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文史话|无锡荡口古镇“华太师”为“唐伯虎”做绿叶

2020-11-27 16:55:01
相关推荐

中国江苏网7月12日无锡讯 周星驰一部《唐伯虎点秋香》为无锡一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荡口古镇做了一回免费大广告,位于无锡、苏州和常熟交界处荡口,曾因偏远,最大限度保留了江南水乡的历史风貌,仿佛是一座露天历史博物馆,曾走出一群响当当的历史文化名人,包括现当代,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荡口土生土长的“华太师”和他的家人在影片中结结实实为唐伯虎当了一回绿叶,历史上真实的“华太师”并非如此,该为“华太师”平平反了。

首个倡导众筹“义田”分摊风险

宋朝开始,朝廷给当地富户派活协办税赋。这可不是什么肥差,完不成“指标”,当差的富户要“兜底”,拿家产补齐“缺口”。明代中晚期赋税严重,轮流“坐庄”收缴钱粮成了高危行当,搞不好就倾家荡产。当时的“华太师”华察已到知天命之年,请辞在无锡荡口养老,提出通过“众筹”思路,从容应对小康之家随时可能的破产。

他倡议家族里的富户按田亩比例“捐”一些土地充当“役田”。“役田”所得作为备用金,若钱粮收不足,可从这个“蓄水池”里取。“华太师”不仅出主意,还带头“捐”,其他族里富户纷纷响应。“役田”主要为应对官府赋税,如果还有结余款,可资助族里贫困户,或拿来投资扩大“役田”规模,进行滚雪球般发展,这也是“江南义庄”最早的雏型。

“华太师”智慧超群,由此可见一斑。而绝非《唐伯虎点秋香》中那个遇事跳脚,乱发脾气的“窝囊废”。华察是无锡荡口华门才俊中的佼佼者,12岁能吟诗作文,令家人期待,弱冠之年不负所望,在应天府乡试中一举成功,后顺利通过会试、殿试,于嘉靖五年(1526年)成为进士,进入翰林馆进修。四年后被委任户部主事,负责江淮一带收税。凡翰林院修撰官员都被尊称为“太史公”,民间百姓以讹传讹喊他“华太师”,好像是给太子做老师似的,后人也懒得纠正了。

阅尽官场繁华只道“曾经沧海”

“华太师”最初的仕途一马平川。不久被委派应天府(也就今天的南京)主持乡试,为朝廷挑选一批有才华的举人,最终由皇帝定夺。“华太师”干得不亦乐乎,但嘉靖二十三年发生的一件事向他热气腾腾的心窝里泼了一盆冷水,这一年“华太师”再度主持会试,他发现无锡胡埭人吴情的答卷思路清晰、文采飞扬,他的考卷被放在最上面,希望皇帝慧眼识人,哪知嘉靖帝任性至极,一看“吴情”这个名字老大不高兴,称堂堂状元郎怎么能“无情”?随手将试卷弃置一旁。此时天空响起一声炸雷,皇帝有了灵感,让人赶快去找“雷”姓考生,一阵忙碌之后,只找出一位叫“秦雷鸣”的,嘉靖一脸喜色,如获至宝,连称说好,就他了!秦雷鸣家祖坟算冒青烟了,被定为新科状元。

“华太师”相当于现在考试院负责人兼组织部专员,为国取士,责任重大。然而皇帝任性贪玩不爱江山,便宜了他身边的内阁首府严嵩及其儿子。严氏父子好不快活,结党营私,专权横行,“华太师”反成了他们买官卖官途中的绊脚石,要么拉入阵营,要么搬走。老严派出说客做“华太师”的思想工作。“华太师”小时候就学孔孟之道,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哪能说变就变,一口回绝了对方,说客索性把话说透,让他识时务,不要“螳臂当车”。就这样,“华太师”与严氏父子“友谊的小船”说翻也就翻了。

皇帝昏庸,权臣当道,“华太师”生不逢时,49岁的他去意已决。华氏家族是江南旺族,回乡后在清风明月中,与友人品茗唱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怡情山水。岂不快哉!况且“华太师”在官场也曾春风得意过,受皇帝委派,以使节身份前往高丽国进行友好访问,高丽国王率皇太子及诸大臣亲临江边迎候中华使臣,“华太师”出口成章,风光无限,受到极高规格礼遇,这也是他事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政坛上已体验过人生巅峰,然而繁华褪尽,终要还原本色,“华太师”打了数次辞职报告,终获准回乡奉侍双亲,颐养天年。

推行“步弓”精淮丈量土地

回到地方上的华太师原本想“独善其身”,但驻地税官找上门来求教,他顺口而出的“田地大数据”主意得罪了一些豪绅。原来为鼓励垦荒,朝廷会出一些土地政策,精明的豪绅总能想办法往上“套”,他们少交税赋,自然其他“老实人吃亏”。“华太师”从政初期做过税赋官,其中的“猫腻”了然于胸,他建议成立一个测量小组,用当时最精准的“步弓”作为指定丈量工具,对全县土地重新丈量登记,打桩定界。如此一来,那些“潜伏”的私地就藏不住了,一批在土地数量上做文章,欺瞒粮赋的地主豪绅被查处法办。

回乡的“华太师”原本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但树欲止而风不答应。无锡荡口在现在无锡、苏州和常熟的交汇处,离市中心有点远,那时没有宝马、奔驰之类的好车,与名士交流应酬起来诸多不便,华太师动了回迁祖居之地“隆亭”的念头。

需赘述一下华氏起源简史。无锡华氏始祖可追溯到东晋时期的华宝,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现如今惠山脚下的华孝子祠追祀的就是这位孝子,他被无锡华氏奉为先祖。南宋时华氏聚居地主要在现在无锡东亭一带。到了元朝末年,东亭华氏的一支华幼武带着全家在姑苏避难。当时苏州城靠贩私盐起家的张士诚义军所控制,他与放牛娃出身的朱洪武争夺天下,最后张士诚败了。朱元璋建起了大明王朝,要对当年出钱出粮出人帮助过张士诚的进行清算,让他们举家迁往苏北和淮南一带,世代开荒“赎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武赶散”。

华幼武助力过张士诚,他通过内线提前得到情报,赶在朱皇帝动手之前,让儿子华贞固速速回迁无锡,移居至相对偏僻的荡口,无锡“隆亭”的老房子也一把火烧了,从而躲过一场噩梦。荡口地广人稀,有开垦空间,华贞固用足朝廷鼓励拓荒的政策,领着全家人围湖造田,垦荒不辍,发家致富。数十年后拥有良田千亩,为家族兴旺打下坚实基础。名不见经传的荡口,因为华氏一族的到来迅速崛起,到了明末清初已是无锡地区最繁荣的乡镇之一。

“华太师”是荡口华贞固第六世孙,他萌发“打回老家去”的念头,合情合理。正好“隆亭”有座相王府老宅子,朝廷同意卖给华家。天遂人愿,“华太师”大喜过望,赶忙请来画师和能工巧匠精心设计亭台楼阁,重新装修,雕梁画栋,琼宫阆苑,极为壮丽。一家老小兴高采烈乔迁新居,华太师还喝了二两,借着酒兴赋诗一首。

“乡贤”护体躲过“龙廷”之险

然而乐极生悲,“田地大数据”得罪过不少地方豪绅,他们终于逮到了不错的借口,串通朝中官员向皇帝打小报告,说华察“心谋不轨,动用皇砖,私造龙廷,图谋造反”。皇帝最听不得“造反”二字,立马派出钦差前去勘查。“隆亭”原本是个地名,如今成了“龙廷”,至于“皇砖”只是大一号的板砖而已。

祸从天降,“华太师”能否接得住?“华太师”灵光乍现,他让家丁紧急散发传单,提前打响舆论战,传单印在豆腐干上,只有两个字:东亭,豆腐干随后赠送给各地村民,探子来访时,村民心领神会告诉他,这地叫“东亭”,而非“龙廷”。自家大号墙砖上划“十”字形粉线,看上去就像普通的四块小砖。如此这般,“华太师”家动用“皇砖”造“龙廷”谋反之事总算搪塞过去了。

当然,助他们躲过一劫的不是“华太师”的聪明劲,而是当地百姓的民心,他回乡之后,为老百姓着想,创设“役田”,“丈田清亩”,造桥修路。老百姓记着他的好,才在华家有难时没有“墙倒众人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太师”的高尚节操和人格魅力。

据当地官方史料记载,辞官返乡的华察与一班好友交游往来,以“不欺天、不欺君、不欺亲、不欺友、不欺民”等“五不欺”为处世原则,在乡间广施德行,先后出资造新桥、修旧桥共计25座,有的桥至今犹存。

代言荡口欢迎“唐伯虎”故地重游

还有一个特别让人纠结,也是到了荡口必问的三个问题:一、“华太师”交往的文人当中,有没有一个叫唐伯虎的?二、秋香“三笑留情”的故事发生地真在这里?三、能不能带我去“华太师”家看看?

理论上这两个人应该没有交集的,唐伯虎生于1470年,比华察大27岁,死于1523年,而那时华察还没有登科,等他成为“华太师”时,唐寅已过世几十年。当然不排除他们某天在时间隧道机里穿越到一起,都是当地名人,基本处于同一时代,两位读书人仕途屡遭波折,惺惺相惜一番也有可能。关键无锡荡口一湖相隔的苏州,明末还出了一位同病相怜的才子冯梦龙,就是写“三言两拍”的民间作家,他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将早年文人笔记上的“三笑”编进广泛流传的《警世通言》之中,后人又用舞台演出形式,使其从虚幻走入传奇,走进千家万户。

《唐伯虎点秋香》的编剧更是脑洞大开,把历史和现实融入一炉,超级帅哥的搞笑和绝世倩女的多情“烩”于一锅,活色生香,在笑声中赚足观众同情的泪水。观众只有看到翩翩才子唐解元最终抱得美人归才能放过他。为衬托唐解元的才情和痴情,只能“委屈”一下“华太师”一家人,华太师的老婆被成功塑造成“李莫愁”,“华太师”两个原本文武双全的儿子演成了两个没心没肺的“二傻”。

历史中真实的唐伯虎个人感情生活十分检点,死后进入苏州沧浪亭先贤祠即为明证,他日子清贫,不敢浪费一点土地,房前屋后栽上经济植物,就等桃子熟了卖点钱补贴家用,绝不可能像韦小宝似的,那么多老婆,根本养不起,但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华太师”是荡口人,唐伯虎肯定也来过荡口。

现在的荡口古镇早已成为无锡市域内唯一的省级和国家级双料历史文化名镇,荡口人从不排斥这部电影,把它看作宣传无锡荡口古镇知名度最好名片之一。(华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闺蜜的作文 以六一为话题的作文 美食作文三年级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450字 改变从现在开始作文 小金鱼作文500字 未来的学校作文300字 我喜欢的小猫作文300字 河豚作文 关于合唱比赛的作文 英语作文初中50词 特别的作文600字 医学生作文 英雄的作文800字高中 写爱好的英语作文 作业多的烦恼 作文 负荆请罪作文200字 以汉字为话题的作文 以雨为话题的作文 中考作文好开头好结尾 写老师讲课的作文 什么是我的责任作文 关于水帘洞的作文 关于踏青的英语作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青春阅读作文800字 科学小实验作文200 触动心灵的故事作文 我的语文老师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一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