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特级教师点评《生活在树上》:我打59分 剩下1分是警示

2020-11-27 19:35:01
相关推荐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一篇浙江考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语文教学空前热议。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种在不少人看来是剑走偏锋的“炫技”作品,被冠以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在未来高考中,它的示范意义到底有多大?难懂的背后有没有思想意义、文学价值?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你打多少分?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刘勇。

问:您给这篇作文打多少分?理由是什么?

答:我给这篇作文打59分。好在哪里?本文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一是书读得多,腹有诗书气自华,表现在写作上,外显的是丰富与文采,内蕴的是思想与深刻;二是记忆可以随时提取,在高考这样带有极强的甄别性和功利性的时刻,很多学生都被打回原形,空洞乏味者多矣,该生在考场上能够引经据典、纵横捭阖,这是一种平素的阅读修养,苏轼能够背诵《汉书》,并非真的有“过目成诵”的天赋,而是源于他勤奋抄写的结果;三是有思想、有个性,他对于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不囿于己,不困于时,不惑于心,而是从思辨的角度、从哲学的高度、从历史的厚度来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这三点,值得给高分,并且分数应该尽量地高一些。这剩下的1分是警示、是提醒、是关怀,不可为个性而“掉书袋”,不可为得高分而“炫耳目”,写作应当深而不隔、美而不艳。

问:您认为这篇作文有没有冲破高考作文写作既有的范式?

答: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首先“高考作文既有的范式”是什么?是指文章的结构范式,抑或语言形式,再者是所谓的“万能模式”……不过,这些都没有统一答案,不同的师生、不同的校情,可能千差万别。本文受到极大关注,引起广泛讨论,很显然与我们的常规作文不同。我们要搞清楚不同在哪里:在广博的阅读积累,在深邃的个性思考,在独特的写作风格。当下写作,不正追求“丰富、深刻、有思想、有文采”吗?这不正是阅读与积累带来的益处吗?如果说有范式,那可不可以说就是能够“尽量地在写作中呈现出阅读与生活的成果来”。

问:有人评价这篇作文“不说人话”,您怎么看?

答:有人评价作者“不说人话”,这很正常,只是“有人”而已。普通的教师与学生未必读了这么多书,读了很多书也未必写得出漂亮的文章。所以,尽量不要以自己的观点去评判一切,“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非要说朴实的话才是“人话”,反而暴露出自己的无知,就如同电影《银河补习班》里对少年马飞作文的判定。如何看待这个深邃却略显生涩的文章?一是要鼓励“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阅读与写作思维,二是尊重写作的规律,没有先前的广博与深刻,哪有后来的质朴与凝练。一味的“朴实”,就如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更何况并非所有的文章都必须通俗易懂。

问:有人认为这篇作文能实现满分,成就完全靠学生自学,甚至可以说,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无法培养出这种写作能力的学生。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是需要改革、反思。对这样的评价,您怎么看?

答:这是有道理的,多阅读、勤思考,的确是当下语文课堂需要的,但这也不是唯一出路。荣维东教授的“交际语境写作”理论认为,作者、话题、读者、目的和文体,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五个要素,每一个考生,还应当具备强烈的“读者意识”,让思考更通透,让结构更通达,让表达更通畅。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师还应当处理好“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关系,处理好“好好说话”与“张扬个性”的关系,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处于“发展等级”和“张扬个性”的阶段,我认为更多的孩子迫切地需要“基础等级”与“好好说话”。

问:几年前,四川有考生用甲骨文写作文引发全国热议,你认为这两位考生有没有共同点?在考场中,你鼓励你的学生做这种“尝试”和“突破”么?

答:两者有共同之处,即广泛阅读与个性表达,当然亦有不同之处,即语言风格和内容结构。从实战来看,应当鼓励学生做这样的“尝试”,一是作文“发展等级”的需要,二是考场阅卷的需要,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不提倡所谓的“押中作文题”的说法与做法,即便押中,于学生而言未必是好事,千篇一律的观点与写法必然束缚着写作的情感与灵气,必然影响作文的文脉与文气,其所为乏善可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猜灯谜作文 读后感作文500字 滑雪作文 写人的作文500字 写景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 青春作文 青春作文600字 春天的作文 写雪景的作文 作文200字 写春节的作文 爬山作文 五年级作文 有关春节的作文 英语作文范文10篇 优秀作文600字 心愿作文 写人作文 关于新年的作文 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 大扫除作文 写物的作文 雪景作文 优秀作文 200字作文 烟花作文 记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