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东坡和他的女人们

2020-12-07 19:15:01
相关推荐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京梧桐树,南京沈万三。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在中国,即使是不懂他诗词的人,也知道他的名字。他的文化影响力,流播于当时,传诵于未来,覆盖古今,千古永在。

今天,我们不讨论他的诗,他的词,他的画,他的文章,他的书法,他的美食,我们只聚焦那些他身边的女人们,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一个真实的苏东坡。

结发情深,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的第一任妻子叫王弗,是苏轼的老师王方的女儿。16岁时嫁给苏轼,那年,苏轼19岁。两人在一起度过了十一年的恩爱时光。

王弗的生平为人已不可考,但从苏轼为她写的墓志铭中可以看出,苏轼对她满满的欣赏。

苏轼说,妻子为人非常谦虚,刚成婚时,不曾听她说起读过书。但后来,自己读书时,她终日陪伴,每有错处,她就指出来加以提醒,这才知道自己娶了个才女。

王氏不但有才,还有识人之明。有朋友来家造访,她就立于屏风后,察其言行。待客去,她品评人物,说某某可交某某不可交。事后发现,她说的全部正确。

王氏还是自己的良师益友,管自己就像阿爹。自己无论到哪儿去,王氏都要盘问清楚,备了案再走。

在老苏的文章中,王弗不但是生活上的良伴,还兼任陪读、参谋、政委数职,心灵上可以依靠,事业上可以助力,对自己严管厚爱,关心支持,是好妻子、好助手、好领导。

老苏对她是敬三分爱三分让三分怕一分,十二分的满意,由衷地喜爱。

不想,天妒良缘,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27岁时就与世长辞,撇下了6岁的儿子苏迈,还有哀哀切切的苏东坡。

苏东坡难过,苏东坡的母亲也很难过,她特意嘱咐苏东坡,阿弗是你患难时嫁给你的,你不能忘了她。你要把阿弗安葬在我的坟墓之旁,百年之后我们都不寂寞。

痴情男苏轼在墓之东坡,手植雪松三万株,“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以寄托哀思。从此,自号东坡。

十年后,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把对亡妻的思念、怜惜和自伤融为一体,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潸然泪下。我知道王弗,就是从这首词开始的。

但窃以为,王弗能够名传千古,不是因为自己太优秀,而是丈夫太优秀了。

虽然在丈夫眼里,她是百般优秀,但用名传千古的标准去衡量,她还远远不够。她文不如李清照,武不如梁红玉,只因嫁给了大才子苏东坡,便随文词而不朽,而千古流芳了。从这一点上说,她嫁给苏东坡真是赚大了。

再婚夫妻,患难相随,死辄同穴

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前妻的堂妹,比苏东坡小11岁,是初婚。

这是陪伴苏东坡时间最长的女人,在今后的岁月里,她将陪伴苏东坡经历人生中的多次起伏,足迹踏遍祖国的天南海北。

她也是最受苏粉们鄙薄的女人,只因她在“乌台诗案”中焚毁了苏东坡的所有文稿。当时,官兵围船,索要东坡书稿,她怕这些文稿落入官府,再被有心人利用,便一把火烧了。事后,东坡与她搜寻,十去七八矣。

《黄州上文潞公书》: “轼始就逮赴狱……至宿,御史符下,就家取文书。州郡望风,遣吏发卒,围船搜取,老幼几怖死。既去 ,妇女恚骂曰:‘是好著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悉取烧之。比事定,重复寻理,十亡其七八矣。

苏东坡的字字珠玑,化为了张张飞灰,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时空中。

有苏粉甚至把那天晚上称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把王闰之视为了文化上的罪人。

苏东坡对此给予了充分理解,说那是因为官兵造势,情势危急,焚稿乃是自保的正常反应。

但苏粉们不买账,因此对王闰之不满,将王闰之说成了一个文盲村姑,不然又岂会干出焚稿的蠢事?又弱化她在苏东坡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甚至谈到苏东坡时,只提原配王弗和小妾王朝云,有意略过她。

其实,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伯父是进士,过去大家族里,叔伯姐妹都是共养的,王弗饱读诗书,她纵使不才,也绝不会是文盲村姑。

纵然才学不如姐姐,才情不如朝云,但作为一名陪伴了东坡25年的妻子,她在苏东坡的生活中又怎能不重要呢?

苏东坡的诗文里处处有她的身影,有对她视前妻之子如同亲生的赞赏,“三子如一,爱出于天”;有离家远行对她的思念,“飞雪似杨花,犹不见还家";有诀别前的牵挂,“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更有平生对妻子连累多、陪伴少的愧疚,“旅殡国门,我实少恩。”

后来,他对飘泊不定的宦途感到深深地厌倦,他们商量着弃官还乡,共享归隐之乐。不想闰之薄命,没有等到那一天,便撒手人寰,撇下苏东坡与世长辞。这个一直坚定地与丈夫一起走在贬谪路上的女人,终于走完了她担惊受怕颠沛流离的一生。

她的丈夫为此痛彻心痱,引为终生遗憾。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惟有同穴,尚蹈此言。这是苏东坡无奈的补偿,也是多情的誓言。生不同乐,死当同穴,再续前缘,咱们在异世做恩爱夫妻。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12岁时来到苏府,能歌善舞,得苏东坡亲授诗文,既是妾侍,又是学生。她对苏东坡既有仰慕,又有理解,与其简单地评为老夫少妻,还不如说是师生恋来得贴切。

宋时,妻是伴侣妾是财物。妻子只能有一个,妾侍却是消费品,享乐工具,多多益善。

苏东坡就有一大群歌儿舞女,但他还不满足。他曾无限羡慕地说“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乐天指白居易,素与蛮是白居易的两个美妾樊素与小蛮。白居易曾写诗赞美自己的两个小妾“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苏东坡深深艳羡,为自己没有这么出色的小妾而遗憾。

但他对这些小妾并不用情,还把此当作旷达。他曾经为了获得一匹马做为脚力,而用一个妾作为交换,“只为山行多险阴,故将红粉换追风。”

当然,感情都是相互的,他不将小妾当作人,小妾对他也无感情。在他即将流放海南前,他将一干歌儿舞女遣散,众人皆借机而去。唯独朝云不畏家贫路险,毅然留了下来。

这令苏东坡非常感动,这一次,他不再羡慕白居易。“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杨枝代指樊素,樊素在乐天病时,终归离去。而朝云对自己不离不弃,就像晋朝的范通德陪伴刘伶元一样忠贞不渝。

从此,他不再娶妻,朝云成为了苏东坡晚年的唯一伴侣。虽然没有正妻之名,苏东坡却待她如正妻。

王朝云曾为他生过一个儿子,乳名阿干,苏东坡曾为他写过一首著名的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惜此子未周岁而夭折,苏东坡为母惜子,颇以为恨。

朝云不但是他的患难之伴,还是他的灵魂知己。宋代费衮的《梁溪漫志》载,苏轼有次摸着自己的肚皮,戏问诸妾这里是什么。诸妾多云是锦绣文章,唯有朝云说,是满腹不合时宜。苏东坡哈哈大笑。

后来,朝云在苏轼再贬惠州时去世,为了纪念她,东坡在她墓地之侧建了一个六如亭,亭上有对联云: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后记

苏东坡一生落拓不羁,屡遭贬谪,跟随他的女人们,没有一个过过安定富贵的日子。

但她们却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照顾和陪伴着中华瑰宝苏东坡,带给他生活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慰藉,为他的创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在纪念苏东坡的同时,实在也该记住她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作文童年趣事 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校园趣事作文300字 我是劳动小能手作文 什么的魅力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 一个难忘的眼神作文 有关下雪的作文 这也是一种美作文 大扫除作文350字 快乐六一作文三年级 写事的作文150字 合作共赢的作文素材 蚂蚁搬家作文300字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my teacher英语作文 关于励志的作文800字 做自己的老师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400字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沟通作文500字 成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抗日战争 作文 我在什么中成长作文 青海高考语文作文 挑战自我作文800字 myhouse英语作文 挠胳肢窝作文 游月季园作文 我这个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