为此,那他应是提前计划提前抵京才是啊。

其实徐志摩在此次前往上海前便已对朋友们说明自己“这边还有课,顶多一个礼拜就回来了”。徐志摩于11月11日自北京乘飞机经南京前往上海,11月19日返回,原是情理之中。

再者,文中既言徐志摩是“暑假返上海家中,未及半月”便收到梁思成来电,急忙赶回北京,怎得徐志摩是明明白白地死于11月呢?

说了这么多,可见这本书中所述林徽因之事,人物、时间、事件,几乎全部风马牛不相及,诸君全当作一乐吧。

以上便是关于林徽因的谣言的上半部分,至于还有一部分谣言,篇幅所限,我们在下篇文章里接着讨论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抓鱼作文 600字写人作文 游乐园的作文 馄饨作文 400字的作文四年级 过年回家作文 回家过年作文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