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在国庆快到的日子里 请让我们讲一个关于老兵的故事

2020-11-28 03:05:01
相关推荐

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72年前,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讲一个故事,关于一位抗战老兵,也关于一支从战火中走来的部队。

1941年,安徽怀远龙亢镇来了一支戴红袖标的部队,这支部队是新四军第四师。

师后勤部住进了13岁少年汤捷的家里。官兵们除了备战、训练、学习外,还经常帮助乡亲们打扫庭院、挑水、干农活。每天放学后镇上的孩子们都跟战士们玩在一起,有时候战士会给孩子们讲故事,有时候又会教孩子们几招治敌的功夫。

渐渐地,少年汤捷产生了当一名新四军战士抗日报国的想法。可是,当年的他年龄太小了,父母不放心,部队也不同意。

一天,汤捷放学回家,发现部队不见了。

他大哭起来,吵着要去追部队。第二天,经过打听,知道部队并没走远,驻扎地距离龙亢不到十里地。他偷偷找到表哥,带上干粮一起追了过去。

追上部队,汤捷激动得泪流满面。在部队吃过午饭,表哥催他回家,可他却坚持要留下来。

看到汤捷虽然年龄不大,但格外机灵,而且一心想参军打鬼子,部队领导就把他留了下来。

就这样,汤捷穿上了小号军服,成了新四军第四师后勤部的通信员。

当时战事吃紧,部队不断转移同敌人周旋。经常行军不分昼夜,刚刚到一个地方落脚,还没有歇上一口气,紧接着又要赶路。有时实在走不动了,老兵们就把小汤捷抱到骡子上驮着一路行军。

跟着部队在淮上地区与日寇周旋几个月后,部队又回到了汤捷的老家一带。

一天,一个战士到镇上买东西。得知新四军第四师又回来了,一心挂念汤捷的父亲便跟着这名战士来到了部队驻地,找到汤捷,劝他回家继续读书。

尽管汤捷入伍以后表现突出,进步很快。但毕竟年龄太小。部队领导考虑到下一步还将面临更加艰苦卓绝的战斗和残酷的斗争,决定让汤捷的父亲带他回家。

“好不容易才追上的队伍,还没亲手打死过鬼子就要走了。”汤捷一百个不甘心。

“小鬼,你回去继续读书,学好文化知识,将来仗打完了,总得有人建设国家啊!”在部队领导的耐心劝导下,汤捷含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跟着父亲回了老家。

没想到,与这支部队一别,就是75年。

回家后,汤捷牢记部队领导的嘱托,勤奋学习,进步很快。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他不惜背井离乡远赴兰州求学。

尽管远离家乡,但汤捷从没有放弃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

1949年,青年汤捷在兰州第二次光荣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骑兵,开始了他的第二段军旅生涯,因在扫除文盲运动中成绩突出提了干,参加了甘南平叛、刘家峡水电站重修,跟着队伍穿过沼泽泥潭,单枪匹马突入深山“扫草”(剿匪),一路征战在沙场,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

上世纪60年代,汤捷所在部队来到宁夏青铜峡镇余家桥村附近的古渠荒滩,在这里安营扎寨。

后来,部队几经裁撤整编,骑兵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汤捷也于80年代转业到地方工作。

多年以来,无论身在哪里,工作如何变化,参加新四军的那段经历都一直深埋于汤捷的心灵。

他曾多次想方设法寻找当年的老部队、老战友,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找到。

2016年春节,汤捷十分想念当年一起战斗的老战友,就带着儿女到驻地烈士陵园扫墓。

扫墓回来,汽车经过余家桥营房附近时,他突然产生了到老营房看一看,重温一下军旅的念头。

脱下军装30多年了,一直没有回来看一看,汤捷让司机调转了车头。

经过一番联络,老人汤捷走进了这座阔别已久的老营区。刚刚走进大门,他便被营门对面照壁石上的“雪枫旅”几个大字吸引住了,莫非这是一支彭雪枫将军当年的部队?

让老兵汤捷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他曾经参与兴建的老营区现在驻扎着的部队,其前身就是由彭雪枫将军创建的新四军第四师某团,自己第一次入伍的老部队。

“师长,我又回来了……”来到旅史馆彭雪枫将军的雕塑前,老兵汤捷难掩激动心情,潸然泪下。

他紧紧地握着一旁工作人员的手,半晌说不出话来。

待到老人的情绪平复一些,他的儿子才同大家解释:原来这支部队就是老人家日思夜想,离开了75年的老部队,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根!

这是怎样的一种巧合啊,一直在南方征战的新四军居然会有一支部队驻防在了大西北,并且住进了自己亲手兴建的老营区。

走近旅史馆,当看到一幅幅军史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他更是两眼放光,来了精神。

原来,老人离开新四军部队后,这支部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战斗,转战豫、皖、苏、鲁、浙、晋、陕、甘、宁、青、新等10余省区,历经整编、转隶成为第21集团军某团,于1985年进驻现在的营区,后根据任务需求改建为特种大队,2011年成为全军第一个特战旅,现在隶属于陆军第76集团军。

“这架飞机当时在离我家不到五里的地方展览,我和家里的兄弟一起跑去看嘞!”旅史馆中,汤老指着板桥战斗中被机枪打下来的敌机残骸照片对大家说。

《拂晓报》是“雪枫三件宝”之一,这份报纸在抗战期间可谓家喻户晓。“在得知战士们缺衣少穿之后,村民们自发为战士们制作冬衣送上前线。新四军战士同群众紧密相连,当时八里庙保农民专门给彭雪枫将军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就曾刊登在1941年2月20日的《拂晓报》上,现在这封信的原文还在《龙亢志》上有所记载。”老兵汤捷如是说。

“1944年,彭雪枫将军被敌军流弹击中英年早逝。龙亢镇的老百姓自发为他戴孝哀悼。一时间,整个镇上的黑纱都脱销了。买不到黑纱,人们就把宽的撕成两道,三道,分给更多人。”

旅史馆里,老人边参观,边深情地讲起了当年新四军的故事。他讲得起劲,大家听得也入迷。

看到部队参加甘南平叛的历史照片时,老人眼里又放出了光彩,原来自己曾经和老部队一起并肩战斗过。讲起剿匪时的艰苦卓绝,讲起那时壮烈牺牲的战友,讲起过草地的艰难,讲起补给跟不上时的恶劣情形,老人眼中又泛起了泪光。

2015年,雪枫旅以“攻坚英雄连”为主体组成英模方队参加了9.3大阅兵,老兵汤捷也收到了中央军委颁发的9.3纪念奖章,成为吴忠地区为数不多的几位抗战老兵之一。

走出旅史馆,老人讲起余家桥营区刚刚兴建时的场景,那时整片荒滩只有一棵树,是一棵旱柳。在陪同人员的带领下,他找到了这棵树。

当年这棵柳树是长在营院门口的,随着部队建设发展,这片区域早已成为营区腹地。如今这棵见证了雪枫旅几十年来的发展壮大的大柳树早已枝繁叶茂,成了特战旅的重点保护“文物”。

我从和汤爷爷多次交谈的一点一滴中慢慢梳理出了这个传奇故事,一年多来,我总和别人谈起它。人们惊叹于汤爷爷和这支部队的奇缘,而我却折服于这位老兵的风骨。

去年,旅领导曾邀请爷爷到部队来作报告,他硬是以89岁高龄手书了十余页草稿,认真梳理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并且到部队来做了近两小时的报告。

一位老兵就像是一座丰碑,从他一个人身上却能看到一支部队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历程。

人民军队正当壮年,而抗战老兵却已老去。然而只要人们记住老兵的故事,兵心就永远不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复兴之路作文 研究报告作文350字 禁毒心得作文 读书伴成长作文 这样做值得作文500字 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结尾 玩泥巴的作文 作文传统文化 听的作文 坚持志向的作文 作文家乡美食 一件小事作文怎么写 假如我是班长作文500字 关于方位的英语作文 我就这样长大作文 春暖花开作文700字 写景作文秋天 作文优秀600字初中 班级不良现象作文 生活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构建和谐校园作文 遇见挫折作文 英语写人的作文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300字 暑假的见闻作文500字 煮饺子作文400字 小树林作文300字 作文父爱300字 拖地作文200字 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