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雄心

2020-12-07 17:50:01
相关推荐

半个世纪之后,中国再一次积极出击。

——题记

2013年,是一个注定值得铭记的年份,一系列重磅新闻震动了全球政经界——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新倡议,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这一倡议无疑将极大地重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互动关系。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产品,展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雄心、抱负和担当。

历史在此刻穿越。不同时期的治国者对中国与世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进行了不同境界的解读。

“中国想要什么?”

《经济学人》杂志在一组系列封面报道中,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它看来,“随着中国即将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寻求重新得到在过去千百年里所享有的尊重。”这是一篇心情复杂的长篇评述,作者从历史的视角论证了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以及外界的一些复杂心态。

其实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只需将目光投射到在“一带一路”上大放异彩的中国企业身上即可。

1

4月22日~2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 “一带一路”纪录片《共筑未来》,在晚8点黄金时段的央视综合频道陆续播出。其中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完整播出的三集主题纪录片中,有一家企业居然占据了一集10%的片长。

此前,在国人的心中,它是国内低调的汽车生产商,但其在国外的巨大影响力,让它成为了纪录片中交通及能源领域的企业代表。

这家企业就是比亚迪。

得益于产品的出色表现,比亚迪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赴英国伦敦、匈牙利马尔科姆等地,拍摄比亚迪的电动大巴。

在第三集《美美与共》的故事中,镜头聚焦在了英国伦敦街头流动着别样风情的红色大巴。

这些早已升级换代为零排放、低噪音纯电动巴士的英国“国宝车”,80%以上居然都有比亚迪的标志。

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要知道,对伦敦居民来说,驰行于伦敦街头的红色大巴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人口数不足千万的伦敦,公交大巴每天的运载量却超过600万人次。除了与民众出行息息相关,它还是伦敦的象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会上,红色大巴正是“伦敦8分钟”的主角。

2

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公交大巴,为什么会有来自中国公司的标志呢?

这还要从比亚迪的产品说起。

伦敦作为曾经的“雾都”,过往传统的公交巴士惊人的尾气排放一直拨动着民众敏感的神经。

和其他地区的管理者一样,英国伦敦交通管理局也一直在寻求公交领域的节能减排方案。为此,他们也曾多次测试本土制造商生产的纯电动大巴,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就在这时,来自中国的比亚迪进入伦敦当局视野。

刚进入伦敦市场的中国品牌就遭受了质疑,“毕竟那时纯电动大巴在全球都是新兴事物,加上伦敦的大巴标准很高,他们不太相信一个中国企业能做出完全适合伦敦的、先进的、超前的产品。”

于是伦敦交通局一行远渡重洋,来到比亚迪的总装厂、电池工厂考察,一瞬间怀疑与担忧烟消云散了。

“区别于其他厂商,比亚迪围绕的是电池这一“心脏”来造大巴,这一品质保证是我们很看重的。”伦敦前交通局长莱昂·丹尼尔斯说。

货比三家后,谨慎的伦敦人被比亚迪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说服”。

从此以后,伦敦的纯电动大巴几乎被比亚迪“承包”了。到2019年3月,比亚迪占据英国纯电动大巴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伦敦,这一数值更是超过80%。

为人民生活便利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它对伦敦的的空气质量改善也是不容忽视,自2015年以来,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累计行驶480万公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超过5000吨。

3

事实上,在纪录片里大出风头的比亚迪,不止在英国留下了足迹,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

如2017年4月4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北部城市科马罗姆建厂,主要生产纯电动大巴和纯电动旅游客车,这些新能源车大多销往了英国等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给当地带去了智能、绿色交通生活。

在匈牙利,随着中国企业比亚迪的到来,还带来了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传统的中国智慧:中庸、谦和。

上世纪80年代,匈牙利作为著名的客车生产地曾名噪一时,2000年以后,市场化后的客车产业逐步没落。2016年比亚迪欧洲工厂选址匈牙利,成为当地第一家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生产的新能源客车辐射整个欧洲。

工厂中有一位当地著名泰斗级汽车工程师Gabor,他曾在当地老牌客车企业伊卡鲁斯客车公司工作25年,后因工厂衰落而不得不去到美洲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工作,比亚迪在当地建厂使他如愿回归整车制造,并以在此工作为傲。

巧合的是,一名被派驻到匈牙利的年轻中国工程师匈牙利名字也为Gabor,他也一同来到匈牙利。

工作上,老Gabor负责整体运营,年轻Gabor负责涂装工艺。来往频繁,也因此两国文化相碰撞后的融合、进步的情况处处体现。

比如在造车技术上,中国工程师带来了先进的经验,老Gabor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年轻Gabor讲到:“有一次因为一个装配问题意见不一,争执不下,老Gabor比较倔,一气之下他掏出厂牌,说要对赌,如果他错了就要离职,当时场面挺紧张,这时年轻Gabor为了缓解大家的情绪,说不用对赌离职,赌一瓶当地有名的啤酒就好。后来证明老Gabor错了,他果然带了一箱当地的啤酒来。”

技术与文化的碰撞给双方都带来提升,即便有争吵,价值观的一致带来的是心里上的认可。

工作之余,年轻Gabor生日或节日老Gabor都会送些小礼物,像红酒巧克力之类。年轻Gabor从中国回来会给老Gabor中国的白酒和茶叶。公司定期会举办家庭日等集体活动,最近,技术部和老Gabor一同去飙了一次卡丁车。

这种文化交融、碰撞的故事,在“一带一路”上,每天都在上演。

4

假使人们站在一百年后,来观察今日的“一带一路”时,一定会发现这样的事实:

2019年,其实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一年。

在三大产业中,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经济稳增长的造血器,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而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力大的特点,一直是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

在世界上所有品牌车企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4年做到全球第一。此外,世界上最难突破的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四大发达市场,也被比亚迪尽收囊中。

在欧洲,每5台纯电动大巴,就有一台标着比亚迪的Logo。

在美国,50多个知名客户向比亚迪纯电动车投下“信任票”。

在日本,2015年2月,比亚迪在京都交付5辆纯电动巴士,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60多年历史上首个真正意义上成功登陆日本的车企。

在韩国,2018年4月,20台比亚迪eBus-7纯电动巴士在韩国济州岛正式投入运营,这是韩国规模最大的一支中型电动巴士车队。

比亚迪成了中国品牌中一张不折不扣的国家名片!

也正因如此,比亚迪才能连续三次(比亚迪的轨道交通产品云轨、云巴在春晚舞台惊艳亮相;央视《新闻联播》用超过3分钟的时间,讲述了民营企业比亚迪的转型创新之路……加上这次),被选为国家媒体平台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对象。

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盛大开幕,中国企业将迎来走向世界的一个新起点。

我们不妨再回到开篇《经济学人》提出的问题,“中国想要什么?”

其实就是将以比亚迪所代表的“中国智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惠及全世界更广大的人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观察植物作文300字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450字 美丽的三亚作文300字 身边的感动作文600字 50字作文大全60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800字 知识的力量作文600字 我好开心作文300字 写元宵节的作文400字 我好高兴作文300字 为什么点赞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作文1000字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