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懂《论语》中99个成语典故 大大提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0-12-05 19:50:01
相关推荐

《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人生中很实用的百科全书,从求学执教,为人处世,修身立德,齐家立业,人生规划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把握做人之度,文中许多对话虽然是只言片语,但都是精辟微妙,富有哲理,令人深思。《论语》这本书,只有多读,才能读懂、读透,方解其中深意,回味无穷。《论语》中现已录入词典的成语就三百多个,许多都是警句,笔者摘录了99个平时较实用的成语如下,与大家共享、共读、共勉。

1、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同行至少会有一个人在某领域可以做我的老师,语出:“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一日三省:每天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我总结和反思两三次。语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3、不耻下问:向自己的下级或看似不如自己的人去请教,其实并不丢人。语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巧言令色: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语出:“巧言令色,鲜矣仁!”

5、不亦乐乎:非常开心快乐。语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把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在平时生活中加以运用这是最快乐的事啊!语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或职业,就不考虑那些方面的事情,语出:"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从心所欲:现在常说成随心所欲,指不受外界干扰。语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语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0、当仁不让:遇到该做的事就不要推诿积极主动地去做。语出:“当仁不让于师”。

11、发愤忘食:勤奋用功学习和工作、连吃饭都会忘记。语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语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3、犯上作乱:触犯冒犯上司或领导;作乱:指造反。语出:“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4、慎终追远:严肃认真去对待自己的祖人和先贤。语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5、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事情不必大材小用。语出:“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子曰割鸡焉用牛刀”。

16、敏于事慎于言:办事勤勉说话谨慎。语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7、后生可畏:不要轻视年轻人,后发之势比上一辈强是可敬畏的。语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8、众星拱北:拱即拱卫;北:指北斗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有道德的人总是会有很多人去拥护他。语出:“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9、诲人不倦: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语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任何事情之情准备工作要做好,语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1、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该有所成就。语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2、不惑之年:遇到为难的事情也能明白是非大方向而不会感到迷惑。一般指40岁左右的人。

23、手足无措:形容慌张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语出:“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不思考就会有迷茫;只空想不学习也是枉然。语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温故知新:把学过的知识再次温习就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语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6、言寡尤,行寡悔:说话有分寸做事慎重也很少犯错。语出:“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也”。

2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装懂。语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8、文质彬彬:形容一个人态度和举止文雅得体。语出:“文质彬彬,然后为君子”。

29、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规律顺序逐步地推进。语出:“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渐进耳”。

30、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语出:“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1、循循善诱: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和教育。语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32、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语出:“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也”。

33、成事不说:做过的事不管是好还是坏,是对是错都不要再说了。语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4、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便说得很准确。语出:“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怎么能在世上行走。语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可忍,那可忍,这是绝不能容忍的!语出:“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7、言不及义:指一个人说话没有一点正义和道理。语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38、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他言行,再看他的实际行动。语出:“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9、一言以蔽之:蔽: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语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40、三思而后行:做事情之前经多次考虑之后再做。语出:“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41、迁怒于人:把自己在别人跟前受的气撒到另外人的身上。语出:“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2、仁人志士:有志向和道德的爱国人士,语出:“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3、见贤思齐:见到有品德有才学的人,内心就想自己也要提升和他一样。语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4、尽美尽善:形容事物完美无缺。语出:“尽美矣,又尽善也”。

45、讷言敏行:指一个人说话很谨慎,办事敏捷而又稳重。语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6、游必有方:出门办事要告诉自己父母和家人自已去哪里。语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7、既往不咎:以住的过错既然都过去了就不再追究和责备了。语出:“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48、行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语出:“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9、愚不可及:再也没有比这更蠢的。语出:“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0、敬而远之:表面上很尊敬内心里却不愿意去接近。语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51、朽木不可雕:腐烂的木头是没法进行雕刻的。一个人道德和品质败坏了就是无药可救,语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52、不念旧恶:不计较曾经的个人恩怨仇恨。语出:“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3、乐山乐水:乐就乐于,爱好。有人爱山的美,有人爱水美,各有所好。语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54、敏而好学:天资聪明而又勤奋好学。语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5、述而不作:别人的学问和成就拿来夸夸其谈,而自己则没什么创作能力。语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56、乐在其中:老是沉迷执着于某一件事情。语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7、中庸之道:指做人处世比较圆滑,时时保持中立处世态度。语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58、不知老之将至:勤劳奋发以致不知不觉就老了。语出:“为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

59、择善而从:好的东西我们都要去学习。语出:“三人行必有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0、富贵浮云:不义之财再多,对我来说都是天边的浮云而已,语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1、空空如也:形容一无所有。语出:“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62、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小心谨慎,语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63、欲罢不能:想要停却停不下来,语出:“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64、苗而不秀:一个人虽有好的聪明天赋,但一直没有好的作为,语出:“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65、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时说的话都是真心的善意的实话。语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66、笃信好学:对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并且勤学好问。语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67、死而后已:为实现终生的目标而奋斗终身。语出:“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8、勇者不惧:真正有胆量的人是没有什么好畏惧的。语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9、年富力强:年轻精力充沛。语出:“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70、岁寒松柏:在贫困的环境里却能保守自己的高尚人格。语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1、适可而止: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做人做事不要做过头。语出:“不撒姜末,不多食,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72、屏气凝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语出:“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73、一言兴邦:指一句话中特定的时候是可以兴国的。语出:“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74、和而不同:彼此和气相待,对原则事情不随便附和。语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5、侃侃而谈:说话不急不慢有条有理。语出:“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76、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脸都不会红。语出:“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

77、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是一样的。语出:“师与商也孰贤?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78、怨天尤人:在遇到困难时就喜欢抱怨别人。语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79、老而不死:老年人自称自己老了而不利于社会国家并拖累后辈。语出:“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80、君子固穷:有德行修养的人才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语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81、名正言顺,做事情既要合情也要合理才行。语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82、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一言一行来揣测别人的心思。语出:“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83、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人民都像兄弟一样。语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也来的话就是四匹马也拉不回来的。语出:“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85、群而不党:与伙伴融洽相处,不拉帮结派。语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若没有长远的眼光,肯定就会有近期的麻烦。语出:“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7、祸起萧墙:萧墙:屋内的小墙。问题发生在家庭内部。语出:“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88、小不忍则乱大谋:对于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就会影响到大事情。语出:“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9、以言举人:只凭一个人的片面之词来推举他的才能。语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0、因人废言:因为发言者身份地位低下,而不采纳其正确的建议。语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1、不相为谋:志趣不同的人就不要在一起共事。语出:“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92、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现指行事鲁莽又高调。语出:“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93、功亏一篑:指做事情只差最后一步没能完成,以致失败。出自:“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吾往也”。

94、不敢问津:问津:问路。感觉事情高深很难,就不敢去求问和尝试。语出:“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95、心有余而力不足:指很想把某件事情做成功,可是条件不允许。语出:“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96、既来之,则安之:指既然来了就把心思安静下来。语出:“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97、饱食终日: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语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98、以文会友:指通过文章来结交朋友。语出:“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99、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做事能坚持到底。语出:“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