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美丽淮阴: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美好生活未来可期

2020-12-08 08:05:01
相关推荐

央视网消息:劳动没有高低贵贱,要根据时代匹配一个方式,才能让人重新爱上土地。扶贫的艰难除了朝夕间的咬牙坚持,更多的应是厚积薄发,才能成就“一个都不能落下”。

近日,“央媒看淮阴”大型新闻采访活动让众多媒体从业者深入基层,用新闻工作者特有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挖掘发展亮点,记录下这个时代的点滴细节。

“在这里工作还不错,原来自己种地,挣不到钱还有风险。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在这打工挣钱,还有个保障。”一位正在淮安国家级农科园园区兰趣园工作的大姐笑着说道。

近年来,淮阴区以规划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抓手,围绕乡镇布局优化,结合乡镇产业园发展,统筹推进发挥“集中”优势: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土地集中流转等,努力描绘淮阴乡村振兴“强富美高”的新画卷。

产业基地:“田车间”带动 为增收护航

“以前我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庄稼人。现在,我在瓜蒌基地务工,成为了一名产业工人,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在徐溜镇跨洪村境内的中草药产业园内,村民老夏正在对瓜蒌进行管护。让老夏开心的是,他在家前屋后种植的瓜蒌,都由村集体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光是瓜蒌产业这一项的收入,每年就能达万元。”老夏说。

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王码村打破地域界限,跨村流转土地150亩种植瓜蒌,更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该项目主要用于打造产业扶贫基地,让田间变“车间”,农民当“工人”。

低收入户脱贫的步伐加快了,许多从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转移就业,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外出务工收入、就近就业收入等。

走进刘老庄镇郑河村,曾经像散兵游勇一样分散在大片田野里的村落和房屋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规模化、现代化种植。村党总支书记介绍,集中居住搬迁后,郑河村整合了67个自然村、填了73处废弃沟塘,“多”出1400多亩土地。这些地进行有效复耕,承包给大户种植瓜蒌。新的农耕产业格局,为当地增加400多个就业岗位,村里的农民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可以一边拿着租金,一边就近打工。

这些村子只是淮阴推行土地流转的缩影。这里在保护村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充分释放土地红利,将集中后成片的土地集中流转,全面推广以行政村为主体的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着力解决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让农户对集中居住没有后顾之忧。

典型示范:用创新科技点燃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引擎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走进当地某种业公司,袁隆平院士的题词让人印象深刻。“淮稻5号在常规梗稻中实施面积480万亩,在东北以外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该公司总经理朱明超说,企业拥有十多项农作物新品种授权,独占实施。在淮安国家农科园,这样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比比皆是。

2017年,科技部曾发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2017》,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创新能力排名就已达全国第二,位于全国创新引领园区之列。

“淮安农科园将以建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典型示范。”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区委书记刘泽宇的话掷地有声。

据园区管委会主任周文介绍,近年来,园区共投入各类研发资金约4000万元,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的不断加盟也让园区的集成创新能力、成果辐射能力一路飙升。园区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园区发展空间。

“在这里上班,每年的收入比种地高8000多元,关键还能学到很多新技术。”在当地花卉企业打工的码头镇张庄镇村村民王秀芳高兴地说。

为了带动更多像王大姐这样的农民走上致富路,园区建成了具备职业农民培训、科技服务超市、金融服务等功能的公共服务中心,共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180多期,培训人员3万多人次。此外,园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平均每年为当地农户增收4000多元,实现脱贫农户占低收入户的77%。

注重人才:盘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最近,“90后”女大学生从农种冰草的故事让很多人感叹。在全国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这位“90后”女大学生丁蓉蓉凭借自身创业经历形成的作品《“90后”女大学生有点“田”》以就业创业组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大赛金奖。

从一时兴起到激发出不服输的斗志,从没干过农活到天天吃住在大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丁蓉蓉自己摸索,上网学习,到处请教农业专家。从“种地小白”到“地道专家”,丁蓉蓉的逆袭之路不仅如此。她驯化培育出了新品种,打破了国外对冰草种子的长期垄断。通过致力于高经济价值的稀有果蔬种植和研究,她的农产品利润当然也节节攀高。

如今,丁蓉蓉的种植基地面积已从最初的数十亩迅速扩大到300多亩,同时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如何盘活全区农业人才,聚人气、凝人心,使愿意留在乡村的农民群众安得下心、稳得住脚、干得成事,是淮阴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明晰思路、梳理现状,淮阴明确要把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专业人才队伍、乡土人才队伍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位。

2018年以来,该区举办村书记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围绕壮村富民、产业发展、精准脱贫等开展专题研讨、实训、调研等活动。出台《淮阴区乡土人才“选、育、励”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分层分类建立乡土人才意向库,推行“乡土人才+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科技推广模式,每名乡土人才指导1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20个农户,扩大“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乡”的鲶鱼效应。

创新实施乡村振兴“五型头雁”选育工程,按照实力型、魅力型、活力型、潜力型和乏力转化型,对村级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项培育,建立以他们为重点的农村带头人队伍。

冬日暖阳,古淮河畔,千年淮阴正积极探索,羽化蝶变,越变越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3-15 08:03人生戏一场【拒闲聊】[国外网友]IP:1029170290
    乡村振兴让人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期待未来乡村的蓬勃发展。
    顶8踩0
  2. 2021-02-18 21:22我们不是情侣却习惯了暧昧[黑龙江省网友]IP:1732160394
    看着乡村振兴的画卷展开,仿佛看到了家乡的美好未来,让人充满期待。
    顶28踩0
  3. 2020-01-26 10:42不舍的温柔[火星网友]IP:3407691627
    真是让人感到振奋,乡村振兴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期盼的美好愿景。
    顶3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名胜古迹作文500字 我梦见了名人作文 我爱跳舞作文400字 田径运动会作文450字 暑假打扫卫生作文 写感谢妈妈的作文 猜猜他是谁300字优秀作文 一分钟能做什么作文 我的家乡濮阳作文 有关桃树的作文 小猫的观察作文 三年级写景作文题目 书信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小标题的作文600字 2050年的地球作文450字 我想当舞蹈家作文 做黄桃罐头的作文 一年级作文怎么写 探索未知的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400字 最苦与最乐600字作文 我的外婆英语作文 一篇暑假生活的作文 心海里的那朵浪花作文600字 因为有爱作文500字 关于雨的作文500 三角梅作文200字 奇妙的动物作文 二年级全部的看图作文 运用插叙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