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担当追梦“剿”贫困——泸溪县众志成城冲刺全面小康成果纪实

2020-12-05 21:35:01
相关推荐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向民贵 李新华 黄宏为 郑琪

盛夏七月,瓜果飘香。7月23日,笔者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合水镇万亩生态油茶基地,一望无际的生态油茶林满目葱茏,村民们正在油茶园给油茶除草、施肥、剪枝,挥汗如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是该县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其中的一个喜人镜头。

在深度贫困县泸溪,广大干部凝心聚力,攻坚拔寨,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明显。去年底,通过省、州实地考核验收,全年退出贫困村33个,减少贫困户5464户、21455人,贫困发生率由3年前的35.69%下降至目前的4.75%,荣获2018年度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县,谱写了一曲曲响亮的精准脱贫壮歌。

产业扶贫 “剿”掉穷根栽富根

泸溪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山区县,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是脱贫攻坚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一村一品,一户一计,对症下药。定点帮扶、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模式应运而生,产业扶贫成为啃“硬骨头”的“利器”。

该县县委县政府因村实策,精准发力,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帮每个贫困村培育形成1个以上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示范推广。全县涌现了90多个特色产业村,特色经作产业生产乡镇达到11个,形成了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目前,该县建有万亩精品园10个、千亩标准园33个、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6个,“泸溪椪柑”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培育过亿龙头企业1家,新增农村土地流转9.73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迈入10亿元关口,电子商务交易额近3亿元。

泸溪县委书记杜晓勇(中)、县委副书记向汝莲(左三)到麻溪口村指导产业扶贫

在脱贫攻坚路上,该县大力推行结对帮扶模式,实现了结对帮扶贫困村的贫困群众“全覆盖”。

该县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档、县有信息平台。全县7000多名党员干部携手“担当”除贫困,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贫困村不摘帽、工作队员不下脱贫攻坚第一线。

近三年来,全县整合资金12亿元,实施了大小项目1237个,实现了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村村有重点产业,贫困户户户有当家脱贫产业。

该县把扶贫与扶智、扶志深度融合,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由外来“输血”向内生“造血”转变,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全县完成了产业扶贫十个1000亩标准园和100个百亩示范园建设,每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以上。

泸溪县长向恒林(中)到定点扶贫村指导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去年以来,全县完成旅游扶贫重点项目投资1.5亿元,启动了“泸溪一日游”精品旅游线,发展了马王溪、新寨坪、古堡寨等14个村的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2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分别增长35.7%和30.4%。全县980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扶贫走上脱贫之路。浦市古镇景区和天桥山风景名胜区荣获“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

向汝莲(左一)到张家坪村与贫困户共商脱贫致富大计

光伏扶贫照亮百姓脱贫致富路

该县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浦市镇岩门溪村运用股份合作方式发展集体经济,覆盖贫困户145户、564人,年终分红干货满满,贫困村民收入突破7000元,一举实现了摘帽脱贫。

精准发力 民生保障幸福来

该县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跑出小康冲刺加速度。

教育扶贫走进贫困山村学校

教育扶贫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5年教育免除学杂费,对全县所有贫困大学新生,按本科5000元、专科3000元的标准一次性补助达2209万元,使贫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学,读得好书。

泸溪县人民医院健康扶贫免费送医到贫困村

健康扶贫百姓新农合参合率、大病救助率均达100%,在湘西州率先推行住院费用报销“一站式”服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统一制作“精准扶贫优惠政策兑现卡”的一户一卡,凭卡在医疗机构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等优惠措施,全县每年发放医疗救助5730多万元。如今,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新格局。

投资180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新建的武水花园安置区

该县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脱贫。去年以来,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全县新增农村贫困劳力转移就业1335人,人均月薪4000多元,全县9.2万农民走出大山,实现劳务收入44.2亿元,有1.2万贫困群众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标,被评为全国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县。

文化扶贫走进大山贫困村

投资2.2亿元提升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37处,重点解决全县93个贫困村的饮水难,使广大贫困群众在扶贫脱贫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委托帮扶利益联结股份贫困村民喜分红

去年以来,该县民生支出达22.9余亿元,占财政总支出71.1%,省定和州定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实施棚户区改造1750套、农村危房改造1374户6211人,使1535户、7658名贫困群众乔迁新居,告别了住房难。

全县整合资金3.88亿元,把新家建在“扶贫工厂”边,搬迁安置就业致富有保障,武溪镇的武水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紧临高速公路对面的泸溪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280人,开发区新引进12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就业6000余人,武水花园小区目前入住576户2291人,已有668人实现在“扶贫车间”就近就业月薪3000多元,顺利脱贫摘帽。

紧盯目标 同圆百姓小康梦

一个新时代目标已经确立,一份高质量的精准脱贫答卷正在书写。

该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切工作的“一号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合力与“钉子”精神,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万众一心冲刺小康线,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贫困村民喜摘扶贫丰收果

“今年,我县聚焦‘签下军令状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脱贫目标,对标对表抓重点、攻难点、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确保年内摘掉‘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帽子,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以下,高质量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该县县委副书记向汝莲掷地有声。

在泸溪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墙上,挂着一张张别具一格的彩色作战地图:93个贫困村、6.45万贫困人口的分布、脱贫进度,被红、黄、绿三色旗子标注,“扶谁、谁去扶、怎样扶、贫困百姓怎样脱贫、贫困村怎样退出……”显示得清清楚楚。

合水万陈国富亩生态油茶扶贫基地一角

这样的脱贫战图在泸溪县11个战区、93个贫困村随处可见。不少干部感言:每每看到这些作战图,感到身上“担当”既艰辛又荣光。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面对艰巨任务,全县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层层高效推进。

县领导率先垂范,访真贫、寻良策,密集调研,足迹遍布全县贫困村的山山水水。

县交通局投入400多万元新建的小陂流高寒山区通组扶贫路一角

县、乡、村三级书记齐上阵,层层签下军令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干群携手守初心担使命“剿”除贫困的劲推态势。

“我县已描绘的脱贫攻坚新蓝图,始终以精准扶贫、精准减贫、精准脱贫为目标,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凝心聚力攻克深度贫困最后堡垒,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圆满实现同步小康目标。”在接受采访时,该县县长向恒林信心十足地说。

在推进脱贫攻坚中,该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摘帽脱贫模式,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扶贫”股份合作“直接帮扶”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势推进以泸溪椪柑、油茶、药材、辣椒 等特色脱贫产业。

潭溪吴茱萸药材种植基地土地流转1000户,帮扶贫困户244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图为基地一角

“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当前,加压奋进,攻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以户清零、以村清零、以事清零‘三大清 ’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盯摘帽脱贫目标、标准和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倒逼时间,靶向治疗,在巩固已脱贫群众的同时,用洪荒之力确保年底全县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县摘帽,建成全面小康泸溪。”该县县委书记杜晓勇表示。

泸溪今年就业扶贫成果累,目前完成农村贫困劳力转移就业7110人,图为今春大型招聘会现场

潮平岸阔催人进,冲刺小康正当时。当下,该县党员干部用心、用脑、用情、用力,苦干实干,正在以“绣花之功”摘脱贫之帽,交一份全面小康泸溪的圆满答卷。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6133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李孟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大爱真情作文 高考好的作文题目 写景色的作文400字 新学期新规划作文 我们的传统节日作文 家乡的景色作文300字 我最爱吃的食物作文 全国作文加盟 三年级游记作文300字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作文 五年级上册写人作文 去北京旅游的英语作文 环境保护作文600字 我最尊敬的人英语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450字 勇气作文600字初中 雷锋在我心中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100字 最好的自己作文800字 把古诗改写成作文 一件难忘的事300字作文 跳绳比赛作文300字 生活需要自信作文 小狐狸哭了作文 写人的作文怎么写400字 爱的旋律作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文 这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学会了什么 英语作文我最喜欢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