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报重磅推出散文《春月出山》 作者/ 何大草

2020-12-02 18:35:01
相关推荐

鉴赏何其难。很有些学者研究了一辈子文学,可以对一本书详加考据,弄出一堆论文来,却没能力说出它的文学价值之所在。这是可叹的。

1

唐代出过两位有名的诗僧,一是寒山,一是拾得,也算隐士,且是深隐,住在山深林密的草庵、茅屋、洞子里,懒得见人,人去求见,也少有见得到的。但因为是诗僧,并不面壁呆坐,等所谓电光火石的一闪,突然就破壁了。他们脑子里随时在电闪,那是诗。他们不停地在写诗,写了就刻在就近的崖上、树上、竹子上……任何合适的地方。

诗僧就是穿了僧袍的诗人,吃斋念佛不?不知道。但肯定并不信奉羚羊挂角、不立文字的玄谈,要写,而且写了,还要留下去。

恰好有人把这些诗抄录了下来。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有没有可能,是后人托寒山之名的伪作呢?有可能。即便这样,这诗也符合人们对寒山的想象,高冷。

看后人画的寒山、拾得像,却不是高冷,是落拓不羁,粗看似讨口子,再看如嬉皮士,自由、自在,大大咧咧。

他们的诗,不反映现实生活;他们自身就是现实的一部分,是自甘孤立于大多数的小小一部分,正因为不具有普遍性,从而注定会影响后世的现实。

一千多年后,美国的嬉皮士们正是以寒山为鼻祖,热腾腾闹红了西海岸。

《冷山》

查尔斯·弗雷泽的长篇小说 《冷山》,扉页上就题着寒山的两句诗:

人问寒山道,

寒山路不通。

据说他本人也住在山中,养马过日子,像个隐士。

活在时代中的诗人,大多已被淡忘了。活在时间中的诗僧,默默获得了持久性。

2

寒山、拾得是深隐,王维是半隐。陶渊明呢,浅隐么?不是浅隐,他是不隐。列他为隐士,我以为是个误解。

陶家从前是阔过的,到他时却已败落了。他谋求过仕途,做过十几年的小官员,为了心中的一点志向,也为了养家。乱世汹汹,仕途坎坷,那点志向是磨平了,积蓄也有了一些,他就回家了。

回家,不是隐居,是家居,以今天说法,做了居家男人。找荒僻处修行、避世?从没动这个念头。“结庐在人境”,他说得很清楚,这就是接地气、接人气。

草屋八九间,环绕着榆树柳树桃树李树,有妻子、孩子,据《责子》诗,该是有儿五个,虽没大出息,人丁是兴旺的。而且,还有邻居、有朋友,你来我往。也下田,种豆子、锄杂草。田埂上遇见乡亲们,聊聊天。聊啥呢?“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杂言是指什么?他没说。读他的诗,读不到乱世的杀戮,政治的黑暗,他不写这些。但他何等敏感,且有天赋卓越的才华,他有所见,必有所思,所见所思则必然影响到他的人生,日常生活。他喝很多酒,因欢愉,也为苦闷。没米下锅了,就去向邻里乞食。他也不好意思,却宁肯这样,而不受某些恩惠,譬如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梁肉”,他却拒绝了。

他的诗,把饮酒、乞食等琐屑的日常小事,都写了进去。他不写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的大事,但这些事都深深影响了他,他把这些影响沉入内心,写了另一些更为根本的大事:生死、魂灵……有一首诗写他和朋友们共游于某家墓柏下,喝酒、吹、拉、弹、唱,很是喜乐,却读得人满心是凉意。

3

但陶渊明的诗好在哪里?却无人知道。

他贫穷、孤独。

贫穷是真的,但他总算还扛得过去,活到了63岁。这在古代,也算不易了,唐朝花天酒地的李白、优裕舒适的王维,还比他少活了两三岁。千多年后的大文学家,中国如曹雪芹、国外如莫泊桑、契诃夫、卡夫卡,还比他少活了二十来岁呢。63岁,还算比较可以了。

他的困境,主要在孤独。他是个诗人,却没人懂得他的诗。他最好的朋友颜延之也不懂,颜敬重他自然而傲然的品格,却看不到他的诗的价值,是知己,但非知音。可以想见,他混在一帮吃吃喝喝的朋友中嬉戏,内心该是悲哀的吧。最滑稽的是,他活着及身后几百年,一直都是以“饮者”闻名的。所以,李白才会乐呵呵地调侃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4

陶渊明还得等。

杜甫死后40多年,等来了元稹为他撰写的墓志,称自有诗人以来,还没有谁超过杜甫的。率先把他列入了(最)伟大诗人的序列。

陶渊明等的时间更久些,死后600多年才等来苏东坡。这个时间过于长了点,但也很值得。

陶渊明

苏东坡崇敬陶的为人,也很爱(很爱)陶的诗。元稹说,杜甫的诗,古往今来第一。苏东坡则说,写诗嘛,杜甫、李白还是比陶渊明要逊色一点点。

那陶诗好在哪里呢?苏东坡说了八个字: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这八个字,由于苏东坡本人的巨大影响力,已成为认识陶诗的经典评语了。

不仅如此,他还和陶诗。他说,过去还从未有过追和古人的,有,是自我开始。我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诗。

前前后后,苏东坡和了109首,自认为还是比较得意的,不很惭愧于陶渊明。

“伟大也要有人懂。”这是鲁迅就《儒林外史》的价值被低估而发出的感叹。

元稹、苏东坡对杜、陶的贡献,就在于懂得。他们自身是诗人,也是最具原创性的评论家,其珍贵就在于:我懂得、我发现、我说出来了。

5

周作人说过 (大意),评论说到底,就是鉴赏,说得出它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这是很有道理的。

今天,鉴赏辞典、鉴赏手册一类的滥市,使鉴赏背上了俗名,被大大贬低了。

其实,鉴赏何其难。很有些学者研究了一辈子文学,可以对一本书详加考据,弄出一堆论文来,却没能力说出它的文学价值之所在。这是可叹的。

还常读到一些评论,会以为是社会学评论、政治学评论、新闻评论、史学评论、甚至是哲学评论,却很难让人信服,它评论的其实是一部小说。(且不说语言之乏味,结构之八股。)

我以为,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去评论社会学著作、政治书、纪录片、维特根斯坦或福柯啥的。

鲁迅在致台静农的信中,曾这样说到,他做学问,不会像胡适一样恃孤本秘笈,为惊人之具。他所泛览的,都是通行之本、易得之书,著《中国小说史略》的方法,即是如此。

的确,《中国小说史略》最精彩绝伦之处,不在于考据,而在于鉴赏、评点,百把字或几百字,见识卓而不凡,且浅白的文言典雅之至。可以说,它既是一册小说史略,也是一本评论,还是一部高级、别致的文学随笔集。

6

据《鲁迅全集》的编者说,《中国小说史略》原为鲁迅在北大授课时的讲义,后经修订、增补后出版,再后又经过两次修订、改订,至1935年出第10版时,才成为最终完成版。可见这样的经典,既是天才之作,也是时间的产物。

已很少有人这么写作了。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天下人都忙。作家、评论家、学者也是天下的一部分,自然也忙着。忙的体现,就是凡事求快。

两位朋友在茶楼喝茶,甲指着群车飞驰的大街,笑道:读陶渊明还有什么用?

乙也笑道:幸好还有个陶渊明让人读。

甲问:怎么讲?

乙答:不然还更快。

7

王维写了一首《鸟鸣涧》,五绝,20个字。过些年,他自己也忘了。

我在前边提到过,相对于寒山、拾得的深隐,他算个半隐,半在长安城,半在终南山。

终南山跟隐士有缘分。前些年有个美国人,专门跑到终南山访当代隐士,出了书、拍了碟子,此后山里的隐士越聚越多,五花八门、各怀心思,让人不由不起一点疑心,想到那个“终南捷径”的成语……这且不多说了。

王维是无须这条捷径的。他16岁写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7岁写了《洛阳女儿行》,18岁写了《桃源行》,名满京城。20岁即中了进士,这是许多读书人包括杜甫,一生心心念念而不可得的名分。他轻易就得到了,而且身处开元、天宝盛世,可谓天天是春天。然而他活得不安生,虽在舒适区,却找不到一把舒适的椅子坐下去,所谓安稳且静好。

他在长安城住一阵,嫌闹,就遁入终南山的辋川谷,隐起来。隐一阵,怕寂寞,又跑回长安城里去……跑来跑去,人就到了晚年了。

8

天宝末年,五月初的傍晚,王维住在城里,刚喝完一碗粥,就被玄宗皇帝的太监带去了华清池行宫。

杨贵妃泡温泉去了。皇帝已大约70岁,吃着岭南新献的荔枝,闲闲地问他:“‘月出惊山鸟’,是你的诗罢?”

王维似乎才想起是有这么一首《鸟鸣涧》,全诗是: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他恭敬点头,说是。

皇帝就问:“月亮出来,怎么会惊山鸟呢?山鸟不是都睡了嘛。你说!”他指着王维。

王维不敢吭声。

皇帝并不逼他,继续道:“贵妃娘娘喜欢你的诗,今天忽然问朕,月亮升起来,为啥会让山鸟受惊呢?朕说,天很黑,月亮那么亮,鸟儿自然就被惊吓了。可娘娘说,鸟儿都睡着了,哪看得到月亮呢。她说,是月亮从地下爬出来时,一刹那有巨大的声响。朕说,扯淡!可她说,她是听到过的呢。就这么争了一下午,连晚饭也没吃舒服。朕叫你来,就是要你亲口告诉朕,朕和贵妃,哪一个说对了。”

但王维也不知道答案。当初,不过是信笔写下这五个字,写完还来回念了好几遍,颇为得意的。至于月出为啥惊山鸟?哪儿会多想。无非一句诗。

皇帝和贵妃娘娘居然认了真。

他觉得皇帝是对的。何况,贵妃又不在,说了也不让她尴尬。于是就答了:“确如陛下所说,鸟儿是受了月光的惊吓。月出是没有声音的。”

皇帝孩子般地笑起来。他说:“朕要好好赏赐你。”他赏了王维一条金色鲤鱼的尾巴。

安史之乱后,一个春夜,王维站在辋川后山寺的窗口,就像站在船的甲板上,感受着明月出山的晃动。

“嚓——”的一声响后,月亮拔地而起,群山在轻微地摇曳。

他发现了赢家应该是杨贵妃。而她已被勒死多年,香骨也都烂成了泥。

这个故事是我虚构的,小说家言,不足信。把它挪移到这儿,是要借此表达:好的文学评论家,首先是好的读者,专注、精细、敏感、刁钻,有充盈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路阳光一路情作文 在告别中成长 作文 关于体育精神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 作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初一 节约粮食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天空作文 作文过年趣事 关于舞龙的作文 看灯会的作文 我的生活方式英语作文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左右 感恩父母300字作文 成长作文300字左右 写冬天的作文600字 书香伴成长作文 七年级上册优秀作文 国庆节作文六百字 我和学校的故事作文 作文成长的滋味 20年后的学校作文 小学生升国旗作文 在读书中成长作文 书信格式的作文怎么写 好人好事作文500字 我有一个梦想 英语作文 快乐时光作文400字 关于爱国情怀的作文 中秋节见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