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见过那群磕长头的人 也许 你就会看懂这部电影

2020-11-28 09:05:01
相关推荐

站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我们总是习惯用文明来区别与原始的差异,当自诩占据了文明的主动权时,其实,我们一直在丢失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文明,从来不是用一种文化消灭另一种文化,而是在两种文化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尊重是前提,其次,才是接纳。

没看这部电影之前,即使我在青海待过四年,可是,我承认,对于藏族,尤其是藏族传统宗教,甚至具有原始气息的藏族文化,都是带有偏见的,不过,接触了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偏见让我觉得很是羞愧,不懂可以了解,如果先入为主的批判,那么,就会显得自己很无知,我说的这部电影,便是《冈仁波齐》,上映于2017年。

它选择的题材很讨巧,因为,藏传佛教一直都具有神秘色彩,所以,对于观众有一定的吸引力,可是,《冈仁波齐》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肤浅的猎奇层面,它深入的主题,带有很大的开放性,除了可以最直接感受到的信仰之外,其实,也包含着对于现代文明的思考。

这部影片在整体格调上很安静,而镜头始终跟随着的,是一群一直磕长头的信徒,他们的年龄有大有小,而他们要走的路很长很长,长路漫漫,这是一条属于灵魂洗涤的圣洁之路。

影片上映后,自然褒贬不一,毕竟,导演作为旁观者,对于内容上的把控,大多数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难免掺杂太多主观感受,不过,作为观众,我们依旧可以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重新升华出新的认识与思考,毕竟,观影后的思考,属于内容的第三次创作,而这种创作,便是价值与价值,理念与理念的碰撞。

1

其实,单纯的把《冈仁波齐》归类为剧情片,有些不太恰当,因为,初次观看的时候,总觉得带着某种纪录片的味道,当然,电影总是有剧本的,可是,在拍摄技巧上,导演为了更加贴近所要表达的主题,于是,让镜头一直处于第三者的跟随状态,这种游离于故事之外的拍摄手法,既满足了观众的窥探心理,同时,也保证了故事整体上接近真实的状态。

故事发生在2014年,也就是马年,在藏传佛教里,马年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如果,在这一年朝圣,那么,他们所积攒的功德将是往年的数倍,所以,生活在同一个村里的人们蠢蠢欲动,虽然,放牧,种地,打工等琐碎的事情,满足着家庭的物质需求,可是,他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更加看重。

当然,有人会觉得,这种过分注重形式的藏传佛教,多少带着点愚昧的成分,可是,在这些藏民眼中,高于一切的信仰是一种普渡自己普渡众人的大功,而寻求内心的安稳以及祈福家人的安康,必须身体力行。

村子里的十一个人,因为朝圣集合在了一起,其中,有屠夫,有老人,有小孩,有孕妇,身份各异,目的一致,虽然,出发之前,他们对于朝圣都有各自的小心思,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朝圣,并非带有任何功利心的盲目追逐,而是带着虔诚的祈祷来换取内心的平和,比如,在电影中提到的那个屠夫,满足温饱就得杀生,杀生必定沾染血腥,所以,他朝圣的目的,只是为了可以消除内心的罪恶感。

当然,我们都知道,依靠外在的符号化的东西,并不能真正达到精神的超脱,可是,朝圣路上磕着长头,其实,也是一种阅历的累积,就好比我们读书一样,并不是书读得越多精神世界就越充实,而是我们可以通过读书这个过程,而慢慢获取自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其实,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当镜头始终聚焦在十一个磕着长头一路前行的人身上时,我脑海里居然想到了《孟子·告子下》中的一句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磕长头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表面上看来,是用一种肉体的苦痛,来祈求神灵的庇佑,其实,剖开这层表皮,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种鞭策,说白了,神灵便是自己。

2

在《冈仁波齐》这部电影中,朝圣路上,孕妇的小孩出生了,小孩代表纯洁,其实,从侧面也在说明,这一路朝圣后每个人的重生,当然,是心灵的重生,当从起点开始,历经四季轮回,经历风霜雪雨,却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时,即便没有到达冈仁波齐,这一路的阅历,已然净化了心灵,因为,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我接触过藏族人,对于大多数藏民来说,即使,身处在现代文明之中,但是,他们依旧保持着最原始的心性,他们看重家庭,看重亲情,看重家族之间的关系维持,他们对于自然保持着无比的崇拜,对于生灵怀着极大的慈悲,就像电影中,当磕长头的人遇到路边的小虫子时,会选择短暂停留,让小虫子先行,而后再继续朝圣。

当然,这里头,可能有导演故意添加内容的成分,不过,在高原的他们,的的确确一直坚守着一份质朴,一直信奉着一种信仰,他们可能并不完全理解信仰的内涵,但是,总是用实际行动维护着,这已然成为了一种不可动摇的文化,文化在于传承,在于传承的过程,并不是一种被定义化的结果。

在《冈仁波齐》的海报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

我想,我们的确都是在朝圣的路上,这朝圣,并不是如电影中那样磕着长头,追随者冈仁波齐坐落的方向,而是我们始终在现实的苦海中,找寻着自我的回归,信仰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成为自己。

这些藏民磕着长头,其实也是在找寻最初的自己,他们相信,冈仁波齐可以帮助他们,但是,我的理解是,冈仁波齐并没有帮助他们,而是他们自己在朝圣的路上,因为经历,因为感受,自己顿悟了,虽然,潜移默化,可是,刻骨铭心。

3

《冈仁波齐》的开头部分,差不多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刻画藏民们琐碎的生活,那种熟悉的烟火气息,让我们从最开始就有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你我皆是凡人,或许,这就是导演最开始勾勒生活场景时的目的,看似随意,实则已经将一种情绪蕴含进去,作为观众,一直被这种情绪所牵引,不知不觉中已经融入了进去,以至于,在后半部分没有任何修饰的朝圣中,我们仿佛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冈仁波齐》避开了晦涩的宗教阐述,用一群非演员的藏民,还原了他们长途跋涉的朝圣之路,这本身就是一种无限贴近真实的描绘,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窥探到了远离文明的原始样貌,这里面,包含着信仰,包含着爱,包含着纯净,包含着修行。

这些人看起来虽然有些“粗俗不堪”,可是,却是现代文明中,最后的一群坚守者,文明有时候不是外表的光鲜亮丽,而是内心的虔诚与忠实,静谧的远方,总有一群自我的维护者,超脱物质的束缚,达到精神的享受。

我想,《冈仁波齐》这部电影,并非在赞美近乎苛刻的朝圣,而是,通过展示原始的崇拜,来达到对于现代文明的思考,究竟,我们该如何在现代文明中与自己相处。

我想,陶渊明的这首诗,可能是最恰当的概括: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书房作文400字 厚积薄发作文素材 出发与到达作文 以回忆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端午的作文题目 你是我最敬佩的人作文 温暖的瞬间作文600字 写一篇关于风景的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40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300字 写物的作文100字 描写春天的作文100字 以月亮为主题的作文 沿途的风景作文600字 为别人喝彩的作文 越长大越什么作文 带着微笑前行作文 元宵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写景作文400字五年级 妈妈真好作文400字 我家的小猫作文400字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 挠男孩脚心作文 顶鸡蛋作文 被后妈打屁股作文 她笑了作文600字 为环卫工人点赞作文 六级作文评分标准 我的愿望200字作文 我的童年往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