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揭秘: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赏月 饮酒比现在有意思多了!

2020-12-03 22:30:01
相关推荐

揭秘: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赏月、饮酒比现在有意思多了!

中秋节是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的节日。张九龄的灭烛怜光满;李白的万户捣衣声;辛弃疾的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苏东坡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些才情洋溢的诗篇里,诉尽古人对月的崇拜,以及中秋月圆之时,人们对家人的思念牵挂。那么古人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不外乎赏月、饮酒、吟诗等等其乐无穷啦。

考索中秋节的历史,发现古代的中秋节不仅过得热闹隆重,而且充溢着浪漫格调与狂欢精神。中秋节的浪漫格调与狂欢精神是由月、酒、乐、诗、神话造就的。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月的浪漫

中秋节本来起源于赏月。唐朝是个特别爱好月亮的时代,而月色又是农历八月十五最好,于是从唐朝初年就形成了在这个夜晚赏月的风尚。这个风尚首先是在文人、富家、官员等上流社会兴起的。他们的生活优裕娴雅,赏月的兴致最为浓厚。但是寻常百姓也不像今天这样功利和缺少诗情,中古之前的布衣黔首也是相当洒脱和风雅的。要不我们古代的中国怎么会号称诗的国度呢?

八月十五赏月之风很快蔓延到百姓之家,到了中晚唐,中秋节已经是一个以赏月为中心习俗的全社会的节日了。当然,赏月一般不是独赏,而是全家聚集在一起,或者跟好友同僚一起,这就附带着团聚的习惯了。如果月圆之夜离乡在外,就会有游子思乡之情,感慨月圆人不圆了,由此催生好多中秋思乡的诗词。但是团聚成为中秋节的第一主题是明清以后的事。

宋代,中秋赏月的风气达到了高潮。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那时无论贵贱穷富,全社会的人们都在中秋之夜观赏月色。由此可以想象,那时的社会必定有一种普遍的娴雅风度和亲近自然的情怀。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吃月饼

《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来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旧时的月饼制作被人们称为“打月饼”, 用面团把馅包好了,做成团子放进模具里,按压出图案再倒出来制熟即可。这民间收来的月饼模子。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酒的狂欢

当然,赏月不是一味地仰头望明月,那样不仅有点傻呆呆,脖子也会累得受不了。赏月是与美酒、音乐、诗词以至舞蹈伴随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之前,各酒店都卖新酒,重新装饰门面、打扮彩楼,用竹竿挑出画着醉仙的旗子。街市上人人争相饮酒,到午时未时之间,各家酒店的酒就都卖光了,纷纷扯下招幌。晚上人们通宵赏月、游玩。

到处是丝竹之声,直到夜深时分,在家未出的人们听着远处传来的音乐声,像从云外飘来。孩子们在街头通宵嬉戏。夜市人声鼎沸,直到天亮。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也记载,此夜金风送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全都登上高楼,临轩玩月,许多大户人家还摆上丰盛的宴席,在琴瑟铿锵之中酌酒高歌,通宵玩乐。即使那些住在陋巷破屋的贫穷人家,没钱买酒,把家里东西典当了也要换些酒来,勉强迎欢,不肯虚度佳节。这晚街上的商铺一直开到五更,玩月的游人在市面上络绎不绝。看这两段描写,可知宋朝时期的中秋节之隆重,简直是全民狂欢。以上便是本期文章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关注并在评论区下方留下您的宝贵观点,我们下期再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 myweek英语作文5句话 关于植物的作文300字左右 国庆小记作文 游白帝城作文 c位现象作文 古筝考级作文 晚霞的作文300字 普通话作文 美丽花园的作文 学期计划作文 会动的植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400 寓言故事作文200 校园里的记忆作文 读西游记有感450字作文 小康社会作文 早春作文400字 欧阳修论作文翻译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课间趣事600字作文 爱国故事作文400字 总分总结构的写景作文 读着作文 写麻雀的作文400字 我的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重拾友谊作文600字 以排比句开头的作文 攻克难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