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美丽中国?生态甘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进张掖市主题采访」张掖:生态文明 绿色

2020-12-06 23:20:01
相关推荐

【美丽中国·生态甘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进张掖市主题采访】

张掖: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掀开“塞上江南”新篇章(图)

11月23日,航拍镜头下祁连山腹地康乐草原雪景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杨红丽 金奉乾

冬日的黑河岸边生机勃勃,清澈的黑河水潺潺流淌,芦水湾景区湖面野鸭嬉戏……“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正在成为现实。近年来,张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厚植绿色优势,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11月16日,张掖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是甘肃省唯一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的市州。

狠抓整改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1月23日,地处祁连山腹地的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康乐草原银装素裹,松柏苍翠,试验区内零星的几头黑牦牛悠闲自得地吃草,一切都安逸美好。

“日前,甘肃省文旅厅对张掖市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乐县海潮坝省级森林公园、肃南县七一冰川旅游接待站、肃南县文殊山滑雪场等11个旅游设施项目整改完成情况进行了公示,祁连山保护区迎来历史上‘最平静时期’。”张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润强介绍。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张掖祁连山保护区内117个探采矿项目也已全部关停,40个废弃无主矿、矿业权到期项目注销,77宗应退出的矿业权全部退出(其中注销式退出44宗、扣除式退出7宗、补偿式退出26宗),矿业权全部注销,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已无矿山探采活动。

“去年,祁连山核心区149户农牧民搬迁工作也全面完成,矿业权退出后,通过种树、种草等综合措施,对矿区矿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肃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巴玉霞介绍。

俯瞰“塞上江南”金张掖 (资料图)

初冬,张掖芦水湾生态景区冰挂景观。

祁连山,是孕育河西走廊文明的“母亲山”;黑河,是张掖的“母亲河”,保护好祁连山和黑河,就是建设好“绿水青山”。初冬,来到黑河湿地公园,黑河水依然潺潺。这个曾经的戈壁乱石荒滩,如今华丽转身,成为了市民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市民黎先生家住滨河新区加州花园小区,离张掖芦水湾生态景区(4A级景区)不到1公里,这里就跟他家的后花园一样。黎先生告诉记者,“芦水湾景区环境优美、花草丰茂,有专门修建的健康步道,每天我都会到这里跑步。周末,这里就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有很多外来游客也到这里来游览观光。”

“我们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和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一园三带’作为加强生态建设、开展国土绿化的示范性工程,拟通过3年时间,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内实施120万亩草地生态治理修复和30万亩的营造林工程;完成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共计50万亩的造林绿化任务。”张掖市黑河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树林介绍。

张掖市东环路芦苇池河道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

据了解,张掖市还顺利实施湿地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湿地保护与治理、转移转产项目,全面启动祁连山、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动计划,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黑河沿岸防护林、黑臭水体治理等56项工程,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示范创建工作,有效维护祁连山和黑河全域生态安全。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保执法监管

“生态保护非一时之功,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是长久之计。”张掖市生态环境局调研员刘毅介绍,张掖市从“骨架”“底盘”“网络”“细胞”共同构筑起了全面的生态环境管护体系和安全体系。

首先,从国土空间布局层面构筑起生态体系的“骨架”和“底盘”。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负面清单,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对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保护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国家级、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其它各类保护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修订完善《张掖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实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初步建立起了多元化补偿机制,先后成立了祁连山林区法院、林区检察院,建立公安、环保、林业、水务、国土等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健全完善联席会议、会商处置和案件移送制度。

其次,从强化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运用构建生态监管的“网络”。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起了集卫星遥感、地面监测、数据集成、比对分析、异常预警、常态监管为内容的“一库八网三平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管格局,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对全市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提高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环境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有效维护祁连山和黑河全域生态安全。

“张掖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1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乡镇53个,省级生态村21个,位居全省第一。”11月22日,在“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张掖主题采访”座谈会上,张掖市生态创建图上,工作人员指着张掖市生态创建图上遍地开花的生态村镇说。

生态经济成为发展的新增长点

民乐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串番茄进入采摘期

初冬,位于民乐县的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串番茄、彩椒迎来丰收期,100余名工作人员每天要将10吨左右的彩椒、串番茄采摘、分拣、打包、装箱,运往东南沿海城市。

“我们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栽培种植生长都在无菌环境下,这项技术的好处就是精准滴灌,节约水资源,水肥循环利用。”民乐县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部副总经理祁胜平告诉记者。这是张掖市深入推进绿色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节能生态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张掖农业底蕴深厚,加之良好生态环境做支撑,近年来张掖市深入推进绿色生态产业,着力构建节能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经济成为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全市绿色有机生产基地、标准化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分别达21万亩、317万亩,“三品一标”产品达209个,加快建设总面积12.7万亩的戈壁农业产业带。与此同时,张掖促进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产生的废料在三个产业间双向转化,已形成100万亩玉米制种、80万亩蔬菜、100万头奶肉牛、6万吨食用菌产业规模。重点实施一批生态工业项目,以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省级工业园区的“2+4”园区为基本载体,加快发展以水电、风电、光电等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钨钼合金、复合建筑材料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

此外,张掖市着力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医养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坚持以创建全省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做靓做响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西路军魂传承地“五张名片”,着力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和国际特色休闲度假名城,旅游产业呈现“井喷”发展之势。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张掖旅游成为推动转型发展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

「美丽中国?生态甘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进张掖市主题采访」张掖: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掀开“塞上江南”新篇章(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春天 家风家训作文400 我最爱的朋友作文 写母爱的作文结尾 写四季的作文800字 写校园人物的作文 17年山东卷语文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在线听 读书作文400字 作文400字 写同学的作文350字 新加坡旅游作文 关于友情的作文记叙文 作文下象棋300字 与文明有关的作文 化妆与本色的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700字 关于献爱心的作文 放学路上作文800字 亲情类作文片段 写华山的作文300字 各地语文高考作文 爱是无形的作文 铭记作文600字 我穿越到了古代作文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作文 母爱的作文300字 秋天作文200 有关朋友的作文题目 介绍菏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