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多读书为何不如少读书?读书时常常被忽略的误区

2020-11-28 18:05:01
相关推荐

学海无涯,常以为读书可以拓展知识,提升自我写作水平,年岁渐长,却突然发现这个路子越来越不对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虽有所偏爱某一种类型,但并不排斥任何一本书与文章,虽然收获有大有小,但总归有所收获,读完采铜先生的《精进》后,越发感觉这是一种错觉。

无论写作还是读书,时间都已经不算短。撰写《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的时候,反反复复修改了数遍,朋友突然问我:"你平时读书吗?"

第一个念头就是"当然经常读书!"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用手机在读书平台上,大约翻看了近386本书,虽然记忆里完整读完的只有40本左右,但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不读书,可是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文章中的逻辑混乱,语感和可读性差的问题,算来算去也和常读书联系不起来。十分矛盾,读书过程中的收获感,只是错觉吗?为何提升效果,如此有限?

采铜先生在《精进》结尾的时候给出了答案,不是读书太少,而是读的太多。

1、 静心品读一篇文章的模样,才是正确的读书方式

这一年我认真看完一遍的书大概有四五十本书,但我觉得看得太“多”了!这个“多”意味着,我并没有反反复复扎扎实实地读一本好书。

读书太多,未必是好事。

精力有限,书海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精力,去翻阅无限的书海,现在看来是愚蠢的。

民间寓言"二黑掰玉米"的故事中,二黑为了掰掉下一棒玉米,而丢掉到手的玉米,如此反复,虽然二黑掰了一路,但最后的收益就只有一棒玉米,太多的玉米被他遗失在路上。

其实盲目读书与"二黑掰玉米"没有太大区别。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常常很难理解文中概念,读书的速度自然很慢。随着读书量的增加,读书越来越快,却反而失去最初品读一篇文章的耐心。这也导致书架上阅读过的书籍越来越多,能够详细回忆起来的内容却越来越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人的能力有限,知识的边际是没有限度的。请不要用有限的时间,去盲目追求无限的知识。

多读书不如少读书,没有人会在乎曾经读过多少书,甚至学过多少东西,人们在乎的往往是能够创造多少价值。

朱光潜:"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不刻意追求读书量,静心品读一篇文章的模样,才是最正确的读书方式。

2、 读书就像品菜,需要细细品味

好书如果不多看几遍,如果不拿着放大镜、显微镜看,便是浪费了它的好,对不住它。

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讲的十分透彻,"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不妨将读书想象成品尝菜品,每一道菜品就是一本书。

当大口朵颐吃掉十道菜品后,当谈及菜品哪里好吃的时候,就会发现很难回答出来菜品的美味之处,只知道好吃。相反,细细品尝一道菜品,感受每一个素材为菜品提供的味泽,当谈及菜品哪里好吃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津津道出其中味道。品尝一道菜品,不应该大口朵颐,而是细细品味。

读书也不应该浮光掠影,而应该一点点的读透。读过一本书,只看皮毛不探究主题,有些时候不如用这些时间,打一场游戏来的愉悦。

3、 少读书不是不读书,读书量的多少,还需要辩证思考

没有基础的追求,都将是镜花水月。

可我每每看到网络上传来传去的文章,读不下三行就直摇头,太浅了,隔靴搔痒,读它作甚!而对于这些自鸣得意的作者,我也是心中暗骂,写这么浅的文章,有何出息!

作家杨绛曾收到一封来自读者的长信,信中读者不仅表达了对杨绛的仰慕之情,也表达"精心拜读经典名著的时候,为何还有很多地方都无法理解"的困惑。在杨绛的回信中,除去寒暄和鼓励读书的内容,既诚恳又不客气回复他的困惑道:"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思考的太多"。

确实如此。读书读不懂,最主要的原因是读书太少。要想在读书上有所成就,一定是先广后精的,在读书之初,我们要追求读书的广度,努力夯实自己的读书基础。当基础打牢之后,就应该在精字上下功夫。

又或者精和广,没必要分清先后,而是一边追求读书的广度,一边选择好书进行精读,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你在读书才能大有收获。

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8岁时被送入欧洲最有名气的皇家大亨利学院学习,在校8年时间,如饥似渴的汲取书中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模棱两可又前互矛盾的知识,让笛卡尔对所学知识十分失望。在修成学士学位后,笛卡尔再也无法忍受模棱两可的知识理论,选择游历的方式来应征所学知识,走遍欧洲各地,甚至参加了一场战役,最终解决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困惑,并创出笛卡尔坐标系,并为笛卡尔后期创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理奠定基础。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4、 不应死读书,读书更应读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向来是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最廉价、最有效的方式,特别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坚持有效的读书来获取知识,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和事业,也能更好面对新的挑战。

夏丏尊语:"读成文的书与读不成文的书,须兼程并进,相辅相助。学习的方法可有各式各样,有时需用实验的方法,有时需用观察的方法,有时需用演习的方法,并不一定都依靠书。"

人生本来就不只有阅读。

我们要读的书有两本,一本是成文的书,另一本就是不成文的书。

读成文的书,其实就是沿袭作者探究问题的过程,就像拿着笔墨临摹老师的笔迹一样。读书的时候,一味的追寻作者的思路,虽然获取了一定的知识和认知,但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独立思考能力。读不成文的书,就是"知行合一",利用学到既有知识,灵活运用在社会生活中,生活对知识的反馈就是我们要探究学习的知识。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读书是这样说的:

我给大家的建议,不读书也挺好的。喜欢读书,也很好,千万不要觉得书读的不够多,觉得挺难受,挺丢脸,没什么丢脸的。人可以少读书,多干事。有人事干的很多,事干的很多当然时间有限,把自己的人生当一部书。

从古代的"纸上谈兵"到现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一本书不应局限在书本上,从自身出发,才能更好实现阅读的目的。无论多读书,还是少读书,都是为了读好自己。

总结:

李敖曾说:读书人都欠了知识的债。

少读书,学会深耕细耘,将知识应用到时间,知行合一,创造出新的价值。

与其悲伤自己"怀才不遇",不如将时间放在思考自己,是否将学会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是否深耕细耘创造新的价值?

知识的唯一用处就是回馈于生活,改善生活。只读书而不运用,不外是自己读自己爽吗?只运用,而不创造技艺和持续学习,不就是死板的重复吗?

因此读书一定要和现实结合起来,不一味地追求读书量,也不基本不怎么读书,而是要读精读专,让读书落地,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手写 追 作文 拒绝 作文 传递 作文 竹林 作文 敬畏 作文 影子 作文 作文 狗 如果 作文 教师 作文 一件事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一件难忘的事英语作文80字带翻译 这一路风光正好作文600字 记一次家务劳动作文500字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作文600字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作文600字 我向往这样一所中学作文400字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500字作文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作文300字 我尝到了创造的乐趣作文400字 我学会了打羽毛球作文300字 我作文上的红双圈代表着什么 感受什么的美好作文600字 史上最牛高考零分作文 如何保持健康英语作文80词初二 我需要这样的平台作文400字 以细节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六一游园活动作文300字 我生活在鼓励之中作文600字 以勇气为话题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