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看了泸州历史上的洪水记录 才觉得比起古代泸州人 今天幸福太多

2020-12-07 11:05:01
相关推荐

看了泸州历史上那些洪水记录,才觉得比起古代泸州人,今天幸福太多

今年对于长江上游的城市恐怕还是记忆深刻,好多年没遇到长江和沱江共同发大水,而泸州也在继2012年的7月23日之后,又在今年(2020年)8月19发了一场大水,比之八年前只差了一米多不到了。

俗话说水火无情,但是水火跟我们人类的关系又密切相关,水和火都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很多文明发源都跟水域发达的地方有关,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而火则让大家懂得用来煮饭菜,吃熟食,促进大脑发育,身体更好的吸收营养,这两个都是我们不能或缺的。

但是这两个事物又属于自然现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火能取暖和很多事情,也能让你辛苦建设毁于一旦。所有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有利就有弊,人类在历史的长河里,不仅依赖它们,也跟它们不断斗争,相互妥协到了今天。

今天泸州这次发大水,显然比之过去的应对能力强化了不少,也是人类的进步,那么泸州历史上的水灾和火灾,又曾经对这个地方造成过哪些影响呢?随着年代久远,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了,沽酒客查询地方县志和一些史料记录,为大家整理分享了一些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一些水灾和火灾的记录,对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收藏阅读,新近的这里没有记录。今天先为大家分享关于水灾的记录,挂一漏万,欢迎补充。90年以后没有录入。

水灾记录:

其实天灾人祸,对城乡建设事业有直接影响和破坏作用。目前水灾我个人看到最早记录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戊申岁,泸州、渝州等地发生水灾。具体规模和其他情况不详,但是可以想象比今天要恼火的多。

明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岁,沱江泛滥,大水入城,东门内小舟可通。

明弘治某某年(《泸县志》未详年月),泸县大水(见江边龙溪石峡嘴石刻,我看这个地方可以没有了。我没有找到)。人言:清光绪乙已水尚低三尺(约1米)。

明正德十五年(1502年)壬戍岁,七月十五日,长沱江水入泸城至钟鼓楼基础下。这次洪水,合江县化育乡张姓——家坝江边长3米,宽2.5米的石堡上,有石刻记载,估计也不存在。沿长江江安、泸县直到重庆,均有类似石刻记载。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保存,到那时钟鼓楼的位置如果是今天钟鼓楼的位置无误的话,那泸州南北二城沿江一带全部都淹没了。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岁,大水入城至三牌坊(今迎晖路,下同)。洪峰21.4米。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岁,六月,大水入城。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岁,六月下旬,沱江中游连降五昼夜大雨。二十六日,河水陡。泸县海潮乡中林村四合头洪痕高程25米。吓人啊。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乙巳秋,7月8日夜大雨,9日,长江、沱江水猛涨。濑溪河洪水直下汇入沱江,水涨至泸城中心三牌坊西口(今市工商银行前街面)。小市洪痕高程24.6米,罗汉场下石梁岩石高程24米。

民国元年(1911年)7月中旬,连日暴雨,沱江水涨,与1888年相似。九曲河同时泛滥。这次大水,沿岸房舍、牲畜和庄稼被毁坏或冲走。

民国3年(1914年)8月下旬,连日大雨,长江、沱江大水,城市房屋、农村禾苗受损。民国4年(1915年)夏秋间,霖雨伤禾,稻谷欠收。秋8月,濑溪河大水,沿河田土淹没,庄稼受损。

民国5年(1916年)9月,简阳连日大雨,沱江流域各县城边河街均成泽国。泸州江面封渡三天。小市和小河街大批街房被淹。沱江两岸庄稼受损,房舍大批冲垮。民国6年(1917年)7月21日,长江、沱江洪水成灾。22日至24日,大水入城至大什字口。大小河街及小市、蓝田大街均可行舟。洪峰水位21.1米。淹没房屋无数。泸县红十字会收容城区难民即达1800余人。

民国7年(1918年)7月21日晨,大风暴雨猛袭泸城。城内大什字口水深1尺有余。城周房屋推毁无数,大批贫苦市民无家可归。

民国9年(1920年)7月、连日大雨,长、沱两江及演溪河两岸农田、房屋大批被淹。7月20日,大水入城,大小河街皆淹。这次洪水,比1905年洪水位低2米。8月24日,河水又猛涨,水入城门,沿河街巷及小市、蓝田街道大部被淹。稻谷生芽粮价大涨。

民国10年(1921年)7月12日,突降大雨,龙溪河、大鹿溪及长江、沱江皆发大水,水势较1920年高1.5米。沿江房屋、庄稼损失严重。

民国12年(1923年)7月,沱江中、上游大雨连旬。7月18日沱江水位猛涨,沿江一带房屋庄稼被冲毁农作物被水溃欠收。

民国15年(1926年)8月,夏秋之交,久雨伤禾。长、沱两江上游连日大雨江水大涨。民国16年(1927年)7月,淫雨连绵,禾苗多伤。泸境沱江水长丈余(约4米),两岸受灾严重。

民国19年(1930年)8月,普降大雨,长、沱两江及濑溪、龙溪、大鹿溪等大小河流水位暴涨。9月上旬,江水再次上涨。各河沿岸庄稼受损。

民国20年(1931年)8月,泸县连日普降大雨,山洪暴发,溪河水位都涨。8月5日,暴雨彻夜不停,宝庆街、顺城街、南门外、小市和蓝田沿江街道以及沿江田土被淹,房屋冲塌。仅城区重灾就有1900多户,轻灾300多户,灾民2000余人。省水灾赈济委员会核定,泸县为一等受灾县。

民国21年(1932年)9月2日,由于秋雨连绵,长、沱两江水势暴涨,两岸码头、房舍、庄稼被淹。

民国22年(1933年)5月30日午后8时,狂风骤至,大雨倾盆,至午夜11时(23时)泸境内溪河暴涨,泸州沿河两岸街道被淹。

民国23年(1934年)8月,长江洪水成灾。同时溪河水涨。沿江河岸农作物损失极重。

民国24年(1935年)4月3日至4日,河水猛涨两丈(约7米)以上。沿河街道、田土被淹,河街房屋倒塌,人畜漂流。

民国25年(1936年)6月11日夜,泸北风雨大作,小溪河暴涨。8月2日至4日,长江大水成灾。其中8月3日洪水入城至三牌坊,大什字、小市、蓝田正街都可行船。小市体仁堂(即后来的川塑厂)洪痕高程达24米。蓝田汽车渡口水位高23.5米。济和电厂(龙溪河下游洞窝处)被淹,停电3昼夜。城乡受灾严重。

民国26年(1937年)7月14日至20日,连日大雨不停。长、沱江洪水陡涨,各码头被淹。民国27年(1938年)7月,连日大雨,九曲河、濑溪河洪水泛滥,长江、沱江沿岸房屋、农田受损。

民国30年(1941年)7月20日夜,大风雨,九曲河水暴涨。

民国37年(1948年)7月16日、17日两天,长、沱两江及互水河地带水位上涨12米。城区沿河街道尽成泽国。18日水势继续上涨破18米,(洪峰水位18.5米),超过前10年纪录,城区十分之三被淹。水井沟(今苏公路)、会津门、营沟头等处房顶停船,遭灾尤巨。

20日洪水再涨,沿河街道又成泽国。8月21日晚,长、沱两江洪水再袭泸城。后河街、铁石板被淹水位与7月18日比低1米多南门外正街交通中断,小市中码头大树崩倒。此次受灾面积宽,持续时间长,受灾人户和财产损失巨大。

民国38年(1949年)7月1日至2日,长、沱两江河水猛涨。城区、小市、兰田沿岸被淹屋破坏,灾民5000人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8月25日,长沱两江大洪水最高水位18.53米。城区街道23条,住户1600多户被淹,稻田数万亩被毁。

1955年7月15日,长江洪水上涨,泸城洪峰水位18.79米。

1966年8月28日、长江、沱江大水市区洪峰水位达18.39米。被淹街道95条,市郊大队26个生产队83个。被淹旧3469亩,果树2万余株。

1984年7月5日,泸县喻寺、福集等区遭受洪水袭击,造成泸隆公路交通中断两天。受灾面积达33274.6亩,房屋倒塌359间,造成危房517间。伤3人。死伤牛、猪43头,冲走鱼苗50万尾。

1989年6月21日,从凌晨到18时,古蔺县普降大雨、暴雨降雨量高达100毫米。有6个区、16个乡、49个村、423个组的369户农户受灾。观文、石宝两区为重灾区。暴风雨期间,古蔺河水上涨2.4米。冲毁农作物面积约1.4万亩,房屋500间以上。损失小春粮食20万斤。不少水利、交通设施被冲坏。造成死亡2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93.4万元。

90年以后到2020年泸州还继续发生过大洪水,这里就不记录,关于历史上的火灾和其他自然灾害讲另外作文记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自然现象的作文 学生运动会作文 青岛栈桥作文 爱如潮水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350字 珍惜粮食作文 作文说明方法 教师节的作文开头 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九单元作文 雨作文400字 满分作文中考 周末的早晨作文 美女拉肚子作文 观察蚕的作文300字 艺术人生作文 我的演员梦作文 考试中的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300作文 作文有妈妈真好 四年级第三单元写作文 学校介绍作文 秋800字作文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篇作文 象征意义的作文 高职高考作文 描写班主任作文 静的魅力作文800字 一事一议作文600字 戴帽子的鱼作文 丝绸之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