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小气 自私 不爱分享?那是家长没做对这件事!(二)

2020-12-03 07:50:01
相关推荐

上一篇文章探讨了为什么要尊重孩子的物权。

尊重孩子的物权,会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维护自己的权利。

尊重孩子的物权,是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物权的前提。

尊重孩子的物权,让分享自发自愿、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那么,孩子生来就有正确的物权意识吗?并非如此。

《小七老师育儿说》中写道:“当孩子刚刚拥有自我认知能力时,对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判定,就是全世界都是他的。”

而另外一些孩子呢,又比较佛系,不喜欢争抢,被抢了玩具也不反抗。

上述两种表现,都是没有形成正确物权意识的表现。

一、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物权意识呢?

(1)分清“你的”、“我的”,有“借用”、“交换”的概念。

孩子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后,见到什么都会去动去拿。那他有“我的”概念吗?其实并没有。

所以,带孩子出去玩,遇到小伙伴,他手上的东西他不稀罕,偏偏要动别人的。

那么,家长通常都会说:“这个蚂蚁车是你的,你玩自己的嘛。”

但是,孩子还是对别人的玩具好奇。

家长就说:“这个滑板车是小朋友的,我们跟他借一下,或者跟他换着玩,看他是否同意。”

如果同意,皆大欢喜。

如果不同意,那就把孩子抱走啰。

我见到有些家长就做的特别好。给孩子借到或者换到玩具后,给孩子之前,还要跟孩子申明——

“这是小朋友的玩具,我们要爱惜。”

“一会儿小朋友自己要玩的话,我们马上还他。”

“到时候不准哭闹,不准抱着不撒手。”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跟孩子强调物权。

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随便玩。

别人的东西,动之前要征求别人的同意。

如果别人同意,我们要有随时归还的心理准备。

如果别人不同意,那也很正常,没什么好抱怨。

这是尊重其他孩子的物权。

(2)公共物品,有“轮流使用”概念

一个孩子的物权观念不清晰,还会很直观地表现在对待第三方物品的态度上。

例如,去游乐园。

有的孩子见什么空着玩什么,什么没人拿就去拿。

而有的孩子呢,只要自己喜欢,管他有人玩没有,管他在谁的手里,上手就抢。

如果自家的孩子这样,家长就应该跟孩子说:“这是公共设施,大家一起玩,等他不玩了你再玩。”

如果孩子上手就抢呢,肯定阻止啊。即使他抢到了,也要给他拿下来,还回去。

不然,孩子肯定以为想要什么凭力气就可以。

如果别人孩子这样,也可以直接告诉他:“不要抢,这个不是你的东西。等他不玩了你再来玩。”

一般孩子,见陌生大人发话了,也就不敢造次了。

另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就是逛超市。

进了超市,孩子肯定会乱抓乱拿。

通常,大人疼孩子,也会任凭孩子拿几样,然后给他买下来。

但孩子有付钱的概念吗?没有。

所以,这个过程中,大人可以跟孩子说:“这个东西是超市的,不是我们的。我们要付了钱,才可以拿走。”

到了收银台,孩子见你付账。几次之后,他就知道,超市的东西也是不可以乱拿的,是需要拿钱换的。

只有付了钱之后,完成了物权转移,他才真正拥有处置权。

(3)孩子东西,孩子做主。可以诱导分享,但不要强迫。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别的孩子想玩自家孩子的玩具时,家长都是大方、鼓励的态度。

然而,孩子可能不同意哦。

这个时候,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也或者是为了化解尴尬,可能就会说:“你好小气!”、“你真自私!”

其实,这是很不得体的行为。

既然是孩子自己的东西,那决定权肯定归孩子,他为什么一定要委屈自己取悦别人呢?

所以,我们不仅要尊重其他孩子的物权,也要尊重自家孩子的物权。

例如,上篇文章开头提到的,八岁的儿子不肯分东西给一岁多的女儿,遭到大人的评判。

事实上,蛋糕当时本来就没多少了,他也很饿了,吃了就吃了,也不是多大的事儿。

本来,家里吃的喝的,谁都有权利享用,他都拿手里了,不能因为妹妹小就必须分妹妹很多。

不过,如果有办法既不让儿子为难,也不让女儿哭鼻子,当然更好了。

后来,我怎么做呢?

很简单。如果买回去的东西有限,我就马上分好(口头分分就可以),各人吃各人的。

如果买的多呢,当剩下不多的时候,我也赶快划定一下,大的一个,小的一个。各人吃各人的,没那么多牵扯。

我突然发现,物权的明确,也是界限的划分。各得其所,哪有那么多纠葛呢?

二、如何尊重孩子的物权?

绘本《敌人派》里,爸爸帮“我”盖了一间树屋。

“那可是我一个人的树屋,由我说了算。要是妹妹想进去,我可以不让她进去;爸爸想进去呢,我也可以不准啊。”

“我”无疑拥有树屋的完全所有权。那种骄傲、自豪、满足、喜悦,也是溢于言表。

所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充分拥有物权,无疑会增强生活的愉悦和幸福!

(1)给孩子一块儿自留地,或放置自己的心爱之物,或放飞自己的心情。

之前看过一篇散文,一个小女孩和哥哥,有一个精致的小匣子,匣子里放着各种画片,父亲得闲就把他们抱在膝头,给他们讲画片上的故事。

她和哥哥都对那个匣子宝贝的不得了。后来,哥哥外出求学,匣子交给她保管。

每当她想哥哥了,就打开匣子看看画片。

结果,噩耗传来,哥哥病殁了。

自此,她更是把那匣子看得金贵得很。时常默默摆弄,决不允许他人触碰。

结果,后来家里添了一个弟弟,特别淘气,见姐姐那般宝贝那个匣子,愣要抢去把玩。

一个精美却脆弱的小匣子,在一个懵懂无知的小顽童手里,很快就损坏了。

作者作为姊姊,特别伤心。

那篇散文读来十分动人,就在于那个小匣子里承载了小女孩的童年记忆,以及她对哥哥的深厚感情与沉痛怀念。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也有那样的一个盒子。

那是邻居家姐姐收到的生日礼物,一个音乐盒。

后来,盒子摔坏了,既不能唱歌,也没小人儿在里面跳舞。

就剩一个盒体和盖子分离的空盒子。

我要了过来,宝贝得不得了,天天锁在自己的小箱子里。

盒子里也只是装一些从包装袋上剪下来的画片。

但在当时,它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意义非凡。

《小王子》里说:“每个成人曾经都是孩子。”

孩子自有孩子的情感,虽然稚嫩,却非常珍贵,需要呵护。

(2)不要自作主张地丢弃孩子物品。

电影《春潮》中,郝蕾饰演的郭建波,跟妈妈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暗流涌动、波涛汹涌。

母子间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就是郭母没有经过女儿同意,把女儿精心收藏了三十多年的玩具、纪念品扔掉,把女儿的日记烧掉。

郭建波用一种低沉到令人心碎的声音说:“我在这个家里没什么是我的。我就那么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你也必须要毁了它。”

其实,到那个时候,母子之间的关系已经彻底崩坏了。

也许,在郭母看来,那些东西幼稚可笑,就应该随着被她鄙夷的亡夫一起,通通消失。

但是,对于郭建波来讲,那些东西象征着父亲的温柔和慈爱,是她生命的温暖源泉,所以,她珍而重之地保管、收藏。

那是她无法割舍的记忆,更是她被爱的证明。

所以,很多时候,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画片,一张破纸,一个空盒子,可能在孩子心里,都是无价之宝。

(3)任何人要动孩子的东西,须经过孩子的同意。

之前看到一个妈妈在网上吐槽孩子爸爸。她家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所以很不喜欢别人动她的东西。包括爸爸妈妈。

但孩子爸爸呢,偏偏喜欢逗孩子,不让动偏要动。

惹得孩子老是发脾气、哭鼻子。

结果,孩子爸爸反过来指责孩子说:“这些东西都是我买的,我为什么不能动?包括你穿的衣服,你住的房子,都是我的。”

哎,真不知道这个爸爸想表达什么意思。更不明白他养孩子的初衷是什么。

虽然孩子是你生的,东西是你买的,你给了孩子,还兴拉着不放手吗?

实际上,有这种观念的家长还是很多的。

所以,才会有人强迫孩子分享,才会有人随便扔掉孩子的东西,才会有人自作主张把孩子的东西送人。

如果孩子哭闹,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觉得是孩子胡搅蛮缠,是孩子不懂事。

因为在他们认为,自己对东西有绝对的支配权,而不是孩子有支配权。

《小七老师育儿说》一书中说:“尊重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是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物品的前提,更可以促进孩子在方方面面的健康发展。尊重别人的物品是一种社会规则,孩子学会遵守这个规则,能使他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欢迎,顺利地社会化。”

这难道不正是所有家长殷切期望的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劳动最光荣作文300字 假期感想作文800字 2016安徽高考作文 我的小发明作文400字 描写梅花的作文400字 迎着风作文800字 品味成长作文600字 春节小作文150字 搓丸子作文 初中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生写过年的作文 美丽的春天100字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400字 一篇写事的作文500字 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 最美的什么作文500字 关于校园生活的英语作文 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作文 我和班主任的故事作文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爱哭的我作文4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字 四季之美作文600字 与书为友作文500字 难忘的时刻作文600字 意外的收获作文600字 有关辩论会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600字 期待的眼神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