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春风润物好读书

2020-12-02 17:50:01
相关推荐

又是春天。连续两天灰沉沉的天气终于下起了蒙蒙细雨,透过雨丝,望着窗外渐渐泛绿的大地,听着汽车穿梭的声音,感觉有点久违的城市的味道,我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多么别致的春天呀!

我的心禁不住像这天气一样,前几天还阳光普照,气温上升到了25摄氏度,可很快经历了一场风沙,给三月里的一场瑞雪及后来的雨夹雪清洗后的大地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尘土,这不,气温也跟着下降了十几度,还好,又下起了小雨,将落下的尘土深深融进大地,气温又开始回升……我坐在桌前,看着窗台上茂盛的文竹又抽出几枝新芽,色泽鲜嫩,娇美可亲,心想,这世界,几乎每年都这样,不经过几次风风雨雨,甚至风沙侵袭,就过渡不到夏天。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新疆,没有春天,降上两次雨雪,刮上两次风沙,直接进入夏季。你看,昨天那些爱美的姑娘们还是长衣裹腹,今天已是短裙赤腿。夏天在一眨眼的工夫就敲开了你的门槛。

而在这样的天气里,足足憋了两个月的摄影师们可是来了心劲儿,盼望着疫散春来,按下播放键,走出家门,赶在芳菲最盛时,把镜头对准身边所有动情的生物,让光影留在疫情后的人间四月。我的一位中学同学退休后玩起了相机,刚刚迎来四月,就几次跑到人民公园,先是拍枝头杏花,后又拍淑女树下,倒是颇有些意境,也展示出一定的摄影技巧。

而我,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在这满身诗意的四月里,却依然怀抱着那份书香的旧情,刚刚过去的早春将我圈在屋里读书的那份劲儿还没过去,倒又很快迎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你说,我怎能停下对书的眷恋?

在那段寂静的日子里,我再次捧起了《红楼梦》,并不停地在手机上翻看87版《红楼梦》片段和《红楼梦》剧组演员的视频,还跟着原唱陈力学会了《红楼梦》插曲《枉凝眉》的歌唱。结果,我在半个多月里将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看完了,手机里还在不停地推送《红楼梦》的相关视频和不同版本的《枉凝眉》的演唱,有于文华的,有吕微的,还有郑绪岚的,我都看都听。当然我还是喜欢陈力的原唱,她的声音更浸人心肺,更有空灵的感觉,不仅让人心动,简直让人心颤,而我每天清晨都要清唱几遍。说来这也算我读完《红楼梦》的一个小小收获。除此,我还阅读了朋友推送的不久前出版的《<红楼梦>写作之美》一书。可贵的是作者从语言学、修辞学的角度,较为规范、系统地对《红楼梦》的文学表达、意境描述乃至文字魅力进行了剖解分析,甚至按照自己独到的理解进行诠释,颇为新鲜,也很能给人以启发。当时正值新冠肺炎肆掠,人们不敢有半点懈怠,加之洋洋“红楼”,本就悲喜连连,此生再读,又是非常时期,心态之复杂,难以形容。正是:鼠年伊始入红楼,万巷空寂国人忧;竟是十五空对月,绿叶窗前难平愁。声声枉凝眉,字字泪心头;望穿暮空盼春暖,不知惆怅何时休?

紧接着,我又读完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本16万字的散文集是在作者不到60岁去世后出版的,和千万读者一样,我也是从这本书里阅读史铁生,认识史铁生的,尽管晚了些……

这本书谈论最多的就是生和死。“‘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和死,但在我看来,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这是一种非常别致的对生死的理解。作者提到了他四十年杳无音讯的大舅,写道:“他离家时不过二十出头吧,走了很多年,走了很多地方,想必也走过了很多情感。很多的希望与失望都不知留在了哪儿……”我后来写进我的散文《春风吹来》中的那段话“人生就是由很多失望和希望构成,也许先是希望却又失望,也许先是失望,后又迎来希望。失望和希望交错进行,构成了完整的一生”就是当时看了这本书后颇有感触一蹴而就的。

这本书的封底有一段话特别好,“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真是这样,人生中有多少话多少事不都暗藏在人们的心里,最终随人而去……

再后来,我在参加一档读书节目中特意向青年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觉得,人生需要自强不息,也需要平和地对待一切,尤其是青年时代。末了,我向青年朋友说:“对了,地坛是北京的一处公园,就像北京天坛公园一样,还有地坛公园,早先史铁生的家就在公园不远的地方。”

在那些日子,我还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及《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很累,仅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人物情感的变化、内心的斗争等等就非常冗长、“拖沓”、细致,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特点之一。其中包含了整个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忧郁、伤感的特质,给人一种忧伤的美,悲催的美,展露着作者的思想、作者的善良以及作者矛盾的心态。我怀着敬意以及我的思念从《罪与罚》最后部分摘录了一段文字:“他俩都想说话,但是都说不出来。他俩的眼眶里噙着泪花。他俩的脸色都很苍白,都很瘦;但是,在这两张苍白而又病容满面的脸上,已经闪耀着万象更新,充满着翻然悔悟,毅然走向新生的未来的曙光。爱,使他们复活了,一个人的心里蕴含着滋润另一个人心田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的源泉。”

《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作品一样,充满了激情,充满了人性,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大段大段的议论、心理描写和可以感觉到的那种情感,让人感觉到传记作品和传主的小说作品在风格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这种高度的契合又让人始终怀着对传主的崇高敬仰,并在心灵上达到默契和认同。当然,这种带有宗教、政论色彩的煽动、说教对今天的读者不一定感兴趣,而也只有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乃至后来苏联时期的作家才有这种写作风格,这种写作风格需要读者耐心品读吃透作品的全部内涵才能自觉自愿地接受。因为这是作家在传递着他自己的思想,呼喊着他的心声。这也是作品有血有肉的地方——除了筋骨外。

越读到最后,越让人感到心情沉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命运多舛,多有不幸。尤其是病魔伴他一生,让他痛苦不堪,加之父母早逝、流放服苦役、丧妻丧子、受到诽谤、生活拮据、居无定所等等,可谓受尽了人间磨难,但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坚强的毅力,天赋的才情和勤奋的思考、劳动,创作了十余部引起强烈反响的长篇小说,而且至少有两部可以登顶世界文学高峰(《罪与罚》《白痴》或《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我们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读有关他的传记,感觉他那个时代离我们远去,感觉他那个时代的生活不可能再发生,但在灵魂深处的考问,对文明、慈善、真理的渴求,对人民参与社会生活和事业的企盼,都是具有永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也是,不到六十岁,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走了,没有留下什么资产,却留下了人类历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作品和他的思想,还有通过这本传记看到的——他的人品。陀思妥耶夫斯基走了,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我实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烂了,依旧是一粒;若是烂了,就结出许多的籽粒来。”

就是在那段日子,我记住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段话:“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有你愿意把你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灿烂的花朵。”

后来,我又重读了勃朗特三姊妹中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呼啸山庄》的故事在两个庄园之间展开,人物也不多,但故事情节、情感冲突却十分紧凑、集中。通过管家婆栩栩如生的讲述和巧妙的衔接,引人入胜,连贯性强,似乎让人喘不上气来。我知道,这是一本安静下来读的书。它会时时抓住你,给你在静默中带来一些思考,尽管这种思考是晦涩的,但却是深刻的。尤其是像《呼啸山庄》这种带有诗性的小说,带有在自然中透露着欢快和真情的浪漫主义经典描写,怎能不激起人们情感的涟漪呢?正如译者所说:“女作家以非凡的想象力和生命激情,把内心世界最为艰苦卓绝的生命历程和最为惨痛的心灵创伤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每一位善良而敏感的读者为之心跳,为之落泪。”

掩卷思捋,感慨多多。“我在晴朗的天空下,徘徊于这些墓碑间,望着飞蛾在石楠丛和蓝铃花中折翅翻飞,听着温柔的风缓缓吹过草丛,心想又有谁会想到,在这安宁的土地下面,长眠于此的人却并不安宁。”全书结尾意味深长……

和《呼啸山庄》一样,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对人性的把握,对事理的分析,对情感的抒发,对世间的认知,如此精到,如此精深,如此精粹,都让人受益匪浅,也让人为年轻的作者有如此谙熟的思想、如此深刻的城府而惊叹!

“真正的世界无限广阔,一个充满希望与忧烦,刺激与兴奋的天地等待着那些有胆识的人,去冒各种风险,追求人生的真谛。”诸如此类精彩的话语贯穿着《简·爱》的始终,激发人在灵魂深处去感受生命的意义。

除了勃朗特姊妹的天才外,在那样封闭狭小的环境,过着那种艰辛困苦的生活,坚持博览群书,阅读经典,无疑对她们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让勃朗特姊妹在尝受人间苦难的同时,也早早地成熟起来,坚强起来,尽管都早早地过世,但在世界文学宝库里,留下了金贵的一笔,而且世代永存。

记得就在我伏案阅读《简·爱》的时候,乍一抬头,看见一片小小的浅灰色的羽毛悠悠然地在窗外漂浮……透过玻璃,看似在大海中摇曳的一艘孤船,晃动着头尾,升向更高的天空……它本是附在生命体上的,此时,它失去了依着的生命,自由自在地飞翔,飞到不知去向的地方。过了一会儿,天暗了下来,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可能要应验了吧!再过了一会儿,当我看完《简·爱》第十一章,那个恐惧的三四十岁的红发女人初次以怪叫声出现的时候,天也阴得让人压抑起来——雨就要来了,这入春后的第一场雨总是在清明前后如约而至。我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我感到有些阴冷,后又感觉窗外又在飘着什么,一看是漫天的雪花在群魔乱舞,我低头看我的书,半小时过后,雪花变得扬扬洒洒,又过了半个小时,雪花变成了雪粒,后来,雪粒变成了雨丝……

此时,我想起诗人洛夫一首诗中的“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

还有英国著名作家伍尔夫夫人的那句“让我们记住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

我想,通过阅读经典,我会记住。

作者:丛一(王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苦作文 生病作文 星星作文 海南作文 假如我是作文 微笑的作文 彩虹作文 西瓜作文 英语作文图片 老家作文 道德 作文 作文万能素材 三篇作文 作文的格式 享受作文 一句话作文 书包作文 作文大全小学 警察作文 作文下雪 怀念 作文 作文续写 苏州作文 写故事的作文 作文课 怀念 作文 杭州作文 海作文 作文900字 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