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告别“中分加发冠”!从《美人心计》出发全面复盘古代女子的发髻

2020-12-08 12:30:01
相关推荐

曹植曾在《洛神赋》里写过这么一句:“云髻峨峨,修眉联娟”,可见发髻对古代女子的重要性,虽说大多数现代女性已经不会盘发了,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古装剧里窥见发髻之美。

奈何这几年来,古装剧里的发型种类越来越少,女主要么与女配共用一个发髻,要么梳着常见的“中分加披发”,或者戴上金灿灿的发冠,好看却没有特色。

而于正为什么能卷土重来,或与他重视古装的还原度有关,像《延禧攻略》里面的眉毛与“二把头”皆有古典韵味。

另外,于正的另一部剧《美人心计》则被不少人奉为经典,除了剧情节奏快、人物性格饱满外,造型师最大程度地还原古代女子的发髻,并根据演员的优缺点加以创新才是重点。

比如,女主角窦漪房就常梳着“十字髻”,这个发型源于魏晋南北朝,《美人心计》的造型师提前使用了这个发型,但改变了梳法,他没有给林心如的头顶垫上假发,整体看上去不像一个“十”字形。

《凤囚凰》里面的“十字髻”则尽力靠近历史,无任何点缀,只看到头发的缠绕与梳理。

聂慎儿的“峨髻”如同巍峨峭壁的山峰,造型师舍弃了层层上升的梳法,而是直接将头发梳到额头以上,然后往脑后翻转成型,此发髻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馆陶公主的发髻结合了“峨髻”与“斜髻”,再配上一袭罗裙,极为高贵典雅,话说这种发髻兴起于汉代,在贵族圈内颇为盛行。

杨幂饰演的雪鸢则梳着空气刘海,这明显是创新之举,即便不符合历史,可胜在合适,为了掩盖她的发际线,造型师后来又加入了额饰。

说完《美人心计》里的发髻,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譬如妙龄少女偏爱的双髻,即将头发分成两部分,或垂于耳朵两侧,或梳成两个发包,一个叫双垂髻,一个叫双螺髻。

《武媚娘传奇》里出现过这两个发型,女主刚进宫时的发髻便与其相似。

《琉璃》与《花千骨》的两位女主角梳的发髻则叫“双丫髻”,因为左右各一的小髻像极了树枝的丫杈,所以我们也会称梳此头的女子为“丫头”。

当然,不是所有的古代女子皆会梳着繁杂的发髻,在汉代,一般的民间女子多将头发散落在耳后,接着用一根发带束起来,此乃“平髻”。

很多人偏爱的“飞天髻”又名三环高髻,是魏晋时期佛教文化盛行的产物,由于那时候的人们崇尚飘逸洒脱之感,所以她们希望发髻越高越好,即呈“飞天状”,因此很多神话剧里的仙女常梳这一发髻,比如86版《西游记》里的嫦娥仙子,亦或是《琉璃》中的战神。

因甄宓而起的灵蛇髻则比较罕见,它状若蛇形,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样式,有时可以梳于左侧,有时可以盘于中心,赵丽颖饰演的碧瑶与杨雪饰演的小白狐都梳了灵蛇髻,但效果完全不一样。

除此之外,始于汉代的坠马髻在影视剧里已找不到影子了,因为梳法复杂,一边的头发慢慢坠落,以营造温柔似水之感,另一边结鬟成髻。

话说,唐代的发髻种类最多,一共有18种,初唐时女子习惯高髻,经典代表有云髻与惊鹄髻,前者强调云朵之状,后者是将头发盘成一只欲展翅高飞的鸟儿,意在凸显女子的柔美。

佟丽娅上次表演所梳的便是惊鹄髻,是不是别有一番韵味。

到了盛唐时期,女子们又看上了假髻,像宝髻插梳就是此时最有特色的发髻形式,而晚唐时,大厦将倾,发髻也呈现出慵懒无力的面貌,乱髻借此而生。

从名字便可看出,乱髻指的是髻式蓬松、呈杂乱状的发式,拔从髻就是例子。

虽说宋人崇尚简约,但是女子们依旧以高髻为尚,并掺入假发,这个时候步摇、金钗的品类逐渐增多,一般出席重要场合,贵族女子多梳朝天髻,以显示身份尊贵。

明初的牡丹头,则是高髻进化的产物,注意它不是韩剧里所呈现的样式,实际上牡丹头有好几种梳法,或堆砌假发,或像山丘盘于额前,就好比在头上种花。

怎么说呢?以现代审美眼光来看牡丹头,会觉得太奇怪了,以是很多古装造型师都没有还原过这一发式。

最后一个是笔者最喜欢的“大拉翅”,即便复杂,但极为新颖,女子们要制作旗头板,有的用布料,有的用铁架,然后在上面点满珠宝、流苏,极其雍容贵气。

《还珠格格》里面的女性角色几乎都梳了“大拉翅”,但其实这个发髻是分人的,一般的小厮只能梳“二把头”,而且“大拉翅”也不是这个时候出现的(晚清),不过毕竟这只是影视剧,没有必要那么较真。

再补充说一句:“大家最喜欢哪一种发髻?请在留言区告诉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向作文 奇迹作文 作文自拟 画图作文 个性作文 回归作文 作文精彩片段 假日作文 作文关于青春 三月三作文 落叶作文 小溪作文 乌龟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下册 作文分论点 英语七年级作文 迷茫作文 作文评语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清晨作文 情书作文 写母亲作文 作文议论文素材 作文600字初三 作文我的同桌 美好的生活作文 积累的作文 蝴蝶的作文 古诗词作文 成长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