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合工大宣城校区曾是合作办学典型 发展现状却颇具争议!

2020-12-06 18:20:01
相关推荐

前言

中国高校异地办学已经是常态,生源问题、地理位置等是主要原因。最著名的就是哈工大创办的深圳校区,如今已经成为异地办学的成功典范。一时之间,中国高校掀起了全国异地办学的风潮。为了制止高校盲目异地扩张,走内涵式发展线路,教育部及时发文叫停。在此政策之下,许多高校的异地办学项目胎死腹中,如武汉大学深圳校区等。

中国高校异地办学,出于经济等因素考虑,绝大多数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不过合肥工业大学却不走寻常路,选择在安徽省本省办学,而且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宣城市。对于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宣城市来说,肯定是大有好处的。此举被教育部大加赞赏,并被树立为合作异地办学的典范。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引得全国高校纷纷前来取经。那么将近10年过去了,合工大宣城校区发展的如何呢?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合工大历史底蕴雄厚,发展历程坎坷如今重拾辉煌。

合肥工业大学成立于1945年,1960年即成为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合肥工业大学原先属于高教部,后被划归机械部一机部管理,与当时的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和燕山大学一起,被称为机械四小龙。90年代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合工大办学实力相当强悍,作为老牌重点工科院校,综合实力最高可以到全国20位左右。

合肥工业大学校门

伴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发展更多地依赖地方财政支持。安徽省经济发展落后,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对于直属机械部的合工大曾经连续五年未拨款,这让合工大发展举步维艰。到了90年代中后期,合工大在机械部排在吉林工大,湖南大学之后,仅仅位列第三位。首批211工程机械部仅有两个名额。时任机械部领导顶住压力,将合工大也列入预审名单,但最终未通过立项。这也让合工大成为首批211工程中唯一通过预审但并未立项的高校。

合肥工业大学

1998年机械部被撤销,合肥工业大学面临下放地方的命运。时任合工大校长陈心昭教授心急如焚,利用自己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向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陈述利害,并成功将合工大划归教育部管理。2005年在新任校长徐枞巍的带领下,合工大终于进入了211工程,为了这一刻整整等了8年。之后不久的2010年,学校顺利进入了“985创新平台工程”。

合工大顺应潮流异地办学,却为何选择宣城?

在合肥本部发展进入正轨之后,时任校长徐枞巍为了扩大影响力,积极推进异地办学事宜。那么为何不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而选择宣城呢,原因有以下几个:

合工大宣城校区

首先:合工大21世纪初期,全国声誉和实力较80年代时期下降不少。长三角高校林立,而珠三角深圳、珠海等引入门槛较高,非985院校难以成行。比如哈工大,北京大学,北师大等高校纷纷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分校。因此,对于211院校合工大创办分校,当地政府都不是很积极。曾有传言,90年代合工大鼎峰时期,曾与深圳达成迁校在协议,但是在安徽省政府极力反对未成行。

其次:2010年国务院发文建设皖江城市带,宣城市作为成员之一,发展前景看好。安徽省凭借毗邻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区位优势,是连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在国家政策倾斜之下,安徽省乃至宣城发展潜力巨大。合肥工业大学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选择在宣城发展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合工大宣城校区

最后:合工大异地办学消息一出,宣城、铜陵和黄山三市都有引进的想法,也纷纷开出丰厚条件。时任宣城政府诚意满满,答应提供免费用地3000亩并负责工程建设,合工大方面提供师资即可。在此情形之下,合工大宣城校区得以上马。

宣城方面如此大手笔,一方面因为引入合工大这样一所教育部直属的211院校,让这座小城倍感荣耀;另外一方面宣城作为文房四宝之乡和江南名镇,却没有一所本科院校,拥有一所本科院校是宣城人多年的梦想。一时之间,合工大宣城校区成为高校与地方合作办学的典范。

合工大宣城校区

作为合作办学典范的宣城校区,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原因多多。

合工大宣城校区作为合作办学的典型,学校发展状况如何?2017年时任副校长朱大勇的一封实名举报信,将合工大推上了封口浪尖,也揭开了合工大宣城校区的发展困境。从举报信的内容来看,宣城校区发展的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原因有几点: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首先,对于合工大这样一所高水平的工科大学,每年的办学经费是相当可观的,这对于经济不甚发达的宣城市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目前来讲宣城的经济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合工大这样的大学。宣城校区的建设工作一拖再拖,归根到底就是缺钱。

其次,学校和本部合肥距离过远,合肥教师频繁往返两地,对于教师也是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师生学术交流时间不足;另一方面周末夫妻对于教师的家庭关系也或有影响,这对宣城校区的培养质量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第三,宣城本地产业结构单一,与合工大工科学科相关产业不多,因此留在本地工作的学生寥寥无几,服务地方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对于学生而言,找工作需要到合肥本部应聘,对学生造成了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合肥工业大学

结语

合工大宣城校区,作为曾经合作办学的合作典型,发展现状却颇具争议。现任校长梁樑教授大刀阔斧对宣城校区进行改革,大量削减招生名额,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线路应该是明智之举。你觉得呢?祝愿合工大发展得越来越好!

不拘一隅,唯才是举。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春节的作文200字 作文我学会了什么300字 我好想快快长大作文 写雪景的作文300字 命题作文是什么意思 围绕春节写一篇作文 感谢妈妈的作文400字 家乡的春节作文400字 父母之爱作文400字 走亲戚作文600字 七年级优秀作文600字 带着什么出发作文 优美作文600字初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文 高考作文要求多少字 给女朋友道歉的小作文 团圆饭作文600字 关于坚持的作文800字 学期计划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老师英语作文 相信自己作文600字 以春节为话题的作文 面对挫折作文600字 作文一件难忘的事300字 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开学前的准备作文 寄情于物的作文 打屁股机作文 myholiday英语作文 关于放鞭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