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官方打脸民间“升学宝典” 披露重大升学政策

2020-11-27 17:15:01
相关推荐

前几天,一篇名为《海淀无学区、西城无择校、朝阳无名中、东城无希望!一文看懂京城小升初!》的文章让很多家长焦虑,小石头被问及很多就随手写了一篇分析,针对其中比较明显的逻辑错误和故意引导进行了分析,但万万没想到,北京青年报运营的官方媒体“教育圆桌”也因为这不负责任的错误引导忍不住了,发表了《海淀无学区?西城无择校?朝阳无名中?东城无希望?2018了都,家长们请清醒。 | 热点》这篇文章。

首先,让专业做升学的官方记者都看不下去了,你也懂......

其次,小石头很感动的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以往我们官方的媒体基本都在做主动宣传,并不给家长做更多的解读和引导,而且关注度很低,小石头也推荐大家关注“教育圆桌”这个公众号,这上面的东西都是官方授权发布,不会误导大家。

家长需要更多理性的声音,需要真实的声音,需要官方的权威的声音,希望更多官方升学媒体一起给家长解读升学。

针对圆桌的分析,小石头也给大家说说我看到一些“端倪”,这里面其实隐藏着很多真相。

一、“没那么难&需要脑子”,到底谁不买账?

这是圆桌对于误导文的整体反驳,但话需要说的更明白。

“没那么难”什么意思?

意思是北京的中学基本都是公办为主,尤其是好中学基本是公办占主流,但是北京一刀切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方向就是“杜绝考试选拔,提倡全民教育公平”,所以“没那么难”意思是你孩子就算成绩巨差无比,也有一样的概率可以上好学校。甚至你什么都不用干,你等着就行,但只是有一定的概率上好学校,并不是一定能上好学校,因为公平也意味着“倒霉”的存在。

这是客观事实,一刀切的政策这么干是有道理的,但不买账的人是谁呢?

就是那些认清了阶级现实,从小对孩子严格要求,用心培养,让孩子小学阶段就具备着比其他孩子更强实力的家庭。

为啥他们不买账?

对于这些家庭,他们已经把自己管得非常好了,但他们管不了学校。就算在海淀区,为均衡教育资源已经全力以赴的今天,差异和矛盾依然存在,尽管名校纷纷接管了一些普校,尽管新建校正在努力建设,但是市重点的教育水平和普通学校可能在一个水平线吗?

小石头也清楚问题不可能一瞬间解决,一刀切的政策也不是一个错误的政策,合理性很强,但对于这部分家长,需要给他们一些引导、承诺和安慰,这件事儿一直没有人做,所以人才会焦虑。

“需要脑子”什么意思?

因为政策巨变,一年一个样,需要理清思路,好好去理解,虽然文中讽刺的是民间不负责任的错误信息传播者,但“频繁改变政策”是问题的根本,能让民间传播谣言的条件,就是政策的对民解读做得不够。

这是事实,有些事儿也不能怪家长“没脑子”,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都在奔波赚钱养家,谁天生长了一个专业解读政策的脑子呢?

二、海淀越来越拼学区不假,也不真

官方文有理有据,真实可靠,尤其是2017年海淀小升初途径和比例,这个数据要不是这篇文章一直也都没看到。

总的来讲,海淀区先是前年颁布的17个新学区的划分并没有实施,然后借助2017年取消推优的事情,把新17个学区划分成5个区域,用登记入学这样的方式进行第一波“摇号派位入学”,各个学校一共拿出来5760个名额让大家摇号,5760个名额中六所区重点的名额提供了320个。

也就是说,你在海淀区通过“登记入学”进入六小强的概率是320/22000=1.45%,但登记入学你也可以选择不填写市重点为志愿,你可以填区重点,可以填普通校,区重点基本上就是靠这个途径完成半数左右的招生的。

官方给的数据大家也看得清楚,基本上,海淀区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留在了最后的“学区内大派位”。

但有一个BUG不知道家长看没看出来,六所市重点“登记入学”只接受320人,特长生寄宿生都是固定的,那其他孩子是咋回事?

而小石头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 800左右” 这个数字,也就是这部分“地带”,因为一些“安全”问题,小石头也就装“不知道”吧,但其实家长们都懂,所谓“海淀拼牛娃,海淀拼奥数”拼来拼去就是这几百个名额,事实上,这些名额就代表着北京超前教育的学位。

超前教育一直是官方没有正视,也没有立法立政保护的一个事情,但民众的需求,学校的需求,对社会国家的意义都是存在的,所以这部分的选拔、名额和监管一直都是混乱不堪的,甚至连提一句都仿佛是犯罪,为了聊天还要玩“黑话”,搞得家长都看不懂。

导致家长混乱,导致机构抓住空子和机会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超前教育”学位没有被更好的,公开的监管起来,小石头的态度是希望领导们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留存超前教育对国家和教育都是有意义的,但是要公开公平的进行选拔和培养,这样不给那些黑心机构可乘之机,才能给首都家长升学的纯净蓝天。

说来说去,海淀的拼根本不是体现在学区上的,海淀这么多年的升学气氛和焦虑,都是对这些珍贵的超前教育名额的焦虑,因为竞争压力大,因为难,因为名额少,这个焦虑是永远存在的,不可能被消灭的,在海淀,你就算“拼”到了最好的学区,也不意味着你能进去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这是焦虑的根源。

但最大的炸雷不是这个,海淀区特长生2018年要取消才是炸雷!

官方原话是:“最后想说的是,今年海淀的特长生会取消。寄宿招生,全市一直在控制,因为学位缺口问题,肯定还会再压缩。”

盯准特长生的家长要小心了,圆桌发的信息一般不会瞎说,虽然小石头也觉得18年就取消特长生来得有点快,比例已经低到了4%,已经占比很小了,但从近几年的政策变动上,一刀切也不是不可能的,大家小心。

当然,教育圆桌并不是教委,最终信息以教委文件为准,2018年4月底见分晓。

三、西城:选择权在你,结果权在天

圆桌也一直在强调,西城不是“全部派位”,因为西城其实提供了很多不同的途径。

但这么强调其实有一种“六月鲜酱油”和“海天酱油”并不是一种酱油的感觉,对于专业的政策制定者这不是一回事,对于老百姓而言差异没那么大,为啥?

因为都是老百姓填志愿,但结果听天命的。

圆桌也强调,这是相对公平的策略,小石头也赞同,但事实我们需要讲清楚,给别人填志愿的权利,但不给人把握结果的权利,这其实是阉割版的选择权,这对老百姓而言并不是有说服力的途径。

而且,从小石头个人感受到的西城氛围来看,老百姓认知到的并不是文中所讲的“虽然大部分孩子是需要被计算机“派位”的,但纵观西城现今趋向削尖的局面,分到普通的学校,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分到好的学校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普通老百姓的感觉基本是认命了,能买起学区房就买,买不起就好好学习闭嘴了;追求高的老百姓的感觉是,这么干我孩子上的牛校一天天的变差,可怎么办?

而西城里总有一些人还是可以有一些“保障”的,这其实是城内老百姓最不满的,你去各大贴吧论坛看看,都是骂的,小石头胆子小,还是不明说了。

所以,西城就像一个军嫂,谁都说她老公好,但她都没见着她老公几次的感觉......

四、东城与朝阳观点一致

小石头和圆桌在东城和朝阳上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事实上这两个城区和海淀和西城是不同的,风格不同。

东城不代表着没追求,仅仅因为东城最尖端的竞赛孩子少就说明人家没追求吗?985和牛大学一样可以上,这怎么叫没追求?

朝阳的非京籍众多,出国气氛浓,综合素质教育气氛浓这是必然的事情,因为教育氛围受人群影响很大,在朝阳最重要的是选择好自己孩子的未来路径,提前规划好,走国内的就盯好朝阳的牛校,一路向前;走国外的做好素质和选择,你们经历的其实比在国内读书更难;而要回原籍的,那就早点回去或者想办法换地方高考,不然就是坑了孩子。

五、两边数据其实也都有问题

互联网时代商业法则很讲究一个词,叫做“用户需求”。

解决家长升学焦虑的根本是你要知道家长的需求是什么,两边的文章都犯了这个致命问题。

那篇问题文章的数据都是清华北大的,家长的需求怎么会是都考清华北大,甚至还有顶尖留学的数据,这本身就是前5-10%的孩子在考虑和努力的事情,用这个去扰乱大家的焦虑是不合适的。

圆桌的文章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东城中考全区优秀率70.24%,三分之二考生超过500分,一本上线率60.7%,本科上线率95.90%等等。

这些数据都是“大锅饭数据”,这些数据是政府去看自己教育成果的数据,但这些不是家长的需求,为人父母,真正关心孩子学习,愿意跟孩子努力的家长的目标虽然不至于都是清华北大,但也不可能是中考过个500分就行啊,也不可能是考个一本就放心了,也不可能是一个优秀就行了。

这样看上去“很太平”的数据,能给老百姓定心丸么?

真正焦虑升学的家长,就是那前50%的父母,他们为孩子倾尽全力,所以才会对政策很敏感,小石头一路接触了大量家长,发现这些爸妈并不是非名校不可,而是希望能够去到真正关心孩子的学校,希望学校能关注孩子的发展,他们被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言论吓怕了,胆子小,需要大家的安抚而已。

官方的这样的文章真的太好了,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家长终于可以听到更真实更理智的声音,他们也需要更真实更理智的声音,官方不做解读解释,就只能依靠民间的所谓专家去做。

可是专家要过日子啊!专家甚至还想发家致富呢!

他说话能靠谱吗?他不怂恿疯狂学奥数,不怂恿疯狂补英语,不怂恿证书用处大,不怂恿机会多,他怎么过日子?

讲真话的总比讲假话的付出的代价要多,这是成年人都懂的道理,而肯讲真话的本来就不多了。

所以,吾日三省吾身,连小石头都常问自己,今天的我靠谱吗?

你们觉得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珍惜父母的爱作文 桂林英语作文 一年级作文春天30字 八月桂花香作文 那目光让我感动作文 我的进步作文 中秋节由来英语作文 勇气作文记叙文 三年级作文中秋节200 描写东湖公园的作文 什么让我乐在其中作文 过春节的英语作文 高分作文800字 美丽的九寨沟作文 我也可以作文600字 在我们这个年龄作文600 2018全国卷语文作文 小时候学走路的作文 我终于读懂了你作文 写景色的作文200字 过程之美作文600字 秋天的作文900字 茉莉花作文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500字 描写狗的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800字记叙文 我的同学初中作文 描写老师性格的作文 上海英语中考作文 创业还是就业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