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评论:“新闻串烧式”小说还算是文学创作吗?

2020-12-09 04:55:01
相关推荐

“新闻串烧式”小说还算是文学创作吗

创新不仅表现在要有新的故事,更要求有新的思想,新的人物形象。

--------------------------------------

在当代文坛,刘震云称得上是一位名家。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新作都能赢得文坛和市场的认可,称得上“叫好又叫座”。去年年底,他的又一部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出版,照例获得了各界的满堂喝彩,在书店里也颇受欢迎。

这本书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细节里串联了大量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件。作品中“公路局长杨开拓”的故事,取材自当年知名的“表哥”杨达才腐败案,而“卖淫女牛小丽”牵连出一串腐败官员的故事,也与当年重创重庆官场的赵红霞如出一辙。在喜爱这本书的人眼里,这些细节体现了刘震云的“冷幽默”和社会关怀。但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这种简单化用社会事件的写作方式,却恐怕有些“偷懒”,使文学价值打了折扣。

被刘震云化用的这几起社会事件,既有社会性,也有浓厚的故事性。但是,当作家将它们搬进自己的作品,尽管已经通过文学手段作了与原来的事实并不一样的细节铺排,但对读者来说,却会因为故事的似曾相识,而失去阅读原创作品的乐趣。

作家的文学创作来自生活,将现实素材写进作品之中是正常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巨著《复活》,就是以一个法官朋友给他讲的真实故事为灵感的。但是,托尔斯泰在听到真实故事后并没有率尔操觚,而是沉淀、积累、思考了整整10年,直到晚年才奉献出了这部经典。相比之下,杨达才和赵红霞的故事才发生了几年而已,刘震云如此匆忙地把他们写进自己的小说里,而且并未作出更深层次的解读,难免让人对其文学性产生质疑。

类似《吃瓜时代的儿女们》这样的“新闻串烧”小说,近年来在文坛上时有所见。经常有作家叹息,小说写得再精彩,也没有现实生活好看。这是一种对文学精神的严重误解。文学创作贵在创新,这种创新不仅表现在要有新的故事,更要求有新的思想,新的人物形象。将一些现实事件中的人物照搬进小说,这些人物还能说是作家的创造吗?

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目的不光是为了读到离奇的故事,还希望得到文学的熏陶,体会深刻的思想与意境。刘震云早期的一些作品,讲述的大多是普通人的琐碎生活,故事一点也不离奇,但读者正是通过这种一地鸡毛的琐碎情节,产生了与作家的共鸣。文学作品照搬现实事件,看似是一条取巧之路,却违反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周俊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写一种植物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 母亲作文800字高中 脚踏实地作文800字 一本好书作文400字 描写乡村生活的作文 快乐的元旦节作文 生活需要坚持作文 怎样学好英语的英语作文 爱是什么的作文 近五年高考作文 游文化公园作文 做家务作文450字 海豚表演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关于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什么作文 走出校园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作文三百字 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关于上海的英语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描写嘴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目作文 与你同行作文800字 游龙山公园作文 关于知己的作文 怎么写六一儿童节作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文