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 见证着千年的时光

2020-12-05 05:55:01
相关推荐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第二次来到山西,终于走进了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传说中的晋祠,在古建、塑像、匾额、碑刻、柏树、泉水之间,穿越千年。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后又名“晋祠”。之后,在岁月的流逝中,在朝代的更迭中,晋祠经历多次重修和扩建,不断变换着模样。

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大起楼观,穿筑池塘”,扩建晋祠。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以“金阙九重”,“玉楼千仞”形容晋祠,并又一次进行扩建。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次第告成,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晋祠山水,见证时光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晋水,依山就势,凭水添姿。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比晋祠更古老的山水,见证着晋祠在时光中流转。

晋祠的山,是巍峨的,“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是晋祠的天然屏障。晋祠的水,是流动的,“晋祠流水如碧玉”,为肃穆的晋祠添了几分灵气与动感。晋祠的树,是苍劲的,“虬枝横槊倚云孤”,用苍老的身躯,写尽了岁月的沧桑。

晋祠的水,流得很远。“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范仲淹诗中的嘉泉,便是晋水之源,晋祠难老、鱼沼、善利三泉。难老俗称南海眼,语出《诗经》“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为“晋阳第一泉”;鱼沼,因“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又因其内多鱼,故名”;善利,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鱼沼、善利时流时枯,难老泉则在汩汩流出,常年不息。守护着难老泉的,是北宋年间的难老泉,亭上悬挂着的“难老”匾额,为清代著名学者傅山所书,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山水之间,古树犹存。“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欧阳修诗中的古柏,依旧苍劲,在圣母殿左侧倾斜,枝叶覆在殿宇之上,守护着晋祠。古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与难老泉、宋塑侍女像一同被称为“晋祠三绝”。周柏之外的其他古树,同样伫立了数千余年,郁郁苍苍,与晋祠一同在时光中老去。

巍峨的山,古老的泉,苍劲的树在晋祠相濡以沫了数千年,共同写下了晋祠的山水绝唱。自北齐开始,晋祠的山水,便引来了诸多文士官僚。“爱山水,常游晋祠”的北齐大丞相斛律金来了;“盛唐之时,雅爱晋祠山水,游览最久者”的李白来了;“至晋祠爱山水之胜,游览不忍去”的欧阳修来了……无数文人骚客闻名而来,在来去之间,留下诗歌、散文、楹联,诗文名句赞晋祠胜境,题字联匾壮古建雄姿。

“巍巍冠盖日纵横,景其美兮,景其淑兮,景其灵兮,晋阳混耀无双地; 混混原泉时潋滟,清且涟漪,清且直漪,清且沦漪,山右声名第一区。”悬挂于晋祠大门之上,卧虎山人刘大鹏所作的这幅对联,是晋祠山水最真实的写照。

▼晋祠建筑,穿越古今

然而,晋祠的美,超脱于自然。那些千年前的建筑、雕塑,穿越古今,承载着自然之外的意义。散文大家梁衡老师在《晋祠》一文中,详述了晋祠的山水之美、建筑之美。有幸与梁老有数面之缘,得梁老赠书,书中一文详细阐述了梁老写《晋祠》时所发现、表达的美,他眼中的晋祠,是一种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和艺术的综合之美。

而这社会艺术之美,便在于晋祠的建筑、塑像、匾额、碑刻,在于古人的留存。晋祠有案可查的成百的古建筑,自北齐至明清,千百年来屡颓屡修、或废或兴,难以计其时代。短短半日,没能一一认识,只是,漫步于晋祠,在古建“三绝”前停留,触摸千年前绚烂的文化艺术。

圣母殿,晋祠古建三绝之一,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晋祠的主殿,也是晋祠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圣母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黄绿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木雕盘龙八条。殿的内部采用减柱法,扩大了空间,是中国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

圣母殿内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侍女像、女官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的神龛里,其余侍女分列龛外两侧,圣母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女手中各有所奉,或侍饮食起居,或梳洗洒扫等,个性鲜明。塑像生动自然,只可惜,为了更好的保护,已经竖起了围栏,只可在殿外远观。

晋祠古建三绝之二,是圣母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木龙各抱一根廊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

圣母殿与献殿之间的鱼沼飞梁,建于宋代,是晋祠古建三绝之三。鱼沼飞梁架于鱼沼之上,古人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陵跨水道”之说,故名飞梁。鱼沼飞梁为十字形桥,东西桥面宽阔,连通献殿和圣母殿,南北桥面下斜,沼中立有34根小八角形的石柱,这种形制奇特的十字形桥梁,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赞叹,“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晋祠的楹联匾额甚多,每一个匾额的背后,或有着深刻的内涵,或有着动人的故事,没能一一探寻,只是着重了解了一下“水镜台”、“对越”、“难老”晋祠三名匾。“水镜台”正封闭维护,未能一睹真容。“难老”挂在难老亭中,守护着难老泉。“对越”为太原县举人高应元所提,语出《诗经》“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晋祠太久远,太厚重,半天的时光,囫囵吞枣,用镜头记录了现实的晋祠,却无法用文字,描述出心中的晋祠。幸而,“亭台树石之胜,必待名流宴赏,诗文唱酬以传。”而我,也得以从前人的诗文楹联中,认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晋祠。

作者简介:觉非行记,旅游体验师,旅游摄影师,各平台旅行家。

新浪微博:@觉非行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写人作文 元宵节作文结尾 以爱为话题作文 说说我自己作文 课外活动作文 打破常规作文 时事评论作文 关于孔子的作文 人间真情的作文 有关母亲的作文 持之以恒的作文 写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大全 有关环保的作文 雨露作文 我的新老师作文 三年级作文国庆节 十字路口作文 爱护环境的作文 小学国庆节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四级英语作文预测 学会放弃作文 跨越再跨越作文 红楼梦高考作文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 关于规则的作文 经典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