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言文化皆授 英德双语兼修 走进北外才子兰熙的“大课堂”

2020-12-08 22:25:01
相关推荐

说起二十四节气中谷雨的起源,

我们或许不会想到,

它竟然和仓颉造字有关:

仓颉造字成功的这天,举国欢腾,上天也被感动涕零,把谷子像雨一样落下来。

On the day when Cang Jie had completed his writing system, Heaven was so moved that it wept: but instead of weaping tears, it wept grains, which rained down upon the people.

为了致敬这个传奇,联合国把“中文日”设在了每年的谷雨节气当天。

当然,脱离了农耕环境,“五谷不分”在所难免,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人都不太熟悉“谷雨”,更不必提它的渊源和典故了。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这个人,就不在“大多数人”之列。

他穿着汉服,出现在“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课堂”的屏幕前,怀着对文化的崇敬,把《仓颉造字》的故事,用中英双语,亦庄亦谐地解读给各位学子。

那一季“大课堂”的上线时间,也恰逢谷雨时节。

这位学贯中西的名师,便是我们这次专访的主角——兰熙老师。

“中文热”正当时,文化要传承与传播

说起能力和眼界,兰熙老师向来走在行业的第一梯队:

北外科班出身,担任过国家政要的随队同传、用娴熟的英德双语“通刷”过各类国际商务会议……

坚实的功底加各种涉外的“大场面”,练就了他对语言超常的敏锐感;同时他也从实践中认识到,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准确而不失优雅地讲述自己的文化和故事,对于“递好中国名片”至关重要。

比如,他在采访中提到,在和德国人聊汉字的时候,对方就显露出对汉字的浓厚兴趣:

有些德国人第一次看到汉字就惊讶无比:“Schne Kstchen!” 漂亮的小盒子!“Wie bilder!”就像一幅接一幅的图片!

我给他们讲解了汉语构字、构词,还有读音,再用德语和或者英语给他们解释背后复杂的意思,他们的瞳孔都瞬间扩大了!对汉字的兴趣瞬间被点燃!

然而让兰熙老师颇感忧虑的是,近年来,汉字文化在中国受到的“冷遇”和国外稳升的“中文热”形成了温差鲜明的对比:

不少出国的学生,年龄不大。在国外接受的教育都是用外语,笔头输出中文的机会大大降低,导致回国之后提笔忘字、写错别字频发。

各种现代科技在中文用户中相当普及,打字和语言识别输入早已代替了手写。很多现代化的设备也都进入了中小学课堂,所以对于汉字的学习,工具越高级,依赖性越强,对汉字的掌握程度就越是会有问题——而这,也造成了传承方面的巨大挑战。

可谓“解铃还需系铃人”:科技带来了便利,也削弱了汉字的书写属性;而振兴并传播传中国文化,也应搭乘时代的东风,充分运用全新的媒体技术和内容形式,让新一代的学子提升英语的同时,收获学习的乐趣、强化自身的文化根基。

正当兰熙老师为此陷入思虑时候,由著名英语教育教学专家胡敏教授担任总策划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课堂》网络课录制启动。这个节目的出现让兰熙老师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向往的平台和想做的事情吗?!于是,他欣然接受了邀约,全情投入到讲授当中。

这一录就是三季。

英语未动,文化先行,讲故事要走心

“大课堂”吸引我的要素有很多:

首先,能帮更多学生在英语方面提能提分,大课堂的形式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

其次,能做一个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助推者:每一个故事我都会教大家如何进行复述,如果大家能做到,就很可能影响到很多的外国朋友,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再者,整个节目对于创意的鼓励和包容:大课堂之所以不一般,是因为里面随处可见创新元素。比如说书、演唱、等等。去呈现这些元素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这番回答,很好地说明了为何这位河北新航道教学总监能成为这档网络课“三季元老”。

此外,以资深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兰熙老师认为《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课堂》还能顾及到线下课堂以及传统网络英语课的教学盲点,值得一线教学团队参与并学习。

第一,语音语调:课堂上,很难有像斯明诚老师这种牛津大咖带着大家逐句朗诵英文,口语得不到细致的指导;

第二,中国文化:很多中国学生对本国文化不太了解,所以一旦在考卷上体现,就懵了。有了大课堂,大家不仅有了话题,还知道了英语的说法;

第三,提升学习效率和自主性:每节课时常不过20分钟,内容精简、凝练,并非简单的词句释义,而是旨在提升整体英语能力。

所以,得知要在精讲《仓颉造字》这则故事的时候,兰熙老师做足了悉心的准备,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倾注了不少心血:

为了在视觉上凸显出汉字和汉字相关的元素——比如书法,我挑选了一件汉服。为了让字幕和板书显示得更清晰,特地选择了黑色。草书的汉字身上穿,加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古今中外都有顾及。

道具方面准备了一个竹简,不完美的地方是,本来我的是《孙子兵法》,结果寄过来的是《三十六计》,但不影响传统元素的表达。

课程内容的准备方面,我仔细研究了“汉字叔叔”理查德的微博、微信的几乎所有内容,和很多其他中国人一样,深深被这位美国的汉学家所感动。所以在原文拓展举例的时候,好几处例子都是有关汉字叔叔的……

而这些“精致的脑洞”只是兰熙老师活跃在“大课堂”的一个缩影。自开播以来,“兰式欢脱”的教学风格,也让广大观众大呼“洗脑”。

谈及对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兰熙老师给出了十分谦逊的回答:

每一集特点不同,整体发挥稳定,至于哪个桥段最好,大家说了算!但我有一个最有成就感的片段,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仓颉造字》里有一首《生僻字》,中英文双语。实话说这首歌的中文我之前不会唱,英文更陌生。

但正如我在介绍时说的,我实际的练习次数已经超过了500遍,很像我开始学语言的那股闯劲儿。熟悉了中英文之后,又按照自己的偏好调整了下节奏和风格。整个过程就像学习语言,首先要臣服它,然后才有可能驾驭它。

字里行间,不但能看出兰熙老师在备课时的精诚所至,也能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一腔热忱。

深挖中国故事,找到国际沟通的金钥匙

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诚然是时代的刚需,但执行的难度系数也并不小。

譬如,在兰熙老师看来,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困难,至少体现在了两大方面: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中国人有很多机会看古装剧或者穿越剧,虽然有不少虚构的成分,但也利于我们去了解各个朝代大概的一些文化元素。西方人少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对我们特有的传统元素在理解上就造成了困难。

另外,从语言习惯上来说,成语或者熟语是也是难点:熟语很可能涉及到历史典故,比如,“说曹操曹操到”。

在语言中使用的比喻,语言间也有差异。比如icing on the cake直接翻译成“蛋糕上的糖霜”,咱们不懂;把它对应的成语“锦上添花”直接直译成英文,外国人也不容易理解。

要克服这两大困难,和兰熙老师一道,进入“大课堂”、学习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开端。通过学习精心设置的课程,学生可以在不断的“靶向练习”中,实现沟通能力和知识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01用精致的措辞和生动的语句,搭建表述优美的英文词句库,充实语言表达。

02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大家所熟知的中华文化,利于建立英语沟通方面的自信心。

03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本国文化认知框架,并能从中了解西方文化,触类旁通。

04与文化结合,使学生们在面对各个领域的话题时,能够用个人独有的表达方式和知识框架,清晰、自信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正如兰熙老师所说,“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没有国界,不分语言”,而这些来自中国故事的美好的事物,无疑将成为开启中西交流大门的金钥匙!

兰熙Q&A:文化交流+英语学习

Q如何向外国人讲述中国文化事物,才能避免误会和反感?

A想要避免误会和反感,“带入感”很有必要。比如要给外国人介绍中国的驴肉火烧,与其花很多精力去解释什么是“火烧”,还不如用西方国家已经有的类比的食物来解释成donkey burger。如果找不到对方文化里的东西,那就多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去例证。比如,“冷笑话”,看上去类似英语里的"black humour",但其实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为了让对方理解,就可以举一些例子。另外,为了避免反感,要避免讲解自己的文化时贬低对方的文化。

Q您觉得,外国人会在哪些方面,和中国人达成共识、产生共鸣?

A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比如音乐,一段慷慨激昂的钢琴曲。音乐没有国界,不分语言。另外,沟通是很重要性。文化的沟通,语言的沟通。

Q结合您自身学习外语的经验来看,“大课堂”有没有和您的某一项“独门学习绝技”相重合呢?

A有!探测到痛点,然后拼命解决。处理英文文本时,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困扰:手头有各种词典,每个单词都查出来知道了意思,但是凑在一块儿就意味不明。这样的困扰就属于“痛点”,也是我平时学习英语和德语时最关注的环节。基于这个现象,我们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学生的错误理解先说出来,产生痛点共鸣,然后再帮大家解决掉!这个过程和打怪升级一样,是很快乐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600字 作文写什么好 介绍北京作文 景色作文400字 我的发明作文 写景作文三年级 写诗的作文 茶花作文 烧烤的作文 300字作文写景 弹钢琴作文 吃苦 作文 初中好作文 圆梦作文 作文写景300字 学期计划作文 阳光作文600字 爱的作文300字 一件事情的作文 亲情600字作文 描写山的作文 因为你作文 中考万能作文 种花的作文 感恩600字作文 作文名句 游记英语作文 作文150字左右 600字作文写人 写鱼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