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商隐的两首咏物诗 意境优美 言外之意不尽 耐人寻味

2020-12-01 05:55:01
相关推荐

古诗词不仅有很多表现手法,也有很多题材,比如边塞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以及咏物诗等等。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题材,作者通过吟叹事物去体现人文思想,而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愿望,有些包涵生活哲理,有些表现生活情趣。

唐代诗人李商隐非常善于抒写咏物诗,经常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羁旅生涯的悲苦、怀才不遇的愁闷,以及孤独思乡的惆怅。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句有《落花》中的“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还有《题小松》里的“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等等。下面这两首咏物诗也是经典之作,意境优美,言外之意不尽,耐人寻味。

柳唐代: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李商隐的这首咏柳诗创作于大中五年,诗人被柳仲郢辟为节度书记,之后几年的生活都在柳幕中,所以他的咏柳诗往往借府主的姓氏抒发感慨。这首诗描写秋柳,诗人却先追想春景。佳人如云的游苑上,繁花似锦的春日里,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如水乳交融,意境优美。

春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柳的枯凋,作者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李商隐年轻时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成家后却陷入党争的漩涡,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

诗人采用拟人手法,一个“逐”字,说柳枝追随东风,表现了柳枝的生机可爱,那迎风而动的柳条,就像酒筵之上翩翩起舞的美女,翠袖绿裙,左摆右摇,煞是好看,诗人早已将拟人手法运用得深入无痕。

最后一句将柳比作人,仿佛是说,你怎么愿意在清秋之日,既染上斜阳的余晖,又带着凄鸣的寒蝉呢?诗人把斜阳照柳,秋蝉鸣柳反说成“带斜阳又带蝉”,却凸显出柳的形象,言外之意不尽,很耐人寻味。

巴江柳唐代:李商隐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大中六年四月,西川节度使杜悰调任淮南节度使。李商隐奉柳仲郢之命,备办米面牛羊亲往渝州迎送。诗人借咏柳抒发用世之情,开篇即点题,丝丝缕缕的柳叶,实在让人爱惜,一片碧色染绿了大江。巴江两岸,柔条纷披,新叶繁茂,青葱凄迷。成排的杨柳倒映在水中,染绿了一江春水。

诗人采用泼墨技法,烘染出气象恢宏的色彩美,颇见匠心。“绿侵江”,兼用拟人和夸张手法,状柳色之丰盈,苍翠欲滴。一个“侵”字,写活了杨柳,可谓以一字而尽传精神。诗人联想到,巴江柳应该“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更好地发挥遮阴助凉的作用,言下之意,暗指作者才不尽用。

作者着意于柳色,流露出喜爱之情。可柳生巴江,不得地利,徒有其色,却难遇知音,惋惜之意见于言外。柳荫终未移入绮窗,有才难被大用,无限惜柳之情,这一切正是诗人沉沦失意的生动写照。这两首诗借柳写人,以虚衬实,意在言外。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李商隐得到了爱情,却毁掉了一生的锦绣前程,但他只是一位旧时代的书呆子,为了温饱和仕途只好饥不择食,令后世的读者为之心碎的同时也深受启迪。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争做好少年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 什么使我快乐作文 保护地球的英语作文 什么让我着迷作文 mytrip作文 成长作文500字初中 看电影作文400字 哥哥打屁股作文 学打羽毛球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 埋下一颗种子作文 最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课间10分钟作文 厦门植物园作文 把握当下作文 香港迪士尼作文 中秋有感作文 辞旧迎新的作文 什么温暖了我作文 成长需要挫折作文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 我渴望成功作文 描写汤圆的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600字 三年级写景作文300字 坚持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春游作文 初一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