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天地玄黄》:回归最纯粹的视听语言 在美的震撼中观照人类自我

2020-11-28 06:55:01
相关推荐

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美国导演朗·弗里克跑遍全球六大洲二十四个国家取景拍摄,最后创作出了纪录片《Baraka》,这是一部没有任何叙事剧情和人物对白的作品,但它却在豆瓣拿下了9.1的高分,被评为一部经典之作。

当《Baraka》被引进中国的时候,中国给了它一个听上去优美而且蕴意深刻的名字:《天地玄黄》。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中文译名,作为《千字文》首句,最早出自五经之首《易经》的“天地玄黄”,简简单单四个字的背后,凝练的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期对宇宙起源和星辰运行规律探索的智慧。能获得这个名字,这部纪录片的质量便可见一斑。

《天地玄黄》风格独树一帜,它几乎摒弃了所有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影片没有明确的主角、没有严格的题材分类、没有解说词,就连主题都是朦胧而宽泛的。但这些它所缺乏的元素都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最终保留下来的东西,《天地玄黄》回归到了最纯粹的视听语言上面来,它虽然只有影像和声音,但导演的精雕细琢让它变成了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在一场视听的盛宴里,《天地玄黄》流露出来的美令人深深动容。

镜头:捕捉不同地域的自然奇景,展现不同文明的人文奇观,渺小个体对世界大美的追逐。

天地之间有大美而不言,或许是人类所有的语言和文字在这些大美面前都显得贫乏而苍白,导演朗·弗里克选择了沉默,他只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这个偌大的世界,然后用摄影机这一人类文明中的科技成果尽可能地将他途中所遇见的美记录下来,其中既有天地间浑然天成的自然奇景,也不乏人类社会精彩纷呈的人文奇观。

巍峨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里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像一把巨剑刺破了苍穹;在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一座座往外吐着白烟的火山像一只只张开了狰狞巨口的恶龙;毛伊岛上的哈莱亚卡拉国家公园神似传说中的天庭在人间的倒影,洁白通透的云海在滚滚翻涌;阿根廷的伊瓜苏大瀑布日夜轰鸣,被魔鬼之喉吞噬的咆哮洪流,它们激荡起的水雾抓住阳光生出了彩虹……大自然一向是最有灵性的艺术家,在它的每一个作品里,清新脱俗和诡异离奇总是能够达到完美的和谐。

如果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一种美到极致的视觉享受,那么人类文明里的人文奇观就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

飞扬的尘雾笼罩着巴克塔布的神猴石阶,在落日的余晖里显得神秘而遥远;在加德满都,长发扎成脏辫如龙盘踞在头顶的湿婆教圣僧正襟危坐,捧着经书焚香祈祷;在以色列的哭墙之下,有汇聚于此的犹太教徒掩面哭泣,倾诉他们所遭遇的不幸和苦难;巴厘岛卡维山圣泉寺的石像面前,一场声势浩大的凯卡克舞正在上演;在沙特麦加的克尔白神殿,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围绕着中心的玄石转圈;在中国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身上,生动的展示着一个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强盛古国的璀璨文明;埃及开罗金字塔宛如神迹,它们的身上依旧隐藏着千古未解的秘密……

当我们看到人类先辈创造和传承下来的这些熠熠生辉的文明成果,我们或许才突然意识到,原来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在和祖先智慧的碰撞之中,我们那贫瘠枯燥的精神世界和灵魂里仿佛有新的生命在悄然生长。

不论是在自然的奇景还是在文明的奇观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无比渺小的存在,更何况整部《天地玄黄》所展现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世间处处有大美,没有人可以穷尽,甚至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人,这一生都可能跨不出国界,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对远方的萌动从未停止过骚动。

当朗·弗里克将他精心捕捉的美分享给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被吸引、被震撼,我们终于能够确定我们对美的追逐就像基因一样刻在我们的身体里。虽然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渺小的个体存在着,但我们却都永远都在默契地追逐着更美好的生活,更美丽的事物与景色,所以人类的文明才能像自然界的星空一样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声音:背景音乐和同期声赋予镜头画面灵性和节奏,架起观众情绪代入影片世界的桥梁。

《天地玄黄》的每个镜头都拍的很美,但是没有剧情和人物的推动,也没有解说词的补充说明,画面的美感便显得过于单调,观众欣赏它的难度也成倍增加,于是导演用丰富的听觉效果来缓解视觉上的审美疲劳。为了打造丰富的听觉效果,导演朗·弗里克不仅使用了大量风格各异背景音乐,也填充了细腻的同期声。

背景音乐:塑造画面氛围,引导观众情绪。在这部只有视听语言的影片当中,背景音乐是《天地玄黄》的灵魂。当我们在高亢雄浑、粗犷激昂、气势恢宏的音乐中欣赏着肯尼亚辽阔的塞伦盖蒂草原、美国犹他州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峡谷和拱石、塔桑尼亚如镜面般的纳特龙湖……这类的人间奇景时,我们胸中自有一股大气和豪迈油然而生,平日里的不畅和愤懑瞬间被抛在脑后。我们像遨游在一片广阔的天地之间,心胸也随之变得开阔了。

当镜头转到帕拉帕提神庙、杜巴广场、穆罕默德圣地、吴哥窟、龙安寺……这样的教堂寺庙或与之有关的祭祀仪式时,埙的声音在强弱和远近之间来回切换着,正如这乐器的古老奇异一般,它带来的声音也是那样的遥远神秘。舒缓、空灵、朦胧、缥缈……它的声音很轻,却带着韧性,仿佛来自时光的深处,在这世间已经悠悠奏响了千百年。它好像带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能够让躁动的心平静下来,穿梭到镜头里那个朴素简单的世界里。

……

影片里的背景音乐总是在根据画面的内容在不断的变化着,有舒缓有急促,有悲伤也有欢喜,有弦乐、管乐、也有打击乐。它时刻营造出一种与画面元素相呼应的氛围,在氛围的感染之下,观众的情绪与画面的内容不断产生共鸣。

同期声:补充画面细节,刻画内容真实。在任何一部纪录片当中,同期声都是最容易被人忽略但是也最为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背景音乐是创作者对画面氛围的刻意营造,但同期声本身就是画面内容的一部分,它对画面细节的填充,对画面内容真实性的刻画,是任何后期手段都很难媲美的存在。

生活在巴西的卡雅布族,她们排着队列跳舞,她们踏着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用族着别人听不懂的民俗歌曲,随着她们的律动,她们身上的首饰也在叮当作响的附和着;夏季的塞伦盖蒂草原,有鸟鸣、有蝉噪,有淅淅沥沥的小雨拍打着草叶;巴西雨林,有电锯在“嗡嗡嗡”的轰鸣着,一棵参天巨木随着“啪”,“嚓”和“吱吱呀呀”的声音轰然倒下,树叶之间哗啦哗啦地摩擦着;还有赛拉佩拉达金矿采矿时的爆炸声、寺庙的敲钟声、盐仓集团烟草工厂里的嘈杂和喧嚣、也门驴拉车艰难上坡时蹄子和地面刺耳的摩擦……

不管画面的内容有多么不可思议,这样一些同期声的存在会让我们坚定地相信它们真实的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而且这些声音具有细腻的层次感,能让我们“听见”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画面细节,比如说雨林深处传来的闷雷,马加迪湖火烈鸟群迁徙时的振翅声……同期声就像人的呼吸一样,我们经常忽略它们的存在,但那是因为我们过于习惯了它的存在。

当背景音乐和同期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画面的声音效果就达到了最丰富的阶段,当两者相互分开不断过渡切换的时候,镜头段落之间就充满了节奏的起伏。在《天地玄黄》中,画面是声音的基础,声音是画面的灵魂,在丰富的音效之中,观众能够犹如身临其境般感知画面之中的世界。

镜头中满是对人类群体自我的观照,声画细节的处理暗藏着导演的人文思考

将《天地玄黄》中任何一个镜头拉出来,它的光线、构图、色彩等方面无一不展现出一种艺术的美感,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展现美,那这部影片也不至于受到疯狂追捧成为经典,并走到豆瓣9.1的高度。这部影片最具有价值的部分,是导演对人类群体和人类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朗·弗里克的镜头总是能够敏锐而精准的捕捉到时代的痛点,虽然在影片中他并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展开和探讨,但是在对声音和画面的细节处理当中却隐藏着他的态度。

在展现日本东京的地铁和美国派克大街的景象时,导演朗·弗里克对画面做了倍速的加速处理,拥挤不堪的人潮和车流一波接着一波来来去去,就这么一直单调的重复着,导演给加速的画面配上了急促的鼓点乐,而且这样的一种声画处理方式一直延续到紧挨着的养鸡场孵化挑选小鸡、盐仓集团烟草工厂生产香烟、键盘厂生产和组装键盘这几个段落。朗·弗里克将人类快节奏,麻木单调犹如机器上了发条的生活生动的展示在观众面前,快的让人感觉眼睛和耳朵跟不上节奏,压抑的喘不过气。

印度加尔各答垃圾填埋场,人和狗在垃圾堆里翻找着食物和生活用品;巴西圣保罗的天桥底下和马路旁边,有流浪汉也有带着几个孩子的母亲就那么蜷缩躺在地上;泰国曼谷的街道店铺门口,有化了妆穿着睡衣的站街女紧盯着过往的路人;波兰的比托姆玻璃厂,老板在旁边悠闲地监视着拿锹添燃料没有休息的工人……当时的背景音乐是那么的凄凉悲壮,哀怨低沉,那是导演对他们的悲悯。

当镜头穿过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泰国监狱博物馆时,未掩埋的尸骨,死者的画像和遗物在冰冷的色调中显得无比阴森恐怖,背景音乐中能听见淡淡的呜咽和哭诉;当镜头对准日本独有的舞踏表演时,导演给了表演者那狰狞、诡异的妆容和表情特写,在氛围最紧张的时刻有警报声突然拉响,然后有警车和救护车在鸣笛;镜头聚焦到耶路撒冷哭墙士兵手里的枪械,平静的画面被突然闯进来的尖锐警告撕裂,令人心头一震;而当场景转换到罗西尼亚贫民窟的时候,有人在楼顶放风筝,小孩子成群结队出去玩,画面变成了偏黄的暖色调,背景音乐也是无比的轻快、欢乐……

这部影片看似什么都没讲,却又感觉什么都讲了:世界不同民族的生存状态、等待着被信仰救赎的广大信徒、贫穷和落后、对环境的破坏、被按下加速键的城市生活……太多太多了,虽然片中没有具体的观点,但是对画面和声音的细节处理却隐晦的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我们能从中得出导演对大美世界的热爱、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对环境破坏和威胁世界和平行为的抵触和抗拒……

术到极致近乎道,影片简单到只有影像和声音,但它的内涵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样,就像中国道家哲学中的大道至简一般,越简单的东西里,它的包容性就越强。朗·弗里克不是一个冷眼的旁观者,他的镜头里有温度,处处可见他对人类这个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反省思考。

写在结尾:未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对人类这个名词有着极为狭隘的理解,我以为人类就是世界所有人口的总和,我现在才知道那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我以为城市和农村就能囊括人类的生存环境,却忽略了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角落;我以为人类不是在工作就是在休息,却没想到这样的生活仅是万千活法中的一种……

在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在看不到尽头的时间长河里,人类只是这个世界一个短暂的过客,美才是永远的主角,什么都会成为时间的灰烬,回归到这个宇宙重新成为它的一部分,但是美不会,因为它无处不在。观照人类的过去与当下,人类从未停止对美的追逐,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

我明白《Baraka》的中文译名为什么是《天地玄黄》了,因为它的简单之中,也充满着无限的智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乡下风景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青海作文 描写东西的作文 长大作文600字 就这样长大作文 大连的变化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片段 小学生法制作文 趣味运动会作文450字 作文教训 做个妈妈不容易作文 家乡的草原作文 英语作文朋友 长城作文怎么写 旅行游记作文 长城的特点作文 小人物作文500字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亲情最珍贵作文400字 冰箱的自述作文 美好作文 合作的事例作文素材 五年级作文历险记 课余生活的作文三年级 作文精选片段 富贵竹作文600字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作文 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作文 六一快乐的节日作文 写学校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