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忘初心求是创新 浙大国际联合学院赴贵州湄潭深山支教

2020-11-27 07:05:01
相关推荐

2018-07-06 18: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刘钟彦 范稳俨 欧阳轩

杭州与贵州虽相隔千里,但浙大与湄潭在抗战时期结下的缱绻深情在一代代浙大人之间传承。近日,“不忘初心,求是创新”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贵州湄潭支教分队一行17人,包括尼日利亚Jaafar博士生等,在刘兴高教授的带领下,从杭州出发,前往贵州,开始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行的目的地是湄潭县新南乡深山沟羊叉坳村流水二小(羊叉坳小学)。同时,结合浙大文军长征和湄潭的渊源,还进行了社会考察与红色寻根。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五六个小时的汽车、多次步行中转的长途跋涉之后,老师同学们一路奔波,于第二天中午抵达支教目的地地处湄潭县西南偏远地区、被群山环绕的深山沟中的新南乡羊叉坳村的流水二小。

支教团的到来受到了学校张校长和老师同学们的热情欢迎。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团员们顾不上一路奔波的劳累,马上投入了支教,正式开始给同学们上课。

为了这次支教,队员们可没少花心思。早在出发之前,大家就在思考:此行应该给山里的孩子们带去怎样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支教团每位成员都精心备课。

刘老师特地结合国学经典《论语》和先圣孔子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引导如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语文课,得到了学生们和学校校长的一致好评。

除了知识性的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地理课、历史课外,支教团还准备了丰富的其他课程,比如提高美学艺术修养的绘画课、书法课、乐理课、电影鉴赏课,提高动手能力的折纸课和运动能力的足球课,提高科学素养的天文课,提高救护能力的急救知识和心肺复苏培训等。在学习方式方法方面,支教团队员们纷纷支招,以“如何提高阅读兴趣”、“如何写好记叙文”、“浙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介绍”等为主题,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尽管此行支教时间不长,但有备而来的队员们为流水二小的学生们带来了多达30节的丰富课程,主题多样、内容精彩、视野开阔、生动有趣,受到孩子们的极大欢迎,来自尼日利亚的Jaafar博士生也为孩子们上了课。

此次实践活动也创造机会,让支教团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西部教育帮扶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据流水二小的校领导和教师介绍,在政府的支持下,流水二小的硬件设施与以前相比已经相对较为完备,校内设有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电脑教室等等,为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师资紧缺的问题依然存在,许多教师身兼数个年级或是数个科目的教学重任,很多课程无法很好地开展,让我们深深感到山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艰辛。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农村,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支教团队员们又分为四组,对家境各异的孩子进行家访。有的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也有孩子的父母均在家务农。虽然家庭条件有所不同,但遇到的所有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表示了对孩子学业和未来梦想的支持。

贵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穷”和“险”的代名词。支教团绝大部分同学第一次到达如此偏远、如此贫瘠的深山乡村学校。然而,在这短短几日的支教中,在这被重重山峦掩盖的小学里,在这所谓的贫瘠的土壤上,是孩子们一下课就包围队员们的热情,是上课时永远积极的举手,是明明只有一块钱的零花钱却依然想尽办法给队员们带礼物的感恩,是画纸上用蜡笔描绘的绮丽梦想……“我隐约间好像找到了一些我们在钢筋水泥中失去或是遗忘的东西,一些同我所带给他们的知识或是视野一样难能可贵的东西。”一名队员如是感叹道。

浙大支教实践团在新南乡支教的最后一天上午,队员们来到了乡镇中心的新南中学。新南中学于1993年建校,位于贵州南部的新南,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支教团受到了学校领导高鹏校长率领的全校师生的热情接待,高鹏校长在大课间期间带领支教团参观了校园,我们看到了学校朝气蓬勃、纪律严明的良好风貌。

在新南中学,高鹏校长主持召开一场多方座谈会,湄潭县人大副主任黄正义到会。浙大支教团与新南教育组、新南中学学校领导、新南中学的各班班长等学生代表与会。令我们激动的是,还见到了浙江大学19届研究生支教团。校领导讲述了浙大与湄潭的渊源——抗日战争时,浙大西迁于湄潭办学七年,恩情很深。他们非常感谢这些年来浙大对于湄潭的帮助和支持。冯校长说:“湄潭求是精神在发扬,感谢来到这里的青年学生,你们带给这里师生的影响很大。”他也用亲身经历传达了自己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刘教授回顾了浙大在湄潭的七年文军办学情谊,指出前来支教同学们的感人情怀和优秀之处,同时也称赞了新南学校老师们的爱岗敬业精神。“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发展,更是关乎一个民族的命运,正如浙大西迁湄潭办学一样,保留和培养了新中国发展的一片火种”,刘老师告诉同学们,并勉励大家,“路就在每个学子的脚下,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会上,学生们畅谈梦想,“我希望考上浙大”、“我有一个梦想,如何才能走得更远”……学生们的一个个问题,得到了浙大支教团的耐心解答。国际校区支教团领队与研究生支教团领队作为支教代表发言,寄予祝福,并捐赠了图书与文具用品。

“从国家层面来讲,教育的成功就是民族的成功。”高校长饱含深情地对新南中学的同学寄托了厚望,希望大家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希望学生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考上大学。同时,由于浙大与湄潭这方水土之间的不解情缘,浙大为湄潭学子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也成为了新南乡的孩子们走出去的桥梁。对于浙大的学子,县人大黄正义副主任也亲切寄语——进一步了解湄潭,了解西部,丰富人生经历,善于观察,善于总结,丰富自己的人生观。

中午,浙大支教实践团马不停蹄,赶往被群山环绕的深山沟中的新南乡羊叉坳村的流水二小,上完了最后一个下午的支教课。课程结束后,张校长率领全校师生,给浙大支教团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对浙大师生表示了感谢。

浙大支教团告别了新南乡,乘车前往湄潭,参观了湄潭文庙,即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虽然早在入学之初,学校就组织了所有同学前往校史馆了解了‘文军西征‘。然而,当我们的双脚真真正正地踏在这方土地上,看到曾经被用作教室的古庙建筑,触及或许是80年前开始斑驳的旧墙,读到和曾经的自己相差无几的苏步青之子苏德洋小时的日记,那些记忆开始发烫。”

在遵义,支教团走过几百级阶梯,用朝圣的心瞻仰了红军烈士陵园;在娄山关大捷遗址,感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万丈豪情;在遵义会议遗址以及纪念馆,回忆中国革命在危急关头,实事求是,纠正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十天,难忘的浙大国际联合学院贵州湄潭深山红色支教和文军西征寻根活动结束了。作为浙大国际联合学院的学子们,日后都将赴海外留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次实践寻根活动,对国际学院的学子们具有别样的意义——为了不忘本。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如今可以安稳生活顺利求学的背后,是无数工农红军的汗水和鲜血,是他们为国捐躯的无私,是他们舍己救国的凛然。未来学成的我们,必将不忘初心,传承奉献,更好地回报祖国,为国争光。我们应具有国际视野,我们更应具有家国情怀!”

此次湄潭支教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见到了“浙江精神”的力量,它贯穿始终,世代传衍,历久弥新。过去,它创造了文军西征的传奇;今天,它正续写新的发展篇章。“我们可以算是这个由今年的语文高考作文题带火的抽象词汇的定义者。八十年前的湄潭情缘,一直以来浙大师生与这方水土的情谊,都传递到了我们的手上。能够作为这支火炬的传递者之一,我们备感荣幸。我们相信,这份情缘将无止境地被传承,被发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中满分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 关于生活的作文 端午节的作文 奔跑作文 梗概作文 清明节作文 猫的作文 英语作文带翻译 过春节作文300字 写景抒情的作文 丢手绢作文 过年作文400字 春夏秋冬的作文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寒假生活英语作文 年夜饭作文600字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 团结就是力量作文 快乐的节日作文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 一路有你作文 环境保护作文 信念作文 母校作文 小说作文 快乐的作文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 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