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道德经:一个人 只有返璞归真 回归本性 才能与道相遇

2020-12-04 04:40:01
相关推荐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

刚强,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为什么柔弱的力量,却胜过刚强?

因为,这个世间,是一物降一物。

按照《道德经》的规律,天下万事万物,包括人,只有相生和相克两种关系。矛盾的两个元素,顺之,则相生;逆之,则相克。

强力,能让人暂时屈服;弱力,潜移默化的力量,却在不经意间,影响和改变一个人。

顺为凡,逆为仙;修行之道,是反向而行。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

反,返回。

这个宇宙,有两股力量在背后运转,所谓道的生灭。一股是顺的力量,为生;一股是反的力量,为灭。一生一灭,一开一阖,才有宇宙的反复循环,生生不息。

道家说,顺为凡,逆为仙。修行之道,是反向而行。

日常生活中,看、听、说、想,都在源源不断消耗人的精气神。顺为凡,凡人从出生那一天开始,也就是道家说的后天生命,就在每日消耗,开始进入生、老、病、死的循环。

所谓修道,其实很简单,就是减少、甚至停止消耗精气神,当养得神足,不再漏出,为修得不漏,阳神出,结金丹,坎离相济,才能得道。《周易参同契》对此有相关记载。

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一个人,只有返璞归真,回归本性,才能与道相遇。

《阴符经》说:“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人有七窍,道家把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分开单独来算,所以有九窍。

其中有三要,也就是三个最重要的门户:眼睛、耳朵、嘴巴。

普通人,每天一睁开眼睛,眼睛、耳朵、嘴巴的消耗就没停止。什么东西好看,就盯着不放;什么东西发声,也想知道;嘴巴一天到晚说话,闲不下来。这是“动”,是消耗。

凡人的自控力弱,可以动起来,却静不下来,做不到以静养神。

而修道人,有自如的自控力,可以动静,必要的时候,才动;更多时候,是静。静能养神。

《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随着定静功夫的一层又一层深入,人就能慢慢明心见性,返璞归真,回归本性,才能悟道,与道相遇。

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定静,都做不到,那是谈不上道的。

吕纯阳,唐代著名道士,修行得道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八仙过海”的其中一仙:吕洞宾。

他著有修道的《百字铭》,前面几句,是写定静功夫的: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主,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不要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古人这些良言金句,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和领悟。

道之所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

春夏秋冬,四时更替,这背后,是道的力量在推动;太空中的每一个天体,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不会乱窜,这也是道的力量在支配。

道之所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存在的力量,但是这股力量真实存在。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

弱,柔弱,微小,潜移默化。

《易经》有一条规律,物壮则老,物极必反。

一样东西,一件事,一个人,发展到鼎盛的状态,接下来,就是衰败,开始走向反面。而这个物极必反的转折点,人们甚至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发生。这就是“弱者,道之用”,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悄然进行,让人难以觉察。

一切事物,都是从无中生有,有又归于无,这是规律。

笔者之前,写出这个观点时,别人以为“无中生有”是我乱写的,对我提出批判。我说《庄子》和《道德经》,都有这个观点,你认真读书没有?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从“有”生出来,而“有”又是从“无”那里生出来。简单地说:一切事物,都是从无中生有,有又归于无,这是规律。

我们在日常中,都喜欢用强力,真正有道的人,善于运用柔弱之力,柔弱胜刚强,四两拨千斤。天底下不是没有巧力,而是自己会不会根据时机节点而发力,借力使力不费力。有道之人用之。

每天解读一篇经典,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关注,和我一起坚持读书、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还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享受阅读的作文 妙笔生花作文400字 二十年后的作文怎么写 我要上高中作文 我的卧室作文400字 那声音常在我心田作文600字 我喜欢读书作文300字 邀请加入乒乓球队的英语作文 叙述文作文600字 作文这让我难以拒绝 小学生作文开头结尾 珍藏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 关于菜园的作文 窗外的月亮作文 我喜欢拼乐高作文 体验农村生活作文400字 给我力量作文600字 人物描写的作文300字 美丽的四姑娘山作文 上午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双标作文 生活中的苦作文 关于感恩祖国的作文 没想到我成功了作文 医学生作文 的旅程作文 益友作文800字 作文 菊花 特别的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