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智教育研习社:大智语文 数学研究院解读《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及

2020-12-01 23:20:01
相关推荐

新高考·新机遇·稳过渡

---《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解读

“新高考已经来了,语文古诗文的背诵篇目我到底应该背哪些?”

“我是一名高三生,三新一旧的背景下,我觉得还是背诵64篇更靠谱”

“虽然我们是高三,但是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要求了72篇,所以背诵72篇更实际”

……

新高考已经来了,关于“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范围的问题”一直广受争议,教育部办公厅《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的发布,使得一切尘埃落定,《说明》的发布不仅为新高考平稳过渡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更为当下高中语文学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究竟有哪些?

2020年起,山东省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需要严格按照《普通高中2017届语文学习教学指导意见》实施背诵要求,背诵篇目为58篇,包括文言文必修8篇、文言文选修I10篇和诗词曲40首。具体篇目如下:

一、必修(8篇)

1.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3.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4.师说 韩愈

5.阿房宫赋 杜牧

6.六国论 苏洵

7.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8.赤壁赋 苏轼

二、选修I(10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2.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

3.过秦论(上) 贾谊

4.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

5.陈情表 李密

6.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潜

7.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8.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9.石钟山记 苏轼

10.登泰山记 姚鼐

三、诗词曲(40首)

1.静女 《诗经》

2.无衣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 屈原

5.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6.短歌行 曹操

7.归园田居(其一) 陶潜

8.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9.山居秋暝 王维

10.蜀道难 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12.越中览古 李白

13.将进酒 李白

14.蜀相 杜甫

15.客至 杜甫

16.登高 杜甫

17.登岳阳楼 杜甫

18.石头城 刘禹锡

19.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20.李凭箜篌引 李贺

2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22.锦瑟 李商隐

2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李煜

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25.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26.桂枝香(登临送目) 王安石

27.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

28.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29.登快阁 黄庭坚

30.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31.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3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33.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34.书愤 陆游

35.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36.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7.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38.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39.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40.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

以名篇名句默写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在高考中的命题有什么特点呢?

1.命题形式:

理解性默写为主。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补充式”默写,共计6个空,赋分为6分。

2.命题特点:

常规设置3个小题,依据初中必背诗词曲设1题,依据高中必背文言文设2题。

3.情境创设的特点:

古诗文揭示的主旨、抒发的情感、描绘的画面、描写的景象、表达的道理、记叙的事件、营造的意境、使用的手法等。

4.默写的名句特点:

(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2)表现爱国情怀、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等方面的句子。

(3)反映科学技术、仁孝忠义、崇高理想等方面的句子。

新高考·稳过渡的应对策略

失分原因分析:

(1)复杂、生僻字不会写

例如:“孤鹜”中“鹜”错写为“骛”

(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副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2)同音、异形字辨不明

例如:“至千里”错写为“致千里”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通假字与本字分不清

例如:“生”错写为“性”

(1)用“致千里”者却非“利足”、“绝江河”者却非“能水来证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

(4)重要虚词漏掉或出错

例如:漏掉“也”

(2)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之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针见血地支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5)上下文混乱张冠李戴

例如:“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错写为“呕哑嘲哳难为听,岂无山歌与村笛”

(9)白居易《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说浔阳并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实在难以入耳。

2.稳过渡的应对策略

(1)加强背诵是前提,情景式记忆更高效

整体理解古诗文大意,掌握文本基本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精准记忆

例如:

(2)手脑并用最合宜,熟练求准是目的

对生僻字、同音异形字、通假字等常出错的字词要在勤于练习,尤其是“挖空”式练习

例如:

泱泱中华数千年,浩瀚文化星河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更是我们每个中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新高考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依据课程标准、开展高效的学习,才能让自己在新高考改革的浪潮中实现平稳过渡。

用好课标导向 实现高考过渡

---《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解读0.

近日,针对山东省等部分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提出的关于数学学科普通高中课程内容与高考命题衔接的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了更好地实现新高考的平稳过渡,现对《通知》进行解读:

一、明确提出文理不分科

新教材虽然从今年部分省市开始大面积使用,但之前有些省市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用,也就是说,试用过新教材的地区按第一类确定考试范围,是一套试卷;使用旧教材的地区按第二类确定考试范围,是另一套试卷,山东省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将使用第一套试卷。但不论开始使用新教材,还是尚未开始使用新教材,都不再分文理科。

二、新高考试卷命题范围

山东省将使用第一套试卷,第一套试卷命题依据第一类考试范围。第一

类考试范围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

修课程的内容要求为基础,适当调减部分内容:

1.必修课程中的以下内容不作要求:

(1)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

(2)有限样本空间的含义;

(3)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

(4)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及百分位数的统计含义。

2.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的以下内容不作要求:

(1)空间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

(2)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距高问题;

(3)利用全概率公式计算概率。

三、过渡高考的赢考建议

作为过渡时期的山东省考生,为了更好地赢取新高考的初站胜利,现给出以下备考建议:

1. 以课程标准为导向

新时代下高考的命题将参照新的《课程标准》,考生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命题方向和考试范围,做到有的放矢。

2. 以核心素养为能量

高考评价体系将继续以“一核四层四翼”为依据,作为“四层”的考查要求,数学核心素养依然会高度体现在试题中,考生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汲取数学核心素养能量,提升赢考能力。

3. 以数学思维为武装

有区分度的试题,往往是数学思维高度集中的题目。为了更好的得到这部分分数,考生要注重训练一题多解,积累数学文化,培养数学思维,抓住题目蕴含的数学本质,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4. 以优秀习惯为常态

养成课前预习,课中记笔记,课后温习的优秀学习习惯,建立数学笔记和错题本,不断反思和领悟数学内涵,提高复习效率,充实学习过程。

5. 以积极心态为保障

虽然处于改革期,作为过渡时期的考生,要建立必胜的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夯实基础知识,训练数学思维,以不变应万变,苦干加巧干,明年的高考一定能取得胜利!

大智教育研习社:大智语文 数学研究院解读《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及《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