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美术研究|绘画不是用形象去解释文字 而是用形象去认识 思考!

2020-12-05 19:30:01
相关推荐

根据国家的文化战略,政府资助艺术事业,重点应置于成本较高,凭个人力量难以维持的系统工程,这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项目的意义,不只是创造了一批优秀作品,集集体之智慧,强化历史的记忆,功在千秋,利在后代,而且是对主题性创作的拯救,它证明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历史题材创作没有消亡,而是获得重生。

历史题材创作,是传统学院派的强项,其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做学问,这次展览的文献部分就是一个旁证。以油画为例,追述我国的历史画,徐悲鸿(1895—1953)、梁鼎铭(1898—1959)是最早的实践者。新中国成立之初,美术界提倡油画创作要以革命题材的历史画为主旋律。其借鉴对象就是苏联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标榜的学院派历史画和它的直接传统——以“批判现实主义”为标榜的巡回展览画派。而苏联学院派又秉承西欧,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学院派的衣钵,这也是徐悲鸿提倡的学院主义的渊源。

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着重研究自然(人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造型艺术方面延续古代模仿论,以绘画为先导,试图用科学手段在二维平面上逼真地再现三维对象,并以这种方式进行创作,表现人的故事和事件。人文主义艺术家崇尚古代希腊罗马,被称为古典主义者。他们坚持科学理性的方法,创造了解剖、透视、光影(素描)等造型基本方法。16世纪后期,由人文主义主导的意大利美术学院(如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极力提倡这一方向,形成了意大利艺术的学院主义传统。[1]

16、17世纪,意大利发掘出来的古代希腊罗马雕塑残片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凭借丰富的想象和解剖知识,他们各自试图复原这些残片,因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后来,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琪罗最受推崇)的遗作,古代雕塑残片和那些不同版本的复原件,便成为学院派学习古代的样板。路易十四时代首席宫廷画家勒勃伦(Charles Lebrun, 1619—1690)将这种学院主义传统移植到法兰西学院。1648年,法国按照人文主义学院模式建立了皇家绘画和雕塑学院。学院派绘画的题材主要是历史、宗教、神话、文学中的故事。

法国学院派受16、17世纪意大利、法国戏剧有关时间、空间、情节之间关系的理论(如“三一律”)的影响,描绘特定时空中故事(事件)的最能承上启下,即具包孕性的(pregnant)情节的瞬间,或谓有意味的刹那(significant moment) (莱辛《拉奥孔》)。为达到再现这一瞬间的目的,艺术家像导演一样,根据特定时空和情节,通过情节中人物及其相互关系与环境气氛的处理,运用人物定格的姿态,以及照明等舞台戏剧效果,达到叙事的目的,甚至还表达某种哲理。顾名思义,学院派就是学术派,讲究做学问,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考察,以及对模特、道具、环境、气氛的具体入微的研究,寻找达到真实感人效果的方法。

随着法国文化地位上升,法国学院便成为西方楷模。18、19世纪虽有普桑派(Poussinistes)和鲁本斯派(Rubénistes)之分,有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别,尽管增加了一些个性色彩、自由想象或异国情调,但二者异曲同工,并无严格区别,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趋向。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的《苏格拉底之死》(The Death of Socrates, 1787),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的《土耳其宫女》(Odalisque with a Slave, 1839—1840),籍里柯(Théodore Géricault, 1791—1824)的《梅杜萨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 1818—1819),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 1798—1863)的《萨尔达纳帕勒斯之死》(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 1827),从那种一丝不苟的作风来看,都可归于学院派的经典。

苏俄的学院一脉相承。17世纪彼得大帝推行西方化政策,俄罗斯艺术家被派往西方学习,首选是意大利和法国。伊丽莎白时代创办,叶卡捷琳娜二世建成的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1757,1788),集绘画、雕塑、建筑于一身,因袭西方学院传统。后来苏联的美术学院基本上继承学院派衣钵。十月革命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各有一所美术学院,分别以19世纪巡回展览画派代表人物列宾和苏里科夫的名字命名。这两所学院选择了现实主义道路,与政府的文艺方针保持一致。它们是我国留苏学生取法学院主义的直接来源,对新中国主题性历史画创作有重要影响。至今列宾美术学院仍然坚持学院派的基本原则。[2]新中国前30年,油画历史画创作基本上走的是西方学院派的道路。

除了文艺复兴时代开创的方法之外,绘画是否还有其他手段可以表现历史或概念呢?早在19、20世纪之交,西方艺术史上有过不止一次的争论。例如,奥地利画家克利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应约给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法律系、医学系分别绘制壁画《哲学》(Philosophy,1899--1907)、《医学》(Medicine, 1900---1907)、《法学》(Jurisprudence, 1903-1907)。他的草稿,尤其是《哲学》(1899),引起了极大争议,虽然其最早版本于1900年参加巴黎博览会,得到批评界好评并获奖,但却几乎无一例外受到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教授们的反对。

这些教授坚守学院主义正统观念,对克利姆特用人生寓意和肢体语言表达人类思想之花的“哲学”,深感不满和难以理解,唯独美术史教授威克霍夫(Franz yon Wickhoff, 1853--1909)独具慧眼地支持克利姆特。他在题为“什么是丑”的讲座中,为其进行辩护,极力赞赏《哲学》等画稿,肯定克利姆特所代表的维也纳分离派的象征主义语言和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3]

如何处理像《哲学》这样的课题呢?克利姆特没有按习惯思路,讲述一个与哲学相关的故事,有“具体”、“个别”的人物和情节,或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School of Athens, 1509-1510)那样,是人物故事的综合图说。但是如何处理“一般”、“普遍”的关于哲学的抽象概念呢?传统手段无法对付这样的难题。克利姆特转而选择当时流行的象征主义手法。虽说象征主义给观者的印象是含义晦涩朦胧,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其模糊性、多义性以及理解的弹性,使它更有利于引发观者对普遍性的思考。[4]他的《哲学》以人类命运为主题,画面左侧为一组由陷入沉思的老人、互相拥抱的男女和婴儿组成的群像,互相重叠堆砌,像一条垂直走向的生命之流。

群像右边,在繁星密布的夜空下,隐约可见有一个巨大的妇女胸像,她有着狮子的躯干,像司芬克斯,神情恍惚,是宇宙神秘力量的象征,代表哲学和命运。画面左下方,人群之外有一个头裹围巾的女子头像,面向人群,双目凝视,是思索的象征。克利姆特运用裸体,这种没有身份,没有个性、没有民族和时代特征的共性形象(只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及其肢体语言,借助流体般的浮动和异质时空的处理,暗示人生不同阶段,唤起观者对人类永恒问题的哲学思考。他的“医学”、“法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作品含义虽不免隐晦难懂,但却是作者的内心独自,十分耐看,其妙处在于给接受者的理解留下回旋余地和弹性空间,它挑逗了观众的好奇心,也抑制了批评家武断的解释权,把理解的主权归还给观众。

历史画当然不应该限于图解故事,它还可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史观。不过这种思想观念应该基于独特的有别于概念思维的视觉思维。19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 1841一1895)[5]已注意到绘画、雕塑语言的纯可视性(pure visibility),强调视觉语言的独立地位。费德勒区分两种不同的经验方式:感觉的认识和概念的认识。前者主要基于视觉经验,后者是通过对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概念的整理而获得的。他认为,真正艺术品的创作,独立于概念活动,而基于一种感觉经验,特别是视觉经验的独立自由的发展。

可是19世纪实证主义科学取向的偏见歪曲了这种关系,其实质是错误地把对世界的感觉认知视为低于概念的或抽象的认知。他批评黑格尔基于基督教、一元论的思想,即把艺术放在其人类精神演进模式中低级阶段的做法,即认为艺术(雕塑、绘画等)是人类精神演进的早期形式,而哲学是其成熟形式,处于高级阶段,因此,艺术的视觉思维低级于哲学的概念思维。费德勒开创性地发现并指出,建立在视觉经验上的认知方式,与建立在概念上的认知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有其独立意义,绝非后者的低级阶段,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视觉思维,或谓形象思维(imagination),与概念思维分属不同体系,其发展有自己独特的逻辑。

因此,可以这么理解,艺术不是用形象去解释文字,而是用形象去认识、思考。费德勒的思想预示了视觉思维巨大的发展潜力,预示了19、20世纪之交的艺术转型,即转向对艺术家的主观性和对人的内在精神的高度重视,见证了当时的象征主义运动,并预示了以后的现代主义诸流派。

为掌握历史的真实,史学家对待历史的叙述有两种典型的立场,一种是德国史学家兰克(Leopold yon Ranke, 1795—1886)所说的“如实直书”,另一种是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前者讲究实证考据,力图让读者看到被还原的真实,偏于客观性,后者强调当代人的认识,倾向于主观性,鼓励读者比较自由的合理的理解。同样,对历史题材的艺术表现情况相似,也有比较客观的方法和比较主观的方法。

前者,类似于写实派,让观者如实地看到历史事件,作为接受者的观众处境比较被动;后者,类似于理想派,观众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处境比较主动。[6]艺术家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话,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写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对可能发生的事,也不须去描述具体事件,因为偶然的单一事件很难概括历史的普遍意义,因此不如采用某种视觉的抽象更妥。

每一代人对历史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这导致历史画的演变。其原因不仅是绘画的历史变迁,也是艺术家时空感觉经验的变化,新一代人理解上的差异说明历史距离的存在。应当强调的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应当并行不悖,历史画不是追求像照片那种低层次的真实,不是图解文献,不是图解文字,而是用视觉思维、视觉语言去艺术地认识历史,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感受。

这次历史题材创作的主力是50岁上下一代,与开放改革同时成长、发展,受过写实训练,也同时性审视国外各种主义和流派,有更自由的选择空间,更具包容性。开放改革之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同时性地蜂拥而来,为如饥似渴的年轻人所接受,并经过激活转化为新思维的爆发。学院主义权威性受到“85新空间”等艺术新潮的冲击,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质疑和挑战。以往艺术中被忽略的因素,如自我表现、朦胧诗意、非理性、潜意识等备受关注,与之相联系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被引进过来,成为与学院主义传统抗衡的力量。

在传统学院主义和各种新潮相互抗衡的张力之下,艺术家们触摸到新的艺术语言,并学会驾驭这些新手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新一代艺术家不再拘泥于学院主义,他们拥有更多的比较空间和选择余地,使视觉思维得到迅速发展。他们意识到历史题材的处理,不限于学院派的方法,还吸纳象征的、抽象的语言来丰富表现力,发展出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渐渐摸索出一套超越传统模式的语言,得以用来表达更为复杂的思维,从而也使历史画得到再生,学院传统得到发扬。

容易被忽略的是,这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还带来另外一个收获,它活跃并推动了艺术批评。围绕工程展开的批评是有比较明确的标准,最为健康、严肃的批评,形成良好的批评氛围,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培养了更敏锐、更挑剔的观众,提升民众的艺术素养。该工程同奥运、世博一样,是一项公共艺术工程,由团队实施,国家收藏,向公众展示。面对许多不同意见和与各层面人士之间的商榷,这项工程让艺术家特别感到批评的压力,好像是一场国家级的考试,特具挑战性,也特感获益良多。#绘画#

作者:潘耀昌

注释:

[1]参阅拙文《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艺术与科学理性》,载《自然杂志》27卷1期,2005年2月。

[2]据当今主管该院教学的佩希科夫院长所说,该院仍强调做学问,要求学生在毕业创作中,“根据草图进行创作,摸索能清楚表达它的构图基本原则。在毕业前的实践中,学生要反复推敲草图,收集自然素材,在博物馆、图书馆学习,深化未来画作的内涵。在毕业创作的全过程中,完成作画必须解决的素描和草图。有时毕业生在有色纸板上工作,确定未来画作的尺寸,解决构图与素描问题。当草图处理完善后,将画稿转到画布上,确定色块和轮廓的大关系……对比例的认识,对主要形式、结构和节奏的感受——所有这些在处理毕业创作构图中都有重要意义。”(出自佩希科夫提供的该院文件)。

[3]威克霍夫是维也纳大学教授,属维也纳艺术史学派。克利姆特给维也纳大学创作壁画的事件可参看Carl E. Schorske, Fin-de-siécle Vienna: Politics and Culture(《世纪末的维也纳:政治与文化》),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这三幅壁画画稿被拒后,1907年画家把它们绘制成油画(作品毁于1945年大火)。

[4]例如,高更的《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向何处去?》,也是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表达哲学的思考。

[5]费德勒有德国艺术学之父的声誉。

[6]当然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理解,历史只不过是一种叙述的方式,所谓的“如实直书”其实只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在历史的叙述和评价中,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

美术研究|道德净化人格圆满,讲的是艺术家的精神修养和人生品格

美术研究|书画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美术研究|书画杂谈|学术与画价相关,学术价值高的,市场价高?

中国传统绘画,虽有信笔出之、这正足千锤百炼之后高度的艺术概括

美术研究|刘继潮著《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理论本体诠释》集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美术研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