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六盘水这么干……(下)

2020-11-30 17:50:02
相关推荐

背景点击: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六盘水全市持续增强“四个活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注重新生儿落户,生命活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安置点共出生新生儿1711名,新生命不仅直接完成了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也使搬迁家庭内心适应、接受安置点新生活,乐于在安置点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注重教育质量,文化活力持续提升。截至记者采访时,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共有1060人考上大学,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39人、大学本科593人、大专或高职428人,有17040名孩子进城上学。注重多渠道就业,经济活力持续提升。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中,29715人外出就业,18961人就地就近在园区就业,2290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均收入较搬迁入住前增加686元,群众有了更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注重党员发展,政治活力持续提升。群众怀着对党惠民政策的感恩之情,在新家园、新环境积极入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截至目前,全市安置点共新发展党员89人、党员人数达到682人。为深入了解搬迁群众如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记者见到熊祥珍时,她正一只手操作鼠标,另一只手在键盘上敲击。

给自己“补课”的熊祥珍(黄瑶 摄)

“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所以找工作的时侯总是碰壁,现在很多地方都需要懂电脑,所以这次社区组织培训,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19岁的熊祥珍家住水城县双水街道小山安置点沙龙社区,2019年8月跟随家人从猴场乡搬迁到此。“我们这一批是8月5号开始培训的,主要是教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知识、技巧,今天教的,是表格的制作。我想着下课之后也没什么事,就留在这里多练习一下。”自社区2018年7月成立以来,像这样针对不同人群,合理开设的家政服务、厨师、物业管理等培训课程,已经开展了7期,培训合格431人。除了定期举行培训,沙龙社区围绕推动搬迁群众生计方式的转变,通过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化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托底解决困难人群就业等方式,确保有劳动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就业,让搬迁群众从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转变。同样是在沙龙社区新建的办公楼里,妇联主席彭中菊也正盯着电脑屏幕认真看着什么。

工作中的彭中菊(黄瑶 摄)

“上班时间工作太忙,就利用午休看看党章,算是为我成为预备党员打打基础。”在社区工作的彭中菊,同样也是一名搬迁户。2019年3月进入社区工作的时侯,还是一名普通群众。“后来担任网格员,再后来经过选举成为了社区妇联主席,在日常的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党员。特别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社区的党员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先锋模范作用,也让我有了入党的想法。”今年3月,彭中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点点朝着党组织靠拢。“说句实在的,入党之前,每天就想着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但是现在,感觉自己肩头无形中多了一份责任,鞭策我更好的为百姓服务。”一直以来,在沙龙社区,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攻坚堡垒,健全组织体系,实现组织联建,都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沙龙社区(黄瑶 摄)

社区注重党员群众的教育引导,亮明党员身份,宣传党的政策,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易扶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 水城县生态移民局移民搬迁后续扶持中心主任蒋成映告诉记者:“我们坚持安置点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安置点各项工作中,合理设置党总支、党支部,配强干部,完善机制,强化功能,用社区的红色风景线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牢记自己的义务和使命,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岗位、任何情况下,争做先进表率,关键时刻勇于担当作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瑶

编辑 屠琪

编审 马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投稿作文 理想600字作文 感恩800字作文 阅读感悟作文 抗疫英语作文 好作文400字 我想说作文 作文面对困难 600字的优秀作文 理想作文800字 景点作文400字 二年级写话作文 争 作文 作文我多想 学位英语作文 小象作文 描写景物作文 打针作文 真实故事作文 三年级比赛作文 写幸福的作文 幸福的作文600字 尺子作文 写作文的素材 专升本语文作文 三年级人物作文 6级英语作文 修身 作文 作文攀登 出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