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跟着习近平学马克思经典著作

2020-11-27 09:30:01
相关推荐

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多部马克思经典著作。他熟稔这些篇目,就像熟悉老朋友。

习近平“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据检索公开资料发现,从在陕北当知青,到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从梁家河窑洞灯光下读书,到中南海办公室藏书,40余年来,习近平的书单中,马克思经典著作始终是一个重要类别。

不止读,他还撰写学习体会并向干部推荐。

时光:从梁家河到中南海

2017年夏天,中央党校召开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座谈会上,作家曹谷溪提到一个细节。

“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每天他(习近平)都要读书到深夜。据我所知,上大学前,他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

雷平生,北京知青,梁家河插队时,曾与习近平住同一孔窑洞。接受《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采访组采访时,他介绍了习近平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不少故事。

“近平每次去‘五七’干校探亲或外出,总能带回来一些新书。有一次,他带回来厚厚一本郭大力和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躺在炕上专注地阅读。过后,他对我议论起这部著作。他谈了很多关于《资本论》不同版本沿革的知识,并说《资本论》的翻译版本研究很重要,他特别推崇郭大力和王亚南这个译本。”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近平在一个场合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讲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年在窑洞里近平学习辩证法的时候,也曾谈起过这个问题,即不要把辩证法简单化。”

陈增光,曾在福建宁德与习近平共事。接受《福建日报》采访时,他回忆说,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学习,读书学习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特别喜欢看马克思主义原著,看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多次引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和文章观点。

《之江新语》《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思考的结晶。这两本书,同样多处谈到马克思的著作和观点。

去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之后,学习小组微信公号刊发的一篇文章介绍他办公室书架的书。其中谈到,这些书“第一类是马列著作及重要文献汇编,摆在了身后触手可及之处,想必是习近平每日必读的‘案头书’。”

无论是在梁家河插队,在地方工作,还是到了中央,习近平一直坚持学习阐释导读马克思经典,深远深刻影响着其治国理政的经韬纬略。

经典: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

马克思有很多经典著作,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提到了5部马克思经典,它们分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哥达纲领批判》。

据公开资料,他还关注其他多部马克思经典。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等。

这些马克思经典著作,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想内容,对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指导启示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845年合作撰写,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合作撰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也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部“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资本论》于1867年问世,是马克思花费时间最长、着力最多的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全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及危机特征,从理论的逻辑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17岁时写的一篇高中作文,生动展现马克思从小就树立了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人生目的,折射马克思无与伦比的人生境界。

《哥达纲领批判》写于1875年,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是对机会主义进行不调和斗争的典范。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为他在1858年11月—1859年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所写的序言。这篇序言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立的科学意义,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论证了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法则。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全部政治经济学著作的总导言,详细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分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考察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学懂学通《〈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义十分有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笔记,恩格斯称它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这 “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有许多经典论述,例如,“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等等。

研究:从撰文解读到推荐学习

习近平不仅学习马克思经典,还撰文解读,更向党员干部推荐并要求他们学习马克思经典著作。

在福建工作时期,习近平发表过多篇学习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论文。

如,1997年,习近平在《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第1期发表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

文章从《序言》中阐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序言》原理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对《序言》原理的突破与创新、运用《序言》原理指导改革开放实践应注意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解读。

2001年,习近平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校报》第9期发表了“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

文章从马克思在《提纲》中宣示的辩证唯物主义主要原理、《提纲》原理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运用《提纲》原理指导实践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等三方面进行阐释解读。

到了中央领导岗位之后,习近平多次向党员干部推荐和要求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

他2009年在中央党校讲《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指出,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

他2011年在中央党校向领导干部推荐可以精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代表性篇目。有《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还要求有条件的领导干部,要读读《资本论》。

十八大后,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他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怎么学?“学习不是背教条、背语录,而是要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价值:从基本原理到解决问题

学习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价值,最重要的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我们党执政和国家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最终落到解决问题上。

习近平2011年在中央党校指出,“相对于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而言,基本原理是对更为广阔时空领域的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概括,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更为普遍和根本的指导意义。”

在2016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关于学习马克思经典的价值的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的“行动指南”作用。

事实上,马克思及其经典著作不可能对一百多年后的社会主义具体样式和具体实践作出明晰规定,它提供的是一套价值体系,一套意识形态,而不是具体的制度框架和政治机构。更重要的,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变化、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只是内在机理不变。

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强调,“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这或许也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唯独在中国产生如此之大的效应和影响的根本原因。

传承:从普遍原理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

跟着习近平学马克思经典著作,除学这些经典之外,更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总结。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实践上生动诠释和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理论力量和精神力量。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社会主义“中国之治”与资本主义“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机活力。

这一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许多原创性理论贡献。这一思想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谱写了新篇章,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的时代内涵和实践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一思想破解了社会主义进程的一个历史难题,即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来最华彩的篇章。

分析者普遍认为,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研究实现前所未有的“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使社会主义之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优势、制度优势获得前所未有的彰显。

(作者:张广昭 陈振凯)

(稿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等待的作文 有妈妈真好作文 美丽的桃花作文 秋天的果实作文 遇见你作文600字 以和为主题的作文 保护森林的作文 冰糖葫芦的作文 描写金鱼的作文 回家作文800字 开斋节作文 关于美德的作文 青春的价值作文 说明文作文450字 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扬长避短作文 写多肉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500字 长沙旅游作文 生命的力量作文 6年级作文题目 体育活动作文 关于甜的作文 同步作文四年级下册 国庆的作文400字 美德作文600字 好听的作文题目 雅思作文批改 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