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别有深意!新华社这组重磅文章告诉你中国改革发展底气所在!

2020-12-03 03:15:01
相关推荐

在“稳中有变”的背景下,中国改革发展的信心在哪里?国庆节上班第一天开始,新华社播发的这组重磅文章别有深意!

从10月8日至11日,新华社连续四天播发“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系列述评”组稿,分为经济篇、改革篇、民生篇和开放篇,用理性平和的语调阐释中国改革发展的大逻辑,聚焦当下中国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用数据和事实,告诉你中国改革发展能“变中取胜”的底气所在。

信心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建立在了解真相基础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改革发展正是在风雨考验中不断壮大。今天,无论是外部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内部经济下行压力和转型升级之痛,都是中国改革发展路上经历的挑战和考验,也一定会在改革发展中得到解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多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实现“变中取胜”。

今天,我们特地整理了这组文章,分享给大家,一起探寻中国改革发展的真实故事!

8日,恰逢寒露。在这样一个天气逐渐变凉的深秋观察中国经济形势,格外有深意。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一些人对中国经济走势不乏担忧和疑问;更甚者,有的人趁机弹起“看衰论”的调子……

如何看待经济增长“稳中向好”与“稳中有变”?

如何看待投资增速下滑与精准发力?

如何看待外部影响与出口稳中向好?

如何看待消费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化?

8日播发的经济篇《“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是乐观的”——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一》,针对人们对当前中国经济走势的关切,从全球发展视野角度、通过专业分析强调:尽管运行态势有“变”,但“稳”字始终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基调,中国经济运行依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前景乐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中国正在行动,下半年从中央到部门召开的各种专题经济会议更为密集,出招更为频繁。

与经济篇相配合,《新华时评:看经济——稳得住,有信心》一文也聚焦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疑惑、忧虑,甚至唱衰的声音。这篇文章说,就当前经济形势而言,我们稳得住,也有信心稳得住:40年改革开放打下的家底,日趋完备的产业体系,13亿多人口的消费市场,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如同一系列正着、先手、妙手在纹枰上构建出好棋形,“稳得住”有压舱石,“有信心”更有定盘星。

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始终牵动人心。

改革的最新进展令人关注——

今年以来,哪些被视为“大手笔”的改革正在破题?哪些要啃硬骨、涉险滩的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哪些事关服务群众和企业的改革不断释放红利?在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下,哪些改革仍然在压力下坚定前行?

改革的解题密码令人神往——

改革,还在路上。

相比改革之初的普遍受益,今天的改革面临更多掣肘:要确保效率,也要维护公平;要鼓励竞争,也要保障底线;要尊重差异,也要凝聚共识。

向前的每一步都是挑战,还有许多关隘需要从深处攻克。

新时代,不是缓改革,必须加快推进;不是小改革,必须全面深化;不是虚改革,必须啃硬骨头;不是假改革,必须落地有声。

难题还有很多,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未来依然令人期待?改革将怎样破解难题、释放活力、造福人民?

点开改革篇《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二》,你将找到答案——

与改革篇相配合,《新华时评:改革,当有排除干扰的穿透力》一文指出,改革改变中国,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永不止步。进则成,退则败。在这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能体现智慧光芒与胆识的艰难求索中,无论世界局势如何跌宕起伏,国内形势如何错综复杂,改革的浪潮,只会也只能--前进!前进!前进!进!

面对复杂局面,如何回应民生关切?面对生活的压力,如何缓解民生焦虑?面对人民新期盼,如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发展,民生为先。民生始终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形势下如何直面民生焦虑、回应民生期盼,正是民生篇所要回答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一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业态和企业面临转型甚至淘汰。同时,世界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不可避免地给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影响。民生保障的确面临新挑战。

面对稳中有变的环境,识大局,明大势,保持定力,才不会迷失方向。既要正视成长的“烦恼”,更要保持发展的定力;既要直面前行的阻力,更要看到应对复杂形势的实力;既要看到民生短板,更要认清发展的潜力。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民生痛点难点。没有高质量发展,民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点击民生篇《让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三》,一起走进中国民生答卷。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需求怎样激发?新的增长点如何找寻?与民生篇相配合,《新华时评:从民生关切中找到民生动力》一文给出的答案就是:民生。从精准扶贫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到危房改造激发的市场新需求,再到养老、环保等产业的广阔前景,都说明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13亿多人的民生需求中。

开放,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有着深深的家国记忆。

历经40年改革开放,当今中国已与世界深度互融互通,也构成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然而,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更是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

中国的开放是应对贸易摩擦的被迫之举还是主动作为?

中国的开放是经济威胁还是发展机遇?

中国是公平贸易的破坏者还是坚定维护者?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地推动扩大开放,跑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加速度”,向世界展示信心和决心。

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认清开放融通的历史潮流,循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轨迹,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人们就会发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开放的道路不会平坦,融入世界就要经得起风吹浪打。如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中国的开放,不仅没有对他国的经济造成威胁,反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点击开放篇《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四》,一起看经历风雨后的中国,如何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任何挑战。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与开放篇相配合,《新华时评:以扩大开放与世界同行》一文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迈向民族复兴伟业坚定的自主选择,不会因为任何外部杂音而改变。中国将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与世界上一切追求进步的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繁荣进步。

责任编辑: 张朝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7)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2-17 23:21柴米岁月刀[西藏网友]IP:1742821000
    这篇文章真正让人感到振奋,中国加油!
    顶6踩0
  2. 2022-08-31 22:54熊孩子张冬冬[贵州省网友]IP:1730521003
    新华社的报道总是能给人带来正能量,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顶0踩0
  3. 2022-03-14 22:27花开羽损落[广东省网友]IP:3068984513
    @在青春中如花绽放ゅ这篇文章让我更加自豪,中国的改革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顶10踩0
  4. 2021-09-25 22:00在青春中如花绽放ゅ[澳门网友]IP:3406090462
    新华社的观点总是非常权威,让人感到非常自豪!
    顶25踩0
  5. 2021-04-08 21:33默墨诗语[山东省网友]IP:737947776
    这组文章真是让人振奋啊,让我们更有信心支持中国的改革发展!
    顶9踩0
  6. 2020-10-20 21:06负担[宁夏网友]IP:3406096204
    新华社的报道总是让人信服,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顶0踩0
  7. 2020-05-03 20:39蓝田烟云[湖北省网友]IP:18481914
    这组文章真是及时啊,让我们更明白中国的改革发展之路!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一幕又上心头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600字作文 难忘的一刻作文500字 去植物园秋游的作文 夜晚的美景作文 关于写事物的作文 回忆爷爷的作文 客人作文400字 叛逆期作文 东莞作文 心理学作文 日子作文 以充电为题的作文600字 我的动物朋友作文350字 关于中秋作文500字 人物作文500字 找一篇写人的作文 水库美景作文 考试后的感想作文 感恩作文550字 刘作文 开学作文400 我的名字作文600字 期中考作文600字 什么和什么作文 友情的翅膀作文 写人的开头作文 游学校作文 秋风的作文200字 读书的故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